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07篇
  免费   3303篇
  国内免费   1748篇
耳鼻咽喉   241篇
儿科学   341篇
妇产科学   486篇
基础医学   1702篇
口腔科学   405篇
临床医学   13225篇
内科学   4238篇
皮肤病学   261篇
神经病学   869篇
特种医学   16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4篇
外科学   3791篇
综合类   18901篇
预防医学   9598篇
眼科学   577篇
药学   9912篇
  169篇
中国医学   6353篇
肿瘤学   2099篇
  2024年   425篇
  2023年   1747篇
  2022年   1685篇
  2021年   2244篇
  2020年   2171篇
  2019年   2103篇
  2018年   960篇
  2017年   1710篇
  2016年   1787篇
  2015年   2263篇
  2014年   3767篇
  2013年   3572篇
  2012年   4474篇
  2011年   4564篇
  2010年   4129篇
  2009年   4113篇
  2008年   7320篇
  2007年   5522篇
  2006年   3931篇
  2005年   5143篇
  2004年   2571篇
  2003年   1719篇
  2002年   1298篇
  2001年   1072篇
  2000年   857篇
  1999年   621篇
  1998年   489篇
  1997年   423篇
  1996年   352篇
  1995年   377篇
  1994年   323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80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目的  使用放射组学与剂量学特征参数,建立机器学习预测模型,预测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两年的生存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579例。从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治疗计划中提取GTV的放射组学和剂量学的特征,使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与人工方法对特征参数进行筛选,分别选取14项放射组学和14项剂量学特征,并将特征变量进行标准化归一至[0, 1]范围。建立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模型,先使用14项放射组学特征,再使用28项放射组学和剂量学混合特征参数进行训练和测试,来预测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的两年生存情况。  结果  仅使用放射组学特征预测放射治疗后两年生存情况时,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4.98%、85.92%和84.51%。使用放射组学和剂量学的混合特征参数进行预测时,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6.32%、83.02%和90.01%。在放射组学特征参数基础上,增加剂量学特征,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得到有效提高。  结论  针对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模型,使用放射组学和放射治疗剂量学特征参数放射治疗,可有效提高对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两年生存情况预测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价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有效性及其高危型HPV在患者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妇科门诊阴道镜检查确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II级合并高危型HPV感染及CINIII级患者64例,门诊行宫颈LEEP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变化等;对其随访2年,进行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并加以分析。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9.0±4.2)ml,手术平均时间(9.92±20、73)min,切口愈合时间为(28.2±2.3)d,病理升级4.68%(3/64),病理结果诊断一致率为95.3%(61/64),术后6个月细胞学检查转阴率为100%(64/64),手术治愈率为100%(64/64),复发率为7.81%(5/64)。1例术中出血较多,约150 ml,予缝合止血,术后予口服抗生素及止血药。术后出现6例大量出血,急诊就医后予阴道纱布压迫后好转;远期(2年)生存质量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术是1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CIN的方法,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在治疗的同时有诊断的作用,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并予以阻断,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3.
周一茹 《当代临床医刊》2020,(2):140-140,146
目的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检验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12例男性不育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112例健康成年男性,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精液检验参数,包括液化时间、活动力、存活率和精液量,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男性的精子液化时间较长、活动力较差、存活率以及精液量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检验参数存在异常变化,当临床检验发现类似特征时,应做不育症的针对性预防。  相似文献   
74.
75.
郭学锋 《新中医》2020,52(23):98-101
目的:观察穴位电刺激结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体温变化、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MMSE) 评分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接受骨科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 64 例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 32 例予以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32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穴位电刺激。监测 2 组体温变化情况,比较 2 组 MMSE 评分以及苏醒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记录 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 组切皮后 30 min 体温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2 组切皮后 90 min 体温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切皮后 30 min(P<0.05);研究组切皮后 30 min、90 min 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 MMSE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同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 MMSE 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除血浆黏度之外,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黏附率等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研究组上述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穴位电刺激结合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控制老年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体温下降速度,减少患者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及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探讨在校本科护生时间管理与学习效能感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以及学生学业情绪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本科护理专业大一、大二、大三3个年级的学生180人作为被试对象,然后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测评,测评数据利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相关分析)。结果:本科层次护生的时间管理与学习效能呈显著的正相关(r=0.216,0.518,0.584,0.282,0.407,0.339;P均0.01);男女性别护生、是否独生子女、不同的生源地的护生在时间管理与学习效能感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是否班干其时间管理能力与学习效能感的各维度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年级(大一、大二、大三)的本科护生在时间管理与学习效能感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校本科层次护生时间管理状况,将直接影响其学习效能感。  相似文献   
78.
79.
《临床医学工程》2016,(12):1659-1660
目的探讨依地酸钙钠不同用药时间在职业性铅中毒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职业性铅中毒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疗程分为A、B、C、D组,分别治疗2、3、4、5个疗程,比较四组患者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三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地酸钙钠治疗3、4个疗程在职业性铅中毒患者中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传统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程序化护理,并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及SAS、SD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8.84%(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为49.32±8.0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72±8.36分(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为43.68±3.02分、43.89±3.87分,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为50.03±5.76分、50.62±5.30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的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同时消除减轻负性情绪,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