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1.
目的研究盾叶木Macaranga adenantha枝的化学成分并进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分泌抑制活性筛选.方法用各种硅胶和凝胶色谱分离化合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分泌抑制活性.结果从盾叶木枝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leomiscosin A(1)、cleomiscosin B(2)、鞣花酸-4-O-α-D-吡喃鼠李糖苷(3)、鞣花酸-4-O-β-D-吡喃木糖苷(4)、香草酸(5)、(24R)-豆甾-4-烯-3-酮(6)、(24R)-豆甾-3,6-二酮(7)、(24R)-6β-羟基-豆甾-4-烯-3-酮(8)、胡萝卜苷(9)和β-谷甾醇葡萄糖苷-6'-O-十七烷酸酯(10);在10 μmol·L-1浓度下,化合物1,3和4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分泌的抑制率分别为57.4%,57.0%和64.4%.结论化合物10为首次从大戟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化合物1,3和4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分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野八角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野八角Illicium simonsii乙醇粗提物中显示抗艾滋病毒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MS和NMR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野八角90%乙醇提取物的抗艾滋病毒活性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儿茶精(1),(-)-表儿茶精(2),(+)-儿茶精3-O-α-L-鼠李糖苷(3),山柰素3-O-α-L-鼠李糖苷(4),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5),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7-O-β-D-吡喃葡萄糖苷(6)和胡萝卜苷(7)。结论:以上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6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但均未显示抗艾滋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3.
藏药五脉绿绒蒿中的生物碱藏药五脉绿绒蒿中的生物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藏药五脉绿绒蒿(Meconopsis quintuplinervia Regel)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IR, MS, 1D-和2D-NMR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3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去甲血根碱(norsanguinarine,I)、O-甲基淡黄巴豆亭碱(O-methylflavinantine,II)和五脉绿绒蒿碱(meconoquintupline,III)。结论 化合物III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藏药五脉绿绒蒿中的生物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藏药五脉绿绒蒿(Meconopsis quintuplinervia Regel)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IR, MS, 1D-和2D-NMR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3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去甲血根碱(norsanguinarine,I)、O-甲基淡黄巴豆亭碱(O-methylflavinantine,II)和五脉绿绒蒿碱(meconoquintupline,III).结论化合物III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红绒毛羊蹄甲中的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红绒毛羊蹄甲Bauhinia aurea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MS和NMR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90%乙醇提取,从醋酸乙酯萃取物的不同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中3个为黄酮苷元,8个为黄酮苷,分别鉴定为白杨素(I)、木犀草素(Ⅱ)、芹菜素(Ⅲ)、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IV)、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V)、3,5,7-三羟基色原酮-3-O-α-L-鼠李糖苷(Ⅵ)、白杨素-7-O-β-D-葡萄糖苷(Ⅶ)、山柰素-3,7-二氧-α-L-双鼠李糖苷(Ⅷ)、槲皮素-3,7-二氧-α-L-双鼠李糖苷(Ⅸ)、槲皮素-3-O-(6"-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X)、槲皮素-3-O-(6"-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XI).结论 化合物Ⅱ、Ⅲ、Ⅵ、Ⅶ、X和Ⅺ均为首次从羊蹄甲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6.
红绒毛羊蹄甲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目的:研究红绒毛羊蹄甲Bauhinia aure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MS和NMR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3,4-二羟基苯甲酸(1),4-羟基苯甲酸(2),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4),没食子酸(5),没食子酸甲酯(6),没食子酸乙酯(7),羽扇豆-3-醇(8),羽扇豆-3-酮(9),豆甾-4-烯-3-酮(10),β-谷甾醇(11)和胡萝卜苷(12)。结论:除化合物5,8,11和12外,其余化合物均属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7.
王蓉  汤滢溪  尚小雅 《中药材》2012,(7):1171-1175
根据近三十年国内外的文献报道,本文对兔儿风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了总结。化学成分主要有萜类、甾体、黄酮类、苯丙素类等;此属中多个种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胃溃疡和止血等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应用此属植物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云南兔儿风小极性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云南兔儿风乙醇提取物中的小极性成分。方法:云南兔儿风干燥茎叶用乙醇超声提取,得到的浸膏水溶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石油醚萃取部分进行正相硅胶柱层析,得到石油醚∶丙酮=50∶1~20∶1的洗脱流分即为小极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小极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百分比法确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云南兔儿风小极性部位共鉴定了50个化合物。结论:该结果为全面认识云南兔儿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