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79篇
  免费   2244篇
  国内免费   920篇
耳鼻咽喉   91篇
儿科学   572篇
妇产科学   1912篇
基础医学   3827篇
口腔科学   540篇
临床医学   3607篇
内科学   4829篇
皮肤病学   305篇
神经病学   1743篇
特种医学   4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843篇
综合类   4413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907篇
眼科学   246篇
药学   9720篇
  24篇
中国医学   1005篇
肿瘤学   92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486篇
  2022年   618篇
  2021年   1197篇
  2020年   1018篇
  2019年   1101篇
  2018年   1163篇
  2017年   1192篇
  2016年   1220篇
  2015年   1341篇
  2014年   2160篇
  2013年   3815篇
  2012年   1892篇
  2011年   2196篇
  2010年   1646篇
  2009年   1796篇
  2008年   1708篇
  2007年   1577篇
  2006年   1415篇
  2005年   1287篇
  2004年   1092篇
  2003年   935篇
  2002年   744篇
  2001年   658篇
  2000年   595篇
  1999年   498篇
  1998年   458篇
  1997年   454篇
  1996年   394篇
  1995年   354篇
  1994年   340篇
  1993年   343篇
  1992年   299篇
  1991年   251篇
  1990年   248篇
  1989年   221篇
  1988年   180篇
  1987年   155篇
  1986年   159篇
  1985年   154篇
  1984年   103篇
  1983年   111篇
  1982年   84篇
  1981年   74篇
  1980年   56篇
  1979年   51篇
  1978年   27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1.
Deprotection of the tert-butoxycarbonyl group during solid-phase synthesis of peptides can be conveniently and efficiently carried out using a neutral reagent, silicon tetrachloride/sodium iodide (iodotrichlorosilane). This simple and rapid method has been advantageously employed during the solid-phase synthesis of the pituitary hormone, oxytocin.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人工合成成骨生长肽 (sOGP)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 ,阐明其剂量 效应关系。方法 以 4 .0和 7.5Gy13 7Csγ射线照射小鼠为模型 ,采用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 2种给药途径连续 8d给予sOGP ,剂量范围为 0 .0 39~ 6 4 0nmol/(kg·d) ,观察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数、骨髓粒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CFU G)、骨髓细胞分类和骨髓切片组织学等的变化。结果 sOGP能加快受照小鼠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数的恢复 ,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并能刺激髓外造血 ;促进 (CFU G)形成作用显著高于重组人粒系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约 2倍 ;骨髓病理学观察显示sOGP能加快受照小鼠骨髓造血组织损伤的恢复 ,刺激骨髓粒系增生。结论 sOGP可明显促进受照射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作用于早期造血阶段或 (及 )改善微环境进而促进造血。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 研究12 5I标记的整合素αVβ3 拮抗多肽 (12 5I RGD 4CY)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及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 应用Iodogen法行12 5I标记RGD 4CY多肽 ,经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 ,分别在10、30、6 0、12 0和 2 4 0min不同时相点测量血液及各主要组织器官的放射性浓度 ,计算获得其体内生物学分布与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结果 RGD 4CY能够被12 5I有效标记 ;给药后在血液、肾脏、肝脏有较高的放射性分布 ,小肠、肺脏、肌肉呈低水平放射性分布 ;其分布相半衰期为 9.17min ,消除相半衰期为831min。结论 静脉注射12 5I RGD 4CY后 ,组织本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低水平 ,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特征 ,在体内的分布与消除为一级线性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85.
为明确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清醒及不同睡眠期血中血管活性肠肽 (VIP)质量浓度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 ,以 1 2例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 ,在桡动脉内留置导管监测血压 ,同步进行夜间多导睡眠仪连续记录 ,并分别于睡前清醒时、非快动眼 (NREM)睡眠期、快动眼 (REM )睡眠期及清晨从桡动脉留置的导管内抽取血标本 ,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VIP。结果 :1 )睡前清醒时及清晨血VIP质量浓度与总睡眠时间和记录时间之比(TST/TRT ,睡眠效率 )成正相关 (r =0 .5 91 ,P <0 .0 5 ) ,与醒觉时间和记录时间之比 (Arousal/TRT)成负相关 (r =-0 .5 86,P <0 .0 5 ) ;以睡前清醒时作基础值 ,NREM期血VIP质量浓度的变化与快波睡眠和总睡眠时间之比 (Ⅰ +Ⅱ /TST)成负相关 (r=-0 .65 6,P <0 .0 5 ) ,与快动眼睡眠时间和总睡眠时间之比 (REM/TST)成正相关 (r =0 .70 5 ,P <0 .0 1 ) ,REM期血VIP质量浓度的变化与REM/TST成正相关 (r=0 .60 9,P <0 .0 5 ) ;2 )OSAHS患者清醒与不同睡眠期血中VIP质量浓度与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和睡眠呼吸暂停指数 (AHI)成正相关 ,与血氧的有关指标无相关性。提示 :VIP可能参与OSAHS患者睡眠的调节  相似文献   
86.
新生儿产伤7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新生儿产伤种类及相关因素.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3年间分娩造成的新生儿产伤共79例进行分析.结果23年间共分娩25 916例次,分娩造成的新生儿产伤共79例,发生率为3.05‰.产伤类型包括:骨折、臂丛神经损伤、产钳伤、刀伤、面瘫、口底损伤,其中以骨折为最多,计33例,占41.77%,骨折中颅骨骨折所占比例最大,25例(75.76%).与产伤关系最为密切的分娩方式是产钳助产.体重≥2500 g,发生新生儿产伤71例,占89.87%.新生儿产伤Apgar评分≤7分56例,占70.89%.结论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把新生儿产伤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87.
苑玉清  蔡博文  游潮 《四川医学》2004,25(8):842-843
目的 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ASBI)患者血浆中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 2 8例ASBI患者伤后 6~ 2 4h血浆中ET及CGRP含量。结果 ASBI患者ET含量明显增多 ,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 ;CGRP也有一定的增多 ,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ET和CGRP共同参与ASBI病理生理反应过程 ,ET释放增加是加重脑继发性损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我院124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的相关高危因素。结果窒息的相关因素依次为:早产因素34例居首位,占27.4%;羊水过少占14.5%;胎位异常占10.5%;产程异常占9.7%;脐带因素(缠绕、脱垂及过短)占8.9%;巨大儿占8.9%;胎盘早剥及前置胎盘占6.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占5.6%;宫内生长迟缓(IUGR)占3.2%。结论加大孕产妇分级管理的力度,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适时纠正臀位,尽量减少早产,及早发现和正确处理胎儿宫内窘迫,是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9.
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病,鹅去氧胆酸(CDCA)可用于胆固醇胆石症的治疗。它能改变胆汁组成,降低胆汁内胆固醇饱和度,增加胆固醇溶解性,使胆石逐渐溶解。但CDCA易被肠道内细菌7-脱羟酶作用生成石胆酸(LC),引起腹泄、腹部痉挛、高转  相似文献   
90.
Sequential poly(Arg-Thr-Lys-Pro) consisting mainly of the repeat of tuftsin Thr-Lys-Pro-Arg was synthesized by condensing the p-nitrophenyl ester of Arg(HCI)-Thr-Lys-(2-CI-Z)-Pro in the presence of HOBt . Two haptenic sequences of the Pre-S reg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antigen (10–26 and 39–55) were prepared by solid phase and coupled to polytuftsin via glutaraldehyde. The peptides, either free or coupled to polytuftsin, were administrated to mice and the antisera were assayed by ELISA . Coupling the peptides to the polypeptid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anti-peptide antibody titer in Freund complete adjuvant or in NaCI 0.9%. Cross-reaction between antibodies induced by the peptides and the native protein was also improved. Polytuftsin alone is very poorly immunogen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