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19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323篇
预防医学   406篇
药学   144篇
  17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Introduction: Despite significant scientific advances over the past six decades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safe and effective radiation countermeasures for humans using animal models, only two pharmaceutical agents have been approved by United State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US FDA) for hematopoietic acute radiation syndrome (H-ARS). Additional research efforts are needed to further develop large animal models for improving the prediction of clinical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radiation countermeasures for ARS and delayed effects of acute radiation exposure (DEARE) in humans.

Area covered: The authors review the suitability of animal mode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adiation countermeasures for ARS following the FDA Animal Rule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nonhuman primate (NHP) models of ARS. There are seven cent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currently conducting studies with irradiated NHPs, with the majority of studies being conducted with rhesus monkeys.

Expert opinion: The NHP model is considered the gold standard animal model for drug development and approval by the FDA. The lack of suitable substitutes for NHP models for predicting response in humans serves as a bottlenec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adiation countermeasures. Additional large animal models need to be characterized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and FDA-approval of new radiation countermeasures.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乳腺X线摄影非晶硒探测器点状脱膜伪影及其空间分布特点与X线曝光参数(kV,mAs)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 用不同厚度乳腺体模在不同的X线曝光参数(kV,mAs)下成像,通过系统坏点检测程序计算点状脱模伪影数量与成像参数的关系并观察其空间分布特点.选择恰当的校准参数对非晶硒探测器进行校准后通过体模成像和临床实践,观察校准后点状伪影的变化.结果 不同厚度乳腺体模在不同的曝光参数成像时,点状脱膜伪影的空间分布特点和数量不同.恰当校准后,体模成像和临床实践显示,点状脱模伪影明显减少.结论 为了提高乳腺X线成像质量,需根据点状脱膜伪影与曝光参数的关系选择恰当的校准参数.  相似文献   
43.
目的 :了解肾病住院病人发生医院内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 ,制订有效监控措施和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 5 96份病历逐一筛查 ,把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 2 9份病历 ,用预先设计的统一表格逐份查阅登记。结果 :年龄大于 60岁的住院病人、医院环境、住院时间过长、原发病重、并发症多、抗生素不恰当使用是导致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 :保证病员有良好的环境 ;提高医院医疗护理质量 ,积极治疗原发病 ,预防并发症发生 ;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加强基础护理和消毒隔离措施 ;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及时防治医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4.
高秀敏 《护理研究》2006,20(1):106-107
分析了我国剖宫产率逐年升高的原因,并提出了开展健康教育、减少巨大儿、开展分娩镇痛及导乐陪伴分娩服务、提高助产技术等措施,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5.
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梅 《护理研究》2006,20(8):669-671
从护生心理需求被忽视、护生职业损伤率高、护生病历书写水平低等方面阐述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46.
糖尿病患者医院内感染回顾性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状况及相关因素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对1 762例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医院内感染241例,感染率13.67%,以呼吸系统居多,占63.49%;检出的病原体依次为以真菌、大肠埃希氏菌、鲁氏耶尔森氏菌,病原菌检出率56.43%;241例医院内感染者死亡5例,均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占2.07%;住院期间平均空服血糖、住院时间、年龄、住院病房人数、入院前抗生素使用情况是糖尿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严格控制糖代谢紊乱、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抗真菌治疗是防治综合性医院糖尿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改善药品保存现状,保证官兵用药安全。方法 根据野外作战的环境特点,分析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结果 药品质量受环境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等影响较大,尤其是部队在野外遂行任务时,条件复杂多变,环境指标人为无法控制,若不能很好地贮藏,就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结论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物资,在医疗保障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质量过硬的药品可以促进患者伤病早日康复,提高保障能力,进而提升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对短暂性脑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的影响,针对危险因素,提供有效的、可操作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从而有效减少TIA的不良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部首诊为TIA患者125例,首诊为脑梗塞患者68例,详细记录入选患者基数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TIA和脑梗塞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结果TIA组患者在吸烟、饮酒、NIHSS评分、MRS评分与脑梗塞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塞组中低密度脂蛋白(LDL)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较TI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次发生TIA的患者,护士应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重点环节,各个击破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协助其戒烟戒酒,控制饮食,积极降低LDL和Hcy水平,从而减少不良预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和分析某教学医院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应对策略.防范或减少临床类似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方法据某教学医院2004~2013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的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97例喹诺酮类不良反应涉及4个品种,其中左氧氟沙星最多,共计342例;环丙沙星106例;莫西沙星40例;洛美沙星9例。皮肤反应发生最多,有238例。严重不良反应14例。一般不良反应只需停药或对症处理,严重者需住院治疗。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50.
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银川市外来人员的明显增加也给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通过分析银川市流动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提出改善该地区流动人口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对策,找出适合银川市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切实可行的流动孕产妇健康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银川市流动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机制,逐步提高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两纲"提出的"流动妇女享有与流入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目标,有效降低银川市流动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