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9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217篇
儿科学   4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3篇
临床医学   1196篇
内科学   93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96篇
综合类   1662篇
预防医学   274篇
药学   792篇
  7篇
中国医学   219篇
肿瘤学   10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护士进修杂志》2013,(22):2039-2039
答:其准备工作有五点:(1)检查前3d进少渣饮食,要做“电凝切”手术者勿进乳制品;检查当日禁食或酌情进无渣饮食;(2)检查前1d唾前口服蓖麻油30ml,或番泻叶等其他泻下药物,检查前3h用温水行清洁灌肠;也可在检查前3h口服20%甘露醇250ml,继而饮水1000ml;  相似文献   
92.
黄美珍  曹惠璇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788+2832-2788,283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下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电子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治疗结、直肠疾病比较直接、有效的手段,检查阳性率令人满意。但其毕竟是一种侵入性检查,存在较大的风险,因而做好结肠镜检查的护理显得尤其重要。我院开展这方面工作多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现将结肠镜检查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3.
黄庆伦 《当代医学》2014,(12):32-32
目的:探究老年人大肠息肉临床特点及病理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南海区盐步医院2004年1月~2013年1月接诊的150例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大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同时癌变率也相应增大。息肉性质中56.66%的大肠息肉为单发性,56.52%直径〈0.05 cm。息肉部分为中乙状结肠息肉最多,为31.88%。息肉病理分类中管状腺瘤最多,为44.93%。40例良性息肉随访3年复发率80%。结论老年大肠息肉主要表现为单发,直径较小,多为乙状结肠息肉,且管状腺瘤较多,术后复发率高,但癌变率低,临床应加大临床筛查与随访调查,提高病理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94.
对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的49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49例,A组使用甘露醇清洁肠道,B组使用肥皂水,对比效果。结果使用甘露醇清洁肠道的效果明显好于使用肥皂水者,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5.
多年来,由于普通肠镜常规操作过程中患者多有较剧烈的腹痛、腹胀等不适,使许多患者难以接受或配合完成全程结肠镜检查,因而许多肠道疾病得不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甚至延误诊治.本科自2008年6月开展无痛肠镜以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结肠憩室的内镜诊断情况,探讨结肠憩室病的发病情况以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科2011-2013年内镜下诊断的结肠憩室病3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结肠憩室以右半结肠多见,其次为乙状结肠居多;来院就诊者以年龄在60岁者为多,且年龄越大,伴发憩室出血的几率越大。结论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便血、腹泻、便秘、急腹症时,应及时做结肠镜检查,以除外结肠憩室病变,指导临床治疗,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疾病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如何既能提高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又可减少患者痛苦,获得良好的结肠镜检查效果,从而提高息肉、腺瘤和结直肠肿瘤等疾病检出率已然成为一个研究热题。笔者就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改良结肠镜的应用及国内外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8.
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是一种门诊短小手术。其理想的麻醉应该是操作简便、镇静、镇痛满意、苏醒迅速、无并发症、苏醒后即可自行离院。丙泊酚已被广泛应用于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但镇痛作用弱,术后腹痛明显,联合用芬太尼、氯胺酮等镇痛药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但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术后头昏等不良反应较多。瑞芬太尼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镇痛作用强,不良反应少,可控制好、术后恢复快。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取得了很好的镇静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9.
<正>1简介1.1背景结直肠癌在美国已经成为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病因。美国医师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ACP)通过对其他组织颁布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南进行评估,发表了自己的筛查指南[1],以期对临床医生有所帮助。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类似主题的指南,并且各个指南也存在分歧,有鉴于此,ACP认为与其再颁布新的指南加入战团,不如将现有的指南好好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评价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8月—2016年3月选取择期行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术的老年患者6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组(N组)31例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30例患者分别静脉注射纳布啡0.30 mg/kg和芬太尼1.0μg/kg,静脉注射时间均为60 s,给药5 min后均给予丙泊酚静脉泵注,丙泊酚初始静脉泵注速率为350 mg/h,镜检过程中丙泊酚泵注速率为3~5 ml·kg-1·h-1。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即行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术。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检查操作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恢复时间及术中丙泊酚用量。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5 min(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检查开始即刻(T2)、镜身过脾曲时(T3)、镜身过肝曲时(T4)、术毕时(T5)、术毕后5 min(T6)及术毕后10min(T7)时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io,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ulse oximetry,Sp O2)。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术毕清醒后5、15、30、45、60 min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毕清醒后60 min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检查操作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恢复时间及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T0~T7时的MAP、HR、RR及Sp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F组同时点比较,N组患者术毕5~30 min时的VAS评分[(2.4±0.5)、(3.4±0.5)、(2.0±0.5)、(3.2±0.6)、(1.6±0.4)、(2.6±0.7)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毕5~60 min时的Ramsay镇静评分[(2.6±0.4)、(3.3±0.5)、(2.3±0.5)、(2.9±0.4)、(2.1±0.3)、(2.6±0.3)、(1.9±0.3)、(2.2±0.3)、(1.8±0.3)、(2.0±0.3)分]均降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高血压、窦性心动过速、呛咳、体动反应、呃逆及注射痛等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N组患者术毕清醒后60 min内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躁动不安发生率均较F组降低(3.2%、26.7%、0、33.3%、6.5%、30.0%),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术的临床效果较好,且不增加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可安全应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