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76篇
  免费   962篇
  国内免费   648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133篇
妇产科学   300篇
基础医学   63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048篇
内科学   4662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217篇
特种医学   2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433篇
综合类   6030篇
预防医学   1587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466篇
  27篇
中国医学   2396篇
肿瘤学   132篇
  2024年   140篇
  2023年   505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519篇
  2020年   454篇
  2019年   539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553篇
  2016年   586篇
  2015年   754篇
  2014年   1092篇
  2013年   1032篇
  2012年   1431篇
  2011年   1426篇
  2010年   1408篇
  2009年   1412篇
  2008年   1541篇
  2007年   1305篇
  2006年   1204篇
  2005年   1167篇
  2004年   1019篇
  2003年   755篇
  2002年   540篇
  2001年   402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目的建立胰岛素抵抗(IK)大鼠模型并观察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及高脂饮食组(HFD),分别予普通饮食及高脂饮食6周,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评价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指标,同时检测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及胰岛素(Ins)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HFD组的大鼠体重、血压、血糖、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5),而钳夹试验的结果显示IR组的葡萄糖输注率(GIR)低于NC组;HFD组出现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TC、TG及FFA均高于NC组;HFD组MDA高于NC组,但TAOC和SOD却低于NC组。结论持续6周高脂饮食可成功复制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IR状况下机体存在明显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992.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t;IR)是指机体对一定量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由于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作用的靶组织(主要为肝、脂肪、骨骼肌、血管内皮细胞等)对胰岛素利用的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993.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水平,探讨儿童肥胖发病机制。方法单纯性肥胖儿童33例,正常对照组43例,两组儿童均测标准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瘦索(leptin)水平。结果肥胖组儿童血清瘦素水平及BMI均值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高瘦素血症,亦存在瘦素抵抗现象。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拜糖平联合舒降之对中青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对60例服用拜糖平和舒降之的中青年T2DM患者,采用WHO推荐方法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别测定中青年T2DM患者的空腹血糖(FPG)与空腹胰岛素(FIN),将它们乘积的倒数作为(ISI)IR的指标,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FPG)和AUC(FIN),并记录血脂、血压、身高体重指数。结果经治疗后后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AUC(FGP)面积下降,ISI值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AUC(FIN)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拜糖平联合舒降之不仅能明显改善血糖及血脂代谢状况,还能改善中青年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对于其余年龄段的患者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5.
辛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代谢综合征(MS)4周前后,C反应蛋白(CRP)及胰岛素抵抗的变化,并探讨辛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测定7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调脂治疗(辛伐他汀10mg/d,病程4周)前后及3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脂、C反应蛋白、空腹胰岛素及计算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测定MS组辛伐他汀治疗前后,糖耐量试验前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分别分析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与血糖,C反应蛋白、胰岛素及其曲线下面积的相关性,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及其曲线下面积的相关性。结果①MS组应用辛伐他汀调脂治疗疗效肯定。②C反应蛋白在MS组显著高于正常组,MS组调脂治疗后比治疗前C反应蛋白下降了30%。③MS组胰岛素敏感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MS组空腹及糖负荷后胰岛素水平,血胰岛素/葡萄糖及各曲线下面积在治疗后均有下降(P<0·05),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上升。④MS组C反应蛋白与糖负荷后60min、120min胰岛素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3,0·44,0·46,P均<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代谢综合征可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并改善胰岛素抵抗,具有抗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的作用,并独立于降脂之外。  相似文献   
996.
马来酸罗格列酮对高果糖餐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对高果糖餐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6SD大鼠45只,予普通饲料喂养4周后,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只。正常对照组继续以普通饲料喂养;另2组以高果糖餐喂养4周后,试验组用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4周;用tail—cuff法测定收缩期血压(SBP);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评价胰岛素敏感性。结果4,8周时,试验组和模型对照组的收缩压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体质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游离脂肪酸、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试验组较模型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0.01)。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可显著改善高果糖餐大鼠的胰岛素抵抗;降低内源性胰岛素及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水平,并对血压降低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97.
糖皮质激素(GC)是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平衡的重要激素之一:GC作用于靶组织,不仅有赖于循环中的GC浓度,还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表达相关:外源性及内源性的GC水平升高均会导致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多种代谢综合征症候,如血脂障碍、内脏性肥胖和高血压。本文对近年来GR介导的胰岛素抵抗及其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8.
糖肝煎改善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肝煎对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血脂的影响,分析评价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糖肝煎,对照组加服阿托伐他汀。结果:两组均有明显的降糖作用,但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其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糖肝煎有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耳穴治疗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肥胖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耳穴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肥胖指标(标准体重、肥胖度、体重指数)、血脂、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肥胖指标、血脂、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耳穴治疗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B超测量值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确诊为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31例单纯PCOS患者及30例正常育龄妇女进行经阴道B超测量卵巢,共5个参数,分别为卵巢总体积(OV)、卵泡数(FN)、卵巢总面积(TA)、间质面积(SA)、间质面积和总面积比值(SA/TA)。结果OV、TA、SA/TA在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组、单纯PCOS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FN在单纯PCOS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SA在正常对照组与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之间、单纯PCOS组与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PCOS诊断中,经阴道B超测量FN、OV、TA、SA/TA可考虑作为PCOS的常规诊断指标。OV、TA、SA/TA的增大,尤其是SA的增大可提示诊断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