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4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495篇
预防医学   19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77篇
  5篇
中国医学   132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林苑琪  徐雯 《新中医》2008,40(6):108
抗生素的运用是西医治疗感染性腹泻的优势所在.然而.对于非感染性腹泻,抗生素不但无治疗作用,还可能引起肠道有益菌群的减少,导致病情加重.中医治疗则有一定优势.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属中医学泄泻范畴,已有较多成熟的治疗经验.如<幼科准绳>指出: "夏秋治里", "冬春治表", "身热泻黄多渴为热,宜凉剂", "肢冷泻青不渴为寒,宜温药"等.又如<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谓:"小儿泄泻认须清,伤乳停食冷热惊,脏寒脾虚飧水泻,分消温补治宜精."  相似文献   
102.
高血压病是新疆特高发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民众身心健康。在西北地区,尤其在新疆,由于气候地理条件等影响,邪燥横逆,燥证多发,为此新疆更年期高血压患者“虚燥”证型为多。探讨环境地理因素对更年期高血压病的影响是西北燥证研究的一个方面,它将为进一步探求新疆特高发疾病普及性防治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3.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银屑病2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因不明,易于复发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其特征性皮损是红斑、丘疹,表面有厚层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后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皮疹好发于头皮、背部及四肢伸侧.祖国医学称为"白疕"、"疕风"、"干癣".<医宗金鉴>:"白疕,色白而痒,搔起白皮".<诸病源候论>:"干癣但有匡郭,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本科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分为血热风盛型、血燥风热型、血瘀风燥型进行治疗,20余年间共治疗了280例,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中医有“怪病治痰”之说,许多医家皆有医案记载。笔者仅选3例,以为佐证。背寒案患者,男,35岁,1993年3月4日就诊。自诉背寒月余。10年前曾患结核性胸膜炎,虽经治愈,但遗有微咳一症,每遇寒冷即加重,易感冒且病程长而难愈。1个月前出现背寒在肺俞至膈俞之间,如掌大,冷如置冰,得暖则减,昼轻夜重,局部有紧皱感。舌淡苔自润,脉沉紧。诊为脾肺阳虚,寒饮内伏。治宜温脾暖肺,散寒蠲饮。方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茯苓15g,甘草9g,干姜9g,细辛5g,五味子5g,附子(先煎)6g。5剂煎服。二诊背寒减半,余症减轻,继服10剂而愈。  相似文献   
105.
对"阴虚为本,燥实为标"是消渴发病的主要病理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山  李洪忠 《工企医刊》2007,20(5):39-40
消渴病是由先天禀赋不足,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所导致的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等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更有增高趋势,而且病程长,并发症多,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历代医家对发生消渴病的病理病机不断总结,归纳认为  相似文献   
106.
刘艺翠  阴祖国  王琪 《职业与健康》2007,23(22):2043-2043
我所于2002和2006年对佳木斯市煤机厂工人进行尘肺病普查,普查分别采用低仟伏(60~70 kV)和高仟伏(120~150kV)X线摄影,现将2次检查结果报告如下。1 2002年检查资料1.1一般资料2002年用低仟伏摄胸片242人次,检查出尘肺观察对象,0 期尘肺22例,心、肺、膈未见异常220。本组22例观察对象均为男性,最大的53岁,最小的24岁,其中19例为电焊工,占86.4%;3例为铸工,占13.6%。1.2摄影条件用300 mA,0.1 s,60~70 kV,靶与胶片距离1.8 cm。1.3 X线检查记载22例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其中19例两肺中野,2例右肺中、下,左肺下野,1例两肺野散在的不规则形接尘样改…  相似文献   
107.
浅谈哮喘的中医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哮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自身特色。传统的中药复方具有多靶点、多环节的作用特点,能影响哮喘病的诸多病理过程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借助现代生物医学手段明确中药对哮喘的治疗作用探讨,认为肾阳亏虚、寒饮伏肺是哮喘反复发作的宿根:外感、七情、食伤是哮喘发作的诱因:寒饮遇感触动之后,出现寒饮化热、饮热夹杂,是哮喘发作期的主要证候特点.据此,我们提出哮喘发作期治疗应温清并用,肺肾同治,以温肺化饮、补肾纳气、清热宣肺、降逆涤痰法作为哮喘发作期的治疗大法。组方以小青龙汤为主加减。  相似文献   
108.
燥为六淫之一,为秋季主气,五行属金,在脏为肺,其化为敛.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很早就对燥的因、机、证、治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分布规律及其与西北燥证的关系,了解新疆地区人群健康状况构成、体质特点和致病因素。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新疆和田、吐鲁番地区居民进行西北燥证及亚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非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结杲:(1)新疆和田、吐鲁番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的总发生率为71.9%,和田地区居民高于吐鲁番地区居民。非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而不同地区、不同居住环境、不同民族亚健康及疾病的发生状况亦有所不同。(2)西北燥证人群与非西北燥证人群的健康状况分布差异显著,西北燥证人群健康状况差。结论:(1)新疆和田、吐鲁番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不同地区、城乡、民族问差异显著。(2)西北燥证是新疆地区亚健康的主要表现形式,更是新疆地区多发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及汉族城乡居民西北燥证罹患情况及症状特点,为西北燥证防治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和现代流行病学方法设计调查量表,对和田地区农村和城市的维吾尔族和汉族居民实施抽样问卷调查,然后进行西北燥证计量辨证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完成1403例问卷调查,得出和田地区各调查点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居住环境(城乡)居民的西北燥证罹患率分布、燥证症状原始积分及主要症状得分数据,和田维吾尔族居民燥证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汉族(P〈O.05),维吾尔族居民燥证罹患者的症状较汉族罹患者为轻。其中,巴格其镇维吾尔族居民燥证罹患率最低,燥证症状积分最低,症状亦最轻。男性燥证罹患率低于女性,尤以农村维吾尔族居民最明显(P〈0.01)。城市居民燥证罹患率(37.96%)高于农村(31.12%)(P〈0.05)。结论:和田为西北燥证罹患率最高地区,同是和田地区居民,其燥证罹患情况又因民族、性别和居住环境不同而存在差别,其中巴格其镇居民燥证罹患情况最具特殊性,这将成为今后开展西北燥证防治研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