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1 毫秒
271.
1995年6-7月,在天祝县松山乡进行了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Casoni试验调查1302人,阳性157人,阳性率12.06%,IHA检查155人,阳性101人,阳性率65.16%,经B超检查150人,发一同包囊携带15人,发病率10.00%;用氢溴酸槟榔碱泻下法检查了351只家犬,其中38只有反应,25只检出细粒棘球绦成虫,感染率为65.79%。  相似文献   
272.
To study the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ot and root canal system of the mandibular second molars in the population of Gansu province,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root canal therapy (RCT) of mandibular second molars. The number of roots and root canals, root canal type and pulp chamber height of mandibular second molars were determined by observing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 images of people living in Gansu.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mandibular second molars in the Gansu province population was a double root with three root canals (47.55%), followed by a C-shaped root (35.56%). There were more females than males with a C-shaped root (p < 0.05). The most common root canal subtype of the C-type root was C3 (13.91%). Most of the population (77.11%) had bilateral mandibular second molars with symmetrical root canal morphology. With an increase in age, the height of the pulp chambe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incidence of root canal variation of the mandibular second molars is relatively high in the population of Gansu province. Preoperative examination with CBCT is essential for mandibular second molars that need RCT to avoid root canal treatment failure and decrease the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pain as much as possible.  相似文献   
273.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陇产当归挥发油类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为道地药材的合理使用与深度开发提供有价值的研究策略。方法:本研究联合使用Pubchem、UniProt、CTD、Omicshare、SWISS、STITCH、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多个靶点筛选、预测与分析数据库,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学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模型。最后对陇产当归特征性高含量化学成分群-挥发油类化合物相关靶点进行挖掘预测,借助Omicshare和CT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与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相关作用网络,进一步挖掘陇产当归多维药理作用机制。结果:陇产当归挥发油类成分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和正丁烯基苯酞通过LAU、ALOX5、ESR1、AR等36个靶点作用于Na+/Cl-神经递质转运蛋白、SLC介导的跨膜转运、白细胞介素信号转导等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多维药理作用,这些成分主要可治疗神经系统、肿瘤、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16种相关疾病。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寻找不同产区药材特征性高含量化学成分群(与其他产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关键靶点、信号通路、疾病网络,为深入研究我国不同产区中药资源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74.
[目的]总结分析5838例无症状人群上消化道癌内镜筛查结果.[方法]将高台县40~69岁的高危人群设定为上消化道癌筛查人群,采用整群抽样法进行抽样.对筛查人群进行内镜检查+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并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完成胃镜筛查病例5838例,共检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140例,检出率为2.40%,其中食管癌检出率为0.98%(57例),贲门癌为0.57%(33例),胃癌(非贲门)为0.86%(50例).早期病例94例,早诊率为67.14%.应随访例数162例,实际随访105例,随访率为63.64%.随访中新发现病例6例,6例全部为早期病例,随即全部进行治疗.随访早诊率为100%,随访治疗率为100%.[结论]内镜检查+碘染色加指示性活检能有效发现可干预的癌前病变及早期癌.提高筛查项目点团队的专业技术能力,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随访、治疗以及癌症防治知识的宣传,是开展上消化道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275.
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区学龄前儿童的碘营养状况。方法按照东、西、南、北、中抽取兰州市城区5所幼儿园,每所幼儿园随机抽取150名儿童,对其进行神经心理发育商(DQ)、甲状腺体积、体格发育状况、尿碘及儿童食堂食用盐碘、饮用水碘的测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兰州市城区学龄前儿童的平均DQ为110.01±10.00,较理论值高5个发育商值,且分布呈右偏态,不同性别学龄前儿童DQ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碘中位数161.59μg/L,尿碘小于20μg/L的样品比例为2.1%;体格发育正常者为94.67%;甲状腺触诊肿大率9.3%;5所幼儿园儿童食堂精制碘盐食用率达100%。结论兰州市城区学龄前儿童智力及体格发育正常,碘营养状态适宜。  相似文献   
276.
随着中国西部地区产业振兴,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得到大力发展。目前,枸杞产业已成为甘肃省特色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全国枸杞产业的兴起和高质量发展,甘肃已经成为枸杞子的重要生产基地。对甘肃省枸杞产业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枸杞属植物野生资源丰富,有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黑果枸杞L. ruthenicum Murr.、枸杞L. chinense Mill.、北方枸杞L. chinense var.potaninii(Pojark.)A. M. Lu、截萼枸杞L. truncatum Y. C.Wang、新疆枸杞L. dasystemum Pojark.、清水河枸杞L. qingshuiheense X. L. Jiang et J. N. Li共6种1变种;主要种植品种有“宁杞1号”“宁杞5号”“宁杞7号”“宁杞9号”“蒙杞1号”及“科技608”等品种;对栽培现况、生产技术、政策法规、产业优势进行分析,提出打造“陇杞”品牌及甘肃省枸杞产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