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10篇
  免费   1169篇
  国内免费   353篇
耳鼻咽喉   182篇
儿科学   86篇
妇产科学   290篇
基础医学   496篇
口腔科学   211篇
临床医学   5070篇
内科学   1298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298篇
特种医学   11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2827篇
综合类   8684篇
预防医学   1524篇
眼科学   240篇
药学   3247篇
  53篇
中国医学   2537篇
肿瘤学   1837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707篇
  2022年   586篇
  2021年   757篇
  2020年   751篇
  2019年   684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605篇
  2016年   715篇
  2015年   764篇
  2014年   1343篇
  2013年   1345篇
  2012年   1688篇
  2011年   1743篇
  2010年   1677篇
  2009年   1532篇
  2008年   1922篇
  2007年   1810篇
  2006年   1467篇
  2005年   1953篇
  2004年   1862篇
  2003年   1967篇
  2002年   932篇
  2001年   665篇
  2000年   525篇
  1999年   380篇
  1998年   298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回顾《内经》相关理论,指出痈脓病机关键在于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可分期论治。总结《金匮要略》治疗痈脓的方法,认为痈脓应尽早治疗,防邪深入;并根据证情辨证使用清热解毒,活血消散;排除脓毒,泄浊于外等治法。对现代临床仍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房》2019,(1):110-114
目的:调查并评价老年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用药情况,为临床药师对老年患者术前用药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进行择期手术的21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药师对其进行药物重整,获取其疾病及用药信息,并依据《老年患者最佳术前评估指南》对术前用药情况(如用药适应证、用法用量、相互作用、药物选择及术前是否需要停用等)进行分析及评价,提供相关用药建议。结果:在210例患者中,男性132例(62.86%)、女性78例(37.14%),平均年龄(69.96±7.67)岁;43.81%的患者患有3种以上疾病,13.33%的患者患有5种以上疾病;31.43%的患者术前长期用药≥5种;38.10%患者存在2种以上用药风险;110例(52.38%)患者术前用药中包含术前应避免使用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聚集药),23例(10.95%)患者存在潜在不适当用药(如质子泵抑制药),12例(5.71%)患者存在应谨慎使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35例(16.67%)患者包含术前应继续使用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药);药师通过药物重整及术前用药评估为患者和医师提出如停药等用药建议共计177例次(患者71次、医师106次),最终采纳率分别为100%、95.28%。结论:老年患者术前合并疾病多、用药风险因素多、多重用药常见,应重视术前用药管理;药物重整是开展老年患者术前用药管理的有效途径,老年患者术前用药评估及分析对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期辨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期辨治,观察治疗期间2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为4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期辨治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分析对比异丙酚及七氟醚在对恶性肿瘤患者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12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60例。实验1组采用异丙酚进行静脉麻醉,实验2组采用七氟醚进行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术中不同时点[插管后即刻(T1)、切皮(T2)、手术后40 min(T3)、手术结束(T4)、清醒时BIS(T5)、拔管时BIS(T6)]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手术前后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水平;术后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结果实验1组T1、T2、T3、T4、T5、T6时点的BIS值分别为(94.25±1.02)、(52.03±3.12)、(53.25±3.12)、(55.22±2.22)、(88.22±4.22)、(94.26±0.21),均高于实验2组的(93.16±1.02)、(49.02±3.11)、(50.17±2.11)、(51.11±1.11)、(79.46±4.18)、(93.24±0.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85±15)、(73±3)mm Hg(1 mm Hg=0.133 kPa),实验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平均动脉压水平分别为(86±14)、(77±2)mm Hg;实验1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率水平分别为(75±11)、(63±14)次/min,实验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率水平分别为(74±9)、(64±15)次/min。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分别为(15.0±8.0)、(20.0±6.0)min,均明显短于实验2组的(22.0±14.0)min、(28.0±12.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恶性肿瘤的麻醉阶段,采用异丙酚针对患者进行相关的麻醉,医生对患者麻醉时间的把控更为具体,麻醉程度更好。  相似文献   
17.
18.
19.
手术作为一种有创伤的治疗方法,它的不确定性及手术室的陌生环境会对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心理研究者调查发现,在患者进行手术前,通常会出现一系列不良的心理活动和生理变化[1],心理活动如焦虑、抑郁、恐惧、烦躁等。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血压、心率、呼吸的改变以及一些生化指标的改变,手术和麻醉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患者的治疗方案会受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变化的影响。目前,为了减少手术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变化造成的不良影响,多数医院开展了术前访视。本文对术前访视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做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血流灌注定量参数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及病灶内血管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长庆石油勘探局矿区服务事业部职工医院收治的70例宫颈癌患者,纳入疾病组,并选取7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纳入对照组。比较疾病组不同病理分期患者阴道超声血流灌注定量参数,包括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IMAX)、曲线下面积(AUC)、平均渡越时间(mTT)及微血管密度检测(MVD)。并分析血流灌注定量参数与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组IMAX、RT、TTP、mTT和AUC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血流灌流定量参数中的IMAX和AUC,以及MVD随宫颈癌分期增加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且IMAX和AUC与MVD之间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超声造影定量参数ROC曲线分析显示,IMAX、AUC、mTT、RT和TTP等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均超过0. 7,其中IMAX最高为0. 974,临界值为17. 27,AUC其次为0. 920,临界值为613. 83。结论采用阴道多普勒超声进行血流灌注定量检查能够反映宫颈癌病灶血流情况,能够反映病灶处微循环情况,对临床中诊断和病理分期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