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分析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S)经长节段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JK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长节段PLIF治疗的144例ADS患者,术后43例发生PJK(PJK组),无PJK组101例。收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和临床功能评分,包括年龄、性别、随访时间、体重指数(BMI),术前合并贫血、糖尿病、高血压病和心脏病情况,吸烟情况,既往手术史,住院时间,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JOA评分、VAS评分和末次随访时的腰椎僵硬性残疾指数(lumbar stiffness disability index,LSDI)评分;与手术相关的参数,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融合节段、减压节段、骶骨融合、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截骨术、螺钉松动、断棒、脑脊液漏、假关节形成、再手术、术前与末次随访Cobb角、术前骨盆入射角(PI)-腰椎前凸角(LL)、末次随访时的PILL、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矢状面垂直轴(SVA)。对比两组术后即刻影像学参数,包括骨盆倾斜角(PT)、PI、骶骨倾斜角(SS)、LL、PI-LL、胸椎后凸角(TK)、LL-TK、实际腰椎前凸角(RLL)、实际胸椎后凸角(RTK)、实际腰椎前凸角与实际胸椎后凸角匹配值(RLL-RTK)、上端椎坡度(UIVs)、上端椎倾斜角(UIVi)、SVA、UIV与C7垂线距离(UIVa)与UIV上终板前缘与椎体后缘垂线距离(UIVb)的比值(UIVa/b)。组间连续变量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检验,然后再用SNK法进行多重检验;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而非连续数据的统计学显著性通过Pearson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以可疑危险因素为自变量,以是否出现PJK作为因变量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代入Logistics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最终确定PJK相关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检验(r)用于评估骨盆与脊柱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患者一般资料中,性别、BMI、糖尿病、吸烟、末次随访ODI和LSDI评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相关参数中,术中出血量、融合节段数、减压节段数、骶骨融合、PLC损伤、再手术率、术前PI-LL、末次随访PI-LL和末次随访SVA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即刻影像学参数中,PT、SS、LL、PI-LL、LL-TK、RLL、RLL-RTK、UIVs、UIVi和UIVa/b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后有意义的参数包括性别、BMI、糖尿病、吸烟、LL-TK、UIVs、UIVa/b、PI-LL、骶骨融合和PLC损伤。再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S术后发生PJK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BMI(OR 1.6,P=0.000)、吸烟(OR 3.1,P=0.016)、UIVs(OR 2.0,P=0.015)和PI-LL(OR 1.2,P=0.015)。在脊柱骨盆参数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中发现,SVA与UIVa/b、UIVs和UIVi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r=-0.93,P0.001)、(r=-0.66,P0.001)和(r=-0.68,P0.001);UIVa/b与UIVs及UIVi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r=-0.63,P0.001)和(r=0.-68,P0.001)。结论:接受长节段PLIF的ADS患者术后发生PJK的独立危险因素为BMI、吸烟、UIVs和PI-LL。UIVa/b可以反映SVA情况和UIV倾斜情况,可作为发生PJK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接受颈椎减压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早期脊髓MRI T_2加权像高信号改善情况与术后临床疗效的关系,探讨其对术后临床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按照颈椎减压术后1年T_2加权像高信号改善情况分为恢复组与未恢复组。收集数据包括性别、年龄、病程、手术入路、减压节段、C_(2~7)前凸角、术前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mJOA)评分、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mJOA改善率、术后VA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T_2加权像高信号恢复组纳入50例,未恢复组纳入92例。恢复组mJOA术后1年(14.6±1.2)分,术后2年(14.6±1.2)分,术后3年(14.4±1.2)分,术后4年(14.5±1.2)分,未恢复组mJOA术后1年(11.5±2.6)分,术后2年(11.5±2.5)分,术后3年(11.5±2.6)分,术后4年(11.4±2.6)分,各随访时间两组术后mJOA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恢复组mJOA改善率术后1年(52.5±21.9)分,术后2年(51.9±21.8)分,术后3年(48.1±22.2)分,术后4年(49.8±22.4)分,未恢复组mJOA改善率术后1年(33.8±17.4)分,术后2年(33.7±17.8)分,术后3年(33.7±17.8)分,术后4年(32.5±17.6)分,各随访时间两组术后mJOA改善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恢复组上肢VAS评分术后1年(24.8±11.1)分,术后2年(24.7±8.1)分,术后3年(24.8±8.1)分,术后4年(24.6±10.5)分,未恢复组VAS评分术后1年(42.6±14.9)分,术后2年(42.9±13.9)分,术后3年(41.8±13.1)分,术后4年(41.6±12.6)分,各随访时间两组术后上肢VAS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减压术治疗后1年,脊髓T_2HSC改善情况可能在预测患者术后4年的临床疗效中有重要作用。术后1年脊髓T_2HSC明显恢复的患者术后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未恢复的患者。颈椎减压手术治疗效果在术后1年内恢复最佳,并在1年后临床疗效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5年12月~2017年6月,共有49例75岁以上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我院接受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其中获得半年以上随访且资料完整的患者44例,单节段融合11例,双节段融合21例,3节段融合7例,3节段以上融合5例。34例(77.3%)患者合并高血压,13例(29.5%)合并糖尿病,9例(20.5%)合并冠心病(3例曾行心脏支架植入术,1例曾行心脏搭桥术),6例(13.6%)有脑梗死病史但无明显后遗症,2例(4.5%)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4.5%)慢性肾功能不全。将患者分为短节段融合组(3节段,n=32)和长节段融合组(≥3节段,n=12)。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e scor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手术并发症。将患者对手术疗效的主观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结果: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234.2±74.56min(100~411min),术中出血量为475.5±343.4ml(100~1400ml)。术后发生脑脊液漏2例,切口愈合不良5例。随访13.8±2.1个月(6~25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的7.53±1.19分改善至2.38±1.58分(P0.001),ODI由术前的(70.32±6.90)%改善至(46.38±9.89)%(P0.001);8例出现螺钉松动,2例cage后移,2例cage下沉,再手术2例。30例对疗效满意,6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3例非常不满意,满意率为81.8%。两组患者年龄和BMI无显著性差异,长节段融合组女性患者占比较高,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改善率和ODI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与长节段融合组相比,短节段融合组再手术比例、螺钉松动比例以及cage后移比例较低。结论: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并存病较多,围手术期内固定相关并发症较多,且与融合节段有关。围手术期积极控制内科疾病,术中仔细操作,手术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术后临床症状和功能评分均可以获得显著性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明确经手术治疗的脊髓Ⅱ级室管膜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评估其生存情况。方法 :由两位研究员对Pub Med、Embase、Ovid、CNKI及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范围为建库到2017年11月。检索词包括"脊髓室管膜瘤"或各种脊髓Ⅱ级室管膜瘤组织分型。文章纳入标准:文献对每个病例信息都仔细阐述,准确描述病例的组织分型特点,均采用手术治疗。排除标准:患者原发灶位于脊髓之外,病例信息及组织分型特点不全,非手术治疗。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18岁组与≥18岁组进行分析。根据肿瘤切除范围将患者分为完全切除(total resection,TR)组、部分切除(subtotal resection,STR)组及活检和减压(biopsydecompression)组进行比较。按照病理分型将患者分为细胞型、乳头状型、透明细胞型、伸长细胞型、巨细胞型室管膜瘤及未分型Ⅱ级室管膜瘤(纳入未明确阐述Ⅱ级室管膜瘤组织学分型的患者)共6组进行比较。按照辅助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辅助治疗(adjuvant treatment,AT)组和未采用辅助治疗(no adjuvant treatment,NAT)组进行比较。采用单变量Kaplan-Meier法分析各变量与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及总体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采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评估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95%可信区间(95%credibility interval,95%CI),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纳入35篇文献,包括154例脊髓Ⅱ级室管膜瘤患者,其中男82例,女72例。平均年龄、症状持续时间、随访时间、肿瘤长度、PFS、OS分别为35.7±17.2岁、22.3±26.7个月、56.6±53.1个月、4.6±3.7个椎体层面、35.0±38.4个月、44.7±53.1个月。单变量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者包括:18岁组与≥18岁组PFS及OS,透明细胞型、伸长细胞型与未分型Ⅱ级室管膜瘤PFS及OS,巨细胞型与未分型Ⅱ级室管膜瘤PFS,细胞型、乳头状型与未分型Ⅱ级室管膜瘤OS,TR组、STR组与活检及减压组PFS及OS,AT组与NAT组OS;有统计学差异者包括:细胞型(P0.001)、乳头状型(P=0.007)及接受辅助治疗患者的PFS较其他患者短(P0.001),巨细胞型室管膜瘤患者比其他患者OS短(P=0.001),AT组比NAT组PFS明显延长(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者包括:细胞型、乳头状型、透明细胞型、伸长细胞型、未分型Ⅱ级室管膜瘤的OS,TR组、STR组的PFS及OS,AT组与NAT组的OS;有统计学差异者包括:细胞型室管膜瘤(HR=7.784,95%CI 3.307~18.318,P0.001)、乳头状室管膜瘤(HR=10.536,95%CI 2.116~52.461,P=0.004)及接受辅助治疗(HR=0.224,95%CI 0.107~0.468,P0.001)的肿瘤进展风险较高;巨细胞型室管膜瘤(HR=31.673,95%CI 2.771~361.978,P=0.005)死亡风险较高;AT组比NAT组PFS更长(HR=0.224,95%CI 0.107~0.468,P0.001)。结论 :脊髓Ⅱ级室管膜瘤患者的病理分型为影响其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细胞型、乳头状室管膜瘤及采用辅助治疗的患者PFS相对较短,复发风险较高;巨细胞型室管膜瘤OS相对较短,死亡风险较高。手术切除范围不会明显影响治疗效果,辅助治疗并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长节段内固定术后的内科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行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节段≥3个)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术治疗的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患者资料82例,其中男24例,女58例,年龄55~71(63.9±4.6)岁。根据有无内科并发症分为无内科并发症组(58例)和有内科并发症组(24例)。内科并发症包含肺炎、脓血症、尿路感染、中枢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充血性心力衰竭、深静脉血栓、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胸腔积液、凝血功能障碍、胃肠道并发症和肾功能异常等。比较两组术前和末次随访的侧凸Cobb角、骨盆投射角与腰椎前凸角之差(PI-LL)和矢状面垂直轴(SVA)等影像学差异。术前、术后4周、52周和104周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分。使用单因素分析对性别、年龄、BMI、术前贫血、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以及吸烟情况、心脏病史、症状持续时间、手术固定节段数量、椎板减压节段数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潜在危险因素进行检测。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内科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出现内科并发症的患者29.3%。高血压、糖尿病和贫血的发病率分别为30.5%、20.7%和9.8%。术后并发症中感染14例(17.1%),心肺功能异常9例(11.0%),胃肠道疾病11例(13.4%),肾功能异常1例(1.2%)。无内科并发症组脑脊液漏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内科并发症组(19.0%vs 54.2%,P=0.001),术前两组影像学参数中Cobb角、PI-LL和SVA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影像学参数比较Cobb角、PI-LL和SVA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确定的独立危险因子包括BMI(OR 1.127,P=0.011),吸烟(OR 3.15,P=0.032)、住院时间(OR 1.16,P=0.047)和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OR 1.33,P=0.025)。内科并发症组的患者末次随访ODI、JOA评分和VAS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内科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心脏病史、糖尿病、吸烟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正第三届华夏脊柱论坛暨第五届首都骨科高峰论坛于2016年10月14~15日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学组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承办。300余名国内外知名脊柱专家和骨科同道共赴本次论坛。结合目前国际上脊柱脊髓疾患治疗的发展趋势,围绕脊柱侧凸去旋  相似文献   
17.
正脊柱胸腰段处于相对固定的胸椎与活动度较大的腰椎之间的过渡区域,为脊柱骨折最常见的节段[1]。其骨折类型多样,包括椎体压缩骨折到复杂骨折脱位[2],尤其是胸腰段爆裂性骨折,超过50%的患者会出现伴有神经损伤的后凸畸形[3]。虽然在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面尚有很大争议,积极有效的治疗对胸腰段骨折仍然至关重要。通常胸腰段骨折术后矫正度丢失5°即为再发后凸[4]。据报道,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后再发后凸并非罕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成人脊柱畸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脊柱矢状面平衡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既往研究报道了大量广泛应用的评估矢状面脊柱骨盆序列的参数,如:矢状面垂直轴(sagittal vertical axis,SV A)、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骨盆入射角与腰椎前凸角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后路经伤椎短节段内固定术(SSPI-f)治疗后内固定取出前及内固定取出后再发后凸畸形(kyphosis recurrence,KR)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研究合作单位行SSPI-f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资料,获取患者年龄、骨折节段后凸Cobb角(Cobb angle,CA)、局部Cobb角(regional angle,RA)、椎体楔形角(vertebral wedge angle,VWA)、椎体前缘高度比值(anterior vertebra height ratio,AVH)、椎体后缘高度比值(posterior vertebra height ratio,PVH)、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anteroposterior ratio,A/P)、上位椎间盘角(upper intervertebral angle,UIVA)、下位椎间盘角(lower intervertebral angle,LIVA)、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TLICS)评分、载荷评分(load-sharing classification,LSC)、糖尿病病史。将术后矫正度丢失10°定义为术后KR。按照术后有无KR将其分为KR组与无KR组(NKR组),并将其按照取出内固定前以及取出内固定后分别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计算阈值。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中心的196例患者,内固定取出前发生KR 14例(KR组),将KR组与NKR组进行比较后发现,年龄(P0.001)、BMI(P0.001)为取出内固定前发生KR的危险因素;年龄临界值为58.5岁[曲线下面积(AUC)=0.885],BMI临界值为29.1kg/m~2(AUC=0.962)。内固定取出后总体矫正度丢失7.5°±4.4°,其中65例(33.2%)患者出现KR;将KR组与NKR组进行比较后发现,女性(P0.001)、年龄(P0.001)、BMI(P0.001)、L1骨折(P0.001)、A3.3型骨折(P=0.001)、术前UIVA(P=0.014)为取出内固定后发生KR的危险因素;T12骨折(P0.001)、A3.1型骨折(P0.001)、术前AVH大(P0.001)为保护因素;年龄临界值为50.5岁(AUC=0.789),BMI临界值为26.6kg/m~2(AUC=0.740),术前UIVA临界值为-4.2°(AUC=0.650),术前AVH临界值为60.5%(AUC=0.254)。结论:年龄58.5岁、BMI29.1kg/m~2为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经伤椎短节段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取出前发生KR的危险因素;女性、年龄50.5岁、BMI26.6kg/m~2、L1骨折、A3.3型骨折、术前UIVA-4.2°为取出内固定后发生KR的危险因素,T12骨折、A3.1型骨折、术前AVH60.5%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关节突关节(facet joint,FJ)是脊柱中惟一的滑膜关节~([1]),由上位椎体的下关节突和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以及关节囊和滑膜组成,其与椎间盘构成了脊柱的三关节复合体。FJ在指导和限制脊柱运动上有重要作用,这与FJ解剖特点有关~([2])。FJ的解剖结构特点及改变必然会对脊柱的运动与生物力学产生影响,从而与某些脊柱病变产生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