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6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总结归纳霍介格教授辨治原发性肝癌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霍介格教授临证抄方及病案收集,同时结合对中医文献的研究,总结霍介格教授对肝癌病机证素的认识,归纳其对肝癌分期的认知及用药特色,辅以典型案例论述中医药在治疗患者并发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所具有的独特疗效。[结果]霍介格教授提出肝癌的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指出湿瘀热毒是核心病机,癌毒是其发病关键;本虚应责之脾肝肾,标实应责之气滞、血瘀、水湿、癌毒;强调治疗应明虚实,辨分期,结合证候及临床表现,从而消补兼施,配伍用药,扶正祛邪,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并提出了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更应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防止身心同病。[结论]霍介格教授擅于论治原发性肝癌,其临床经验值得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大鼠睾丸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与FasL的表达情况,以及补肾活血方对这些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3月龄雄性SD大鼠先随机抽出10只为假手术组,其余40只大鼠采用肾静脉缩窄法建立精索静脉曲张病理模型,造模完成后再随机均分为模型组、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造模完成后48d开始给药,连续给药60d,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睾丸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FasL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Bcl-2蛋白表达下降,Fas、FasL蛋白表达上升: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睾丸组织Bcl-2蛋白表达显著上升,Fas、FasL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结论补肾活血方可上调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下调促凋亡基因Fas、FasL的表达,这可能是补肾活血方抑制生精细胞凋亡,改善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患者生精功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式针刺补泻对臀大肌挛缩术后患者运动步态髋、膝关节屈伸角度的影响。方法:将66例臀大肌挛缩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33例。观察组在康复治疗基础上,予针刺患侧秩边、环跳、居髎,行透天凉泻法;患侧髀关、伏兔、足三里、丰隆、血海、地机、阳陵泉,行烧山火补法。对照组仅予与观察组相同的基础康复治疗。每日治疗1次,3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星期。使用Lokomat全自动机器人步态评定系统对患者进行运动步态髋、膝关节的屈伸角度测定。结果: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屈曲角度值(HFA-FF)、髋关节屈曲角度最大值(MAX-HFA)、髋关节伸展角度最大值(MAX-HEA)、膝关节屈曲角度值(KFA-FF)、支撑相膝关节屈曲角度最大值(MAX-KFA-TP)、摆动相膝关节屈曲角度最大值(MAX-KFA-WP),及对照组患者髋关节屈曲角度值(HFA-FF)、髋关节伸展角度最大值(MAX-HEA)和膝关节屈曲角度值(KFA-FF)与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髋关节屈曲角度值(HFA-FF)、髋关节屈曲角度最大值(MAX-HFA)、髋关节伸展角度最大值(MAX-HEA)、膝关节屈曲角度值(KFA-FF)及支撑相膝关节屈曲角度最大值(MAX-KFA-TP)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式针刺补泻可提高臀大肌挛缩术后髋、膝关节功能,改善步态运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金元医家李东垣的奠基之作《内外伤辨惑论》的辨惑本质以及内伤与外感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内外伤辨惑论》立论背景的研究,分析该论中主要的十三辨,进而思考辨惑的本质;同时联系李氏代表著作《脾胃论》中对解表药(风药)升发阳气作用机理的阐发,并与张仲景《伤寒论》等学术思想相比较,讨论外感风寒与内伤脾胃的对立与转化关系。[结果]发现《内外伤辨惑论》的辨惑实质并非在于病位之表里,而在于病证之虚实;从风药的作用机理以及表证、风药与脾胃的关系等分析,提出了内伤与外感病存在相关性。[结论]对《内外伤辨惑论》辨虚实本质的揭示及对解表药作用本质、内伤和外感相关性的认识,可以为临床辨证用药打开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剂量654-2联合茵陈蒿汤治疗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机理与疗效分析。方法随机抽样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654-2静脉点滴(日达200~320mg)及茵陈蒿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肝昏迷、肝肾综合症、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病死率50%,而治疗组为23.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大剂量654-2联合茵陈蒿汤可以显著地提高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龙丹生血颗粒对ITP模型小鼠骨髓巨核细胞和血清PAIgG的影响.方法 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模型、升血小板胶囊、泼尼松、龙丹生血颗粒大、中、小剂量7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隔日1次腹腔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GP-APS)建立ITP小鼠模型,于造模第8天开始给药,各组均按0.2ml/(10g·d)体积灌胃.其中,正常组、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升血小板胶囊组灌胃升血小板胶囊内容物混悬液1.125g/kg,泼尼松按0.0113mg/(10g·d)灌胃,龙丹生血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分别按13.75g生药/千克、6.88g生药/千克、3.44g生药/千克灌胃.连续8天后眼球取血分离血清,进行血液学、血清PAIgG检测,并观察小鼠骨髓巨核细胞形态及分类.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PLT、WBC、Hb降低,血清PAIgG明显升高,骨髓产板巨核细胞数减低.与模型组相比,龙丹生血颗粒各剂量组小鼠外周血PLT、WBC、Hb数值均有所恢复.大剂量组产板巨核细胞明显增加,PAIgG有所降低.结论 龙丹生血颗粒通过降低血清PAIgG水平、促进骨髓巨核细胞分化而提升ITP模型动物外周血小板数值.  相似文献   
17.
刘以敏认为"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腑脏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黏膜损害。以心脾火旺立论,清心泄热,升阳散火,以导赤泻黄散化裁(生地黄3~10g,灯芯1~3g,生甘草梢3~6g,竹叶3~6g,藿香叶3~10g,山栀仁1~4g,石膏10~20g,升麻3~10g,柴胡6~10g,大青叶4~6g,神曲6~10g),发热重用柴胡、石膏,惊厥加全蝎、僵蚕,伤阴加沙参、天花粉,大便干结,腑气不通,加大黄、枳实,中病即止,不可多服。不宜一味清热解毒,注意升阳散火,单纯清里,易引邪内行,邪传心包,发生心悸;清热不宜过于苦寒,小儿脾常不足,苦寒败胃,易伤及小儿脾胃,"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始终要顾护脾胃,"留得一份胃气,便有一分生机"。避免使用西药抗病毒药引起肝肾损伤,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华字典》第11版“藿”字下的解释义项只有“藿香”一词,而藿的本义却被忽略了。在古代,藿指豆叶,是一种蔬菜。虽然藿也应用于医药领域,但更多的是作为蔬菜被记载,而且被赋予区别社会阶层的文化意义。而藿香在一开始是作为香料从交趾引入的,始见于汉《异物志》。其后,藿香作为中药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不论是原植物,还是功用,或是后世的“文用”价值,两者都有所不同,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松龄血脉康改善血管顺应性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功效。方法选取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5例,常规西药治疗+松龄血脉康胶囊),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C-FPWV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C-FPWV较治疗前也明显下降(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C-FPWV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FDM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比较,治疗组FDM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血压及症状分级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及症状分级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松龄血脉康与降压药联合,可有效改善血管顺应性及内皮功能,较之单用降压药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且可以更好地稳定血压与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盛涵恩  王红玲 《中医学报》2016,(9):1299-1302
目的:观察滋阴活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降糖等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滋阴活血汤,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变化,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4小时尿蛋白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比、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F-κB及24小时尿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有效率为81.5%,观察组为9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1,P0.05)。两组治疗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滋阴活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安全;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NF-κB及24小时尿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