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28篇
  免费   4025篇
  国内免费   1530篇
耳鼻咽喉   192篇
儿科学   1074篇
妇产科学   1136篇
基础医学   5408篇
口腔科学   922篇
临床医学   6166篇
内科学   12923篇
皮肤病学   330篇
神经病学   1040篇
特种医学   6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2368篇
综合类   8303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6461篇
眼科学   189篇
药学   7225篇
  15篇
中国医学   1681篇
肿瘤学   4265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659篇
  2022年   1166篇
  2021年   2244篇
  2020年   1742篇
  2019年   1649篇
  2018年   1711篇
  2017年   1628篇
  2016年   1978篇
  2015年   2177篇
  2014年   3695篇
  2013年   4321篇
  2012年   3789篇
  2011年   4101篇
  2010年   3097篇
  2009年   2956篇
  2008年   3116篇
  2007年   3021篇
  2006年   2571篇
  2005年   2235篇
  2004年   1842篇
  2003年   1424篇
  2002年   1106篇
  2001年   1031篇
  2000年   843篇
  1999年   720篇
  1998年   572篇
  1997年   547篇
  1996年   479篇
  1995年   404篇
  1994年   380篇
  1993年   301篇
  1992年   286篇
  1991年   259篇
  1990年   196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180篇
  1987年   162篇
  1986年   120篇
  1985年   205篇
  1984年   152篇
  1983年   79篇
  1982年   122篇
  1981年   107篇
  1980年   109篇
  1979年   102篇
  1978年   73篇
  1977年   75篇
  1976年   70篇
  1975年   6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方干预后对Sorafenib获得性耐药人肝癌QGY7702细胞(QGY7702/Sora)增殖及MRP、GST-π和Topo 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QGY7702/Sora细胞和QGY7702细胞,利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Sorafenib对细胞的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值),计算耐药指数RI;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方对耐药细胞的增殖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药物干预前后2种细胞中MRP、GST-π和Topo Ⅱ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亲本细胞和耐药细胞Sorafenib的IC50值分别为(7.993±0.522)μmol/L和(19.651±1.216)μmol/L,RI约为2.5。益气化瘀解毒方可抑制耐药细胞的增殖活性。2种细胞的MRP、GST-π、Topo Ⅱ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Sorafenib组可促进耐药细胞MRP 、GST-π基因的过表达(P<0.05),益气化瘀解毒方组可抑制GST-π基因的过表达(P<0.01),且联合Sorafenib可显著提高Topo Ⅱ基因的表达量(P<0.01)。结论 QGY7702/Sora细胞MRP、GST-π和Topo Ⅱ的表达水平与亲本细胞无显著差异。耐药细胞对Sorafenib敏感性降低与MRP、GST-π过表达相关,而益气化瘀解毒方拮抗Sorafenib耐药与抑制GST-π过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52.
53.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珠江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分析ICU院内感染的发生原因,探讨防治对策。方法应用法国VITEKⅡ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病原菌,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药敏结果。结果神经外科ICU菌群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71.6%)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占16.7%,大肠埃希菌占15.7%,铜绿假单胞菌占13.7%,肺炎克雷伯菌占13.7%等。但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阳性球菌(28.4%)也有增加的趋势。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仍保持最高抗菌活性,细菌的耐药率分别为15.3%和30.6%。结论我院神经外科ICU感染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但革兰阳性球菌所占比例呈增高趋势。控制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以及制酸剂(质子泵抑制剂)的预防性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是控制危重病人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诺和锐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10例应用诺和灵短效胰岛素联合诺和灵中效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儿以超短效胰岛素诺和锐等量替代短效胰岛素联合诺和灵中效胰岛素治疗1个月,观察HbA1c等代谢指标变化。结果:用诺和锐治疗后患儿餐后2 h血糖、HbA1c显著下降,P<0.01,平均下降值分别为3.51±1.10 mmol/L与0.64%±0.19%。胰岛素用量与血脂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低血糖。结论:超短效胰岛素诺和锐替代短效胰岛素可进一步控制餐后血糖.并显著降低HbA1c,有利于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55.
56.
57.
58.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迟缓(FGR)与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的关系。 方法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04年4~12月,对72例小于胎龄儿(SGA)和48例适于胎龄儿(AG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C 肽、HDL C、LDL C、TG、非酯化脂肪酸(NEFA)等指标,计算葡萄糖/胰岛素比值(G/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胰岛β细胞功能(HBCI)等,探讨FGR与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的关系。 结果(1)SGA组FPG、HDL C低于AGA组,而FINS、LDL C、TG、NEFA高于AGA组(P<001);(2)SGA组G/I比值、ISI低于AGA组,HOMA IR高于AGA组(P<001),而HBCI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FGR儿在生命早期存在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IR),而胰岛β细胞功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9.
928株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临床分离的重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以指导合理用药。方法:2001年青岛3家医院临床分离的5种革兰阴性杆菌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5种病原菌均占3家医院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的前5位,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达60%-87%,细菌对亚胺培南均呈高度敏感,但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株占25.8%,头孢他啶的抗菌活性是三代头孢菌素中最高的;复方酶抑制剂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结论:细菌耐药问题仍是目前临床的严重问题,地域性的耐药性监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0.
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通透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通透性特征。方法 在成功建立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通透性模型的基础上 ,研究该体外模型跨细胞电阻及对12 5I 牛血清白蛋白的通透性。结果 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培养增殖过程中其跨细胞电阻呈动态变化过程 ,以 5× 10 4/cm2 的细胞密度接种时 ,7d左右电阻到达峰值 ,其跨细胞电阻峰值大小为 (118 9± 18 5 )Ω/cm2 ;②体外模型中加入12 5I 牛血清白蛋白后 ,其通透性呈上升期抛物线型曲线 ,90min内几乎呈直线。结论 跨细胞电阻及对12 5I 牛血清白蛋白变化曲线能反映体外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