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16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调,导致骨骼发生病变,甚至引起神经、肌肉、造血及免疫系统病变的慢些营养性疾病。目前,重度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已少见,但轻症病例仍较常见。为探讨维生素D2治疗小儿佝偻病的临床疗效,现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6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白忠 《中外医疗》2013,32(6):31-32
目的探究分析0~3岁小儿早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筛选方法及干预手段。方法将2010—2012年就诊的0~3岁患儿100例进行测定血BALP、Ca2+、P2-、碱性磷酸酶(AKP)进行检查后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记录。将诊断为佝偻病的患儿做为治疗组即A组,其余为预防组即B组。结果 BALP诊断佝偻病84例,患病率84%。佝偻病好发、高发以1~3月组、3~12月组更为明显。简易诊断为佝偻病68例,其中BALP>200U/L者为62例,检出率为90.6%;无佝偻病16例,其中BALP≦200U/L者为6例。A组经过一定治疗措施后患病人数由84降至23例,较干预前下降了60.7%,而且在初期、激期的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0~3岁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较高,可采用血BALP进行早期筛查,安全高效。积极进行干预,有助于减少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3.
说"动、静",看阴阳 秋季最后一个节气,即霜降之后,伦敦早晨5点钟气温都比较低。我读书、写小文章时因为处于静坐状态下,通常都会穿厚衣服保暖,以保阳气为主,外出运动则另作别论。而后就是立冬,标志着从那一时刻起,秋季结束,进入冬季了。据说这个冬天英国天气会比往年冷得多。从某国金融危机开始,导致欧洲经济不振,英国经济也受影响,各公司、甚至公有机构也收缩规模,简编裁员。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疏肝养血润目针灸法治疗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患者疗效及对眼表炎症反应和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1月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诊治的84例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肝养血润目针灸法治疗,连续治疗4周,评估2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积分(眼干涩、异物感、灼烧感、畏光、疲劳感)、泪膜稳定性(BUT、SIT、FL)、泪液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2组治疗后相对于本组治疗前眼干涩、异物感、灼烧感、畏光、疲劳感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相对于本组治疗前BUT、SIT均显著升高(P均<0.05),FL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泪膜稳定性指标改善程度更明显(P均<0.05);2组治疗后相对于本组治疗前IL-1、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疏肝养血润目针灸法能够有效减轻干眼症患者眼部炎症反应,提高泪膜稳定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5.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泌尿系的常见疾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本文基于肝与雌激素相互关系论治膀胱过度活动症,从中医基础理论、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病因病机、膀胱过度活动症与雌激素的关系、肝郁与雌激素的联系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从肝郁-雌激素角度论治膀胱过度活动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引经药防风对痛泻要方调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水液代谢和5-羟色胺(5-HT)信号系统的影响。方法:将40只IBS-D 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痛泻要方缺防风组(26 g·kg^-1),痛泻要方全方组(30 g·kg^-1)和痛泻要方倍用防风组(34 g·kg^-1),另取10只正常SD大鼠作为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母子分离联合乙酸灌肠法,建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后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14 d,观察并计算腹泻指数和粪便含水量,微量法检测肠黏膜Na^+-K^+-ATP酶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5-HT的含量,化学发光法检测单胺氧化酶-A(MAO-A)活性,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中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下丘脑和结肠中5-HT受体3(5-HT3R),5-HT受体4(5-HT4R)和5-HT转运体(SER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粪便含水量,5-HT含量,MAO-A酶活性,5-HT3R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肠黏膜Na^+-K^+-ATP酶活性,AQP4,5-HT4R和SERT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的腹泻指数和粪便含水量、下丘脑与结肠中的5-HT含量,MAO-A酶活性,5-HT3R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但痛泻要方缺防风组5-HT3R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差异,各给药组肠黏膜Na^+-K^+-ATP酶活性,AQP4,5-HT4R和SERT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P<0.01);与痛泻要方缺防风组比较,痛泻要方全方组和痛泻要方倍用防风组大鼠腹泻指数和粪便含水量,5-HT含量及MAO-A酶活性,5-HT3R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Na^+-K^+-ATP酶活性和SERT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P<0.01)。结论:防风可增强痛泻要方改善IBS-D水液代谢、调控5-HT信号系统多靶点的效应,进一步证实了防风的引经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索骨碱性磷酸酶、血25-(OH)D联合其他实验室指标诊断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在该中心保健门诊就诊的1 2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抽取这些儿童的末梢血测定血液内25-(OH)D、骨碱性磷酸酶、血钙水平,同时测骨密度,其中355例儿童拍左手腕骨的X线片。依据《中华儿科杂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确定佝偻病的诊断标准,判定相应实验室方法检测佝偻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在743例25-(OH)D50 nmol/L的儿童中,有179例为佝偻病患者,占24.09%;在457例25-(OH)D≥50 nmol/L的儿童中,有28例为佝偻病患者,占6.13%;佝偻病儿童血液中25-(OH)D浓度为(38.6±10.6)nmol/L,显著低于未患病儿童(60.6±11.3)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48,P0.05);在690例骨碱性磷酸酶异常的儿童中,138例患有佝偻病;467例骨密度异常的儿童中,118例患有佝偻病;320例血钙异常的患儿中,57例患有佝偻病;355例X片检查的阳性患者87均患有佝偻病。结论血液中25-(OH)D的浓度为诊断佝偻病的较好指标。而血液中骨碱性磷酸酶的浓度测定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也较别的指标灵敏,可以用于筛查佝偻病。在25-(OH)D和骨碱性磷酸酶浓度异常的条件下联合其他指标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对患者佝偻病的识别性。  相似文献   
88.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50-153
目的:脾虚动物水液代谢特征研究。方法:饮食不节加劳倦过度法制作大鼠脾虚模型。造模结束后,对模型组大鼠进行表观症状和体内指标评价,记录游泳时间,6 h排尿量及24 h进食量。测定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测定水液代谢相关指标,白蛋白(ALB)、抗利尿激素(ADH)及红细胞膜Na+-K+-ATP酶水平。测定血浆中D-木糖、环磷酸腺苷(c AMP)、环磷酸鸟苷(c GMP)、c AMP/c GMP、甲状腺激素T3、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结果:脾虚模型表现出中医经典的脾气虚动物症状,表现为游泳时间减少、食量减少、体重下降、倦怠懒动、皮毛干枯、粪便时软时溏、眯眼、弓背。模型动物排尿量、血浆ALB含量、红细胞膜Na+-K+-ATP酶水平均低于正常动物,ADH无显著变化。脾虚动物的胃残留率升高、小肠推进率降低和血浆D-木糖含量下降,说明此次复制的脾虚动物模型符合脾气虚证候。模型组和空白组相比,c AMP,c GMP,c AMP/c GMP,T3,17-OHCS含量无统计学差别。结论:所复制的脾虚大鼠模型通过体内指标的测试排除了肾虚的可能性。而对体内水液代谢的指标测定分析表明,脾虚后水液代谢紊乱,与白蛋白(ALB)及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降低有关,具有水肿的趋势,这与临床症状相一致。  相似文献   
89.
医学视听教材制作及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8月~2002年,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教研室先后中标了4部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小儿缺铁性贫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腹泻》、《新生儿感染性腹泻》,在石河子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协助下制作完成VCD,教材作为“十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品种,由人民卫生音像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为新疆医学院校、石河子大学制作卫生部影视教材填补了一项空白。2003年《儿科临床教学视听教材的研制与应用》获石河子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90.
《伤寒杂病论》中以芍药-附子药对配伍的方剂有5首,分别治疗痹病及水液代谢障碍疾病,通过对痹病及水液代谢障碍疾病的病因病机、治法、用药特点进行分析,认为芍药-附子药对配伍在治痹三方中主要发挥温阳散寒止痛、调和阴阳的功效,在治水两方中起到温阳利水、敛阴生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