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9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31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9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在细胞水平筛选狨猴B2m基因的有效沉默靶点,并进行验证。方法查询人源B2m验证过的有效siRNA靶位点序列,与狨猴B2m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选择匹配靶点合成shRNA序列。将体外合成的2条干扰序列分别与慢病毒载体FUGW-TDT连接,构建FUGW-TDT-shb2m干扰表达质粒,在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介导下转染293T细胞,转染后48h,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转染细胞中B2m基因mRNA的水平。结果筛选出2个与狨猴完全同源的B2m沉默靶位点,分别位于B2m mRNA的290~310 bp,665~685 bp;B2m两个靶点在转录水平的沉默效率分别为(46.54±7.91)%(P0.05)和(83.22±4.37)%(P0.0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成功构建成FUGW-TDT-shb2m重组质粒;在细胞水平筛选得到2个有效的B2m基因沉默靶点;为后续有关介导狨猴B2m基因沉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本研究前期实验发现,靶向SIAH2的shRNA载体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SIAH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抑制细胞体外增殖.本研究从体内水平验证靶向SIAH2的干扰载体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转染pGenesil-SIAH2的HepG2细胞作为实验组,命名为HepG2-SIAH2;转染空载体pGenesil-1的HepG2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命名为HepG2-neo;未转染任何质粒的HepG2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通过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细胞株.将15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接种肿瘤细胞后观察裸鼠成瘤情况.4周后测量肿瘤的体积和瘤体质量,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移植瘤中SIAH2的表达情况.结果 稳定转染pGenesil-SIAH2的细胞株构建成功,3组裸鼠接种癌细胞后均有肿瘤形成.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实验组平均瘤体积(261.57±41.141)mm3,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494.35±93.236) mm3(P=0.015)和空白对照组(418.3±28.576 5)mm3(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平均瘤体质量为(0.162±0.02)g,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0.358±0.12)g(P=0.032)和空白对照组(0.322±0.24)g(P=0.028).实验组瘤体内SIAH2 mRNA相对表达量为0.83±0.35,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2.35±0.96(P=0.003)和空白对照组2.57±0.41(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瘤体内SIAH2蛋白表达量为0.72±0.02,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2.61±0.67(P=0.004)和空白对照组2.49±0.91(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靶向SIAH2的shRNA干扰载体能有效抑制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SIAH2有可能成为肝癌基因治疗新的分子靶.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 探索RNA干扰与131I-免疫脂质体联用在胶质瘤疾病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方法 在合成pGPU6-GFP-Neo-EGFRvⅢ-shRNA表达载体的基础上,结合核素内放射性131I免疫脂质体,进行细胞实验探索其对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pGPU6-GFP-Neo-EGFRvⅢ-shRNA载体;同时细胞实验结果显示,shRNA和131I免疫脂质体联用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和促进其凋亡,抑制率达70%.结论 shRNA结合131I免疫脂质体能高效地促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为其在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胃癌SGC7901细胞中Livin基因的表达对细胞上皮细胞间质转换(EMT)的影响。方法用Livin基因的shRNA慢病毒感染胃癌SGC7901细胞,筛选稳定沉默的细胞株,Transwell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同时检测Akt信号通路的激活状态。结果沉默Livin基因后,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5),E-cadherin明显上调,vimentin则明显下调(P0.05),同时明显抑制Akt信号通路信号的激活(P0.05)。结论 Livin能够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从而诱导SGC7901细胞发生EMT,从而促进肿瘤细胞体外侵袭及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制备shRNA干扰人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461的慢病毒载体(shRNA- Linc00461),为深入研究长链非编码RNA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在线干扰设计网页进行干扰引物设计,根据小干扰RNA的设计原则,选取三对针对Linc00461特异性干扰引物送由公司合成。合成的片段连接到慢病毒载体质粒pSIH1-H1,形成pSIH1-H1-shRNA- Linc00461质粒。用PCR及测序对其进行鉴定,之后与慢病毒包装质粒混匀,由脂质体转染至HEK293T细胞进行包装,产生慢病毒shRNA- Linc00461,并收集上清液使其感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通过RT-PCR鉴定重组慢病毒干扰效果。并选取干扰效果最好的Linc00461感染MDA-MB-231,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周期改变。结果: SIH1-H1-shRNA Linc00461质粒经PCR验证和测序后,证实其构建成功。shRNA- Linc00461在HEK293T细胞中重组成慢病毒,并成功感染MDA-MB-231,感染效率约为70%。shRNA-Linc00461感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Linc00461的表达下调65.32%; 感染shRNA-Linc00461第3天MTT 结果显示:实验组吸光度值(0.232±0.032)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0.398±0.037)。流式结果提示实验组G2M 期细胞(47.55±5.063)%高于实验对照组(8.876±3.565)%。结论:成功构建了shRNA- Linc00461慢病毒载体,并能有效抑制Linc00461表达,为深入研究人Linc00461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
抑制MDR1基因表达shRNA RNAi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抑制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短发夹RNA(sh RNA)真核表达载体系统.方法根据MDR1基因已知序列,设计两段21个碱基的MDR1特异性靶序列,合成两对62nt 并含有编码shRNA序列的寡核苷酸,双链退火后,克隆到经过BamH I和Xba I双酶切后线性 PG E-1载体的U6启动子下游,重组构建RNA干扰(RNAi)质粒.结果对重新构建的pshRNA-MDR1载体经P CR扩增后行电泳分析,并对含有插入基因片段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62个碱基均成功插入到预计位点,并且序列完全一致.结论载体的成功构建为研究其对MDR1 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打下基础,同时使我们发展了在体内合成siRNA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99.
100.
目的 研究SRC在胶质母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SRC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变化;利用shRNA下调胶质瘤母细胞系U87MG中SRC的表达,通过RT-PCR和免疫印迹法验证其抑制效率,并筛选出稳定干涉的细胞株;采用WST-1法、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SRC shRNA干涉后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利用干细胞培养液筛选出SRC shRNA稳定干涉的胶质瘤干细胞,观察SRC shRNA对肿瘤干细胞干性的影响;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干性基因SOX2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胶质母细胞瘤标本中SRC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筛选到两条有效的SRC shRNA序列;通过shRNA下调SRC的表达后可以显著抑制胶质瘤母细胞U87MG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肿瘤干细胞干性维持,并且可以明显抑制SOX2的表达。结论 SRC通过调控胶质母细胞瘤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干性维持影响其发生发展,其对干性维持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SOX2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