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90篇
  免费   817篇
  国内免费   1405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459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617篇
口腔科学   102篇
临床医学   3031篇
内科学   5051篇
皮肤病学   71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5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1篇
外科学   460篇
综合类   8546篇
预防医学   2049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3804篇
  48篇
中国医学   2234篇
肿瘤学   488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520篇
  2022年   408篇
  2021年   543篇
  2020年   506篇
  2019年   565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498篇
  2016年   578篇
  2015年   654篇
  2014年   1188篇
  2013年   1173篇
  2012年   1390篇
  2011年   1513篇
  2010年   1406篇
  2009年   1329篇
  2008年   1315篇
  2007年   1284篇
  2006年   1348篇
  2005年   1317篇
  2004年   1146篇
  2003年   1252篇
  2002年   1185篇
  2001年   1178篇
  2000年   1095篇
  1999年   808篇
  1998年   797篇
  1997年   665篇
  1996年   460篇
  1995年   333篇
  1994年   236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81.
幽门螺旋杆菌与皮肤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门螺旋杆菌 (Heliobacterpylori)是1982年由澳大利亚医师Marshall分离培养出来的。其感染呈世界性分布 ,范围广 ,感染率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作为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最主要病因已得到医学界的肯定 ,并为人们所熟悉。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皮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2.
管业伟  李秀珍 《广东医学》2002,23(12):1262-1263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缺铁性贫血中的作用。方法71例缺铁性贫血病例均做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其中阳性47例,除去中途退出6例,将4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4例):硫酸亚铁加2周疗程治疗HP的三联疗法;B组(13例):口服安慰剂(代替铁剂)和2周疗程的抗HP三联疗法;C组(14例):口服硫酸亚铁和2周的安慰剂。结果接受研究治疗的41例患者中,A,B,C3组在疗程结束后第8周复查血红蛋白(Hb)及血清铁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但A组和B组患者与C组比较,血清铁和Hb的水平上升更明显(P<0.01或<0.05)。结论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关系密切,与单独铁剂治疗相比较,HP感染的治疗可提高机体对口服铁剂的治疗效应,加快提高Hb的水平。  相似文献   
83.
幽门管溃疡(以下简称幽溃)是消化性溃疡的特殊类型。临床上内科治疗效果差,并发症较多。特别是其发病机制,与癌变的关系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照比较,总结幽溃的临床特点,着重了解与癌前病变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990年1月至1993年12月经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382例。其中幽清101例,胃溃疡281例.幽溃组:101例,男77例,女24例;男女之比3.2:1.0.平均年龄41.3岁.其中复合性溃疡10例,事发性溃疡11例,合并萎缩性胃炎18例,肠上皮化生24例,不典型增生4例,伴胃炎急性活动83例.治疗前合并胆汁返流5例,以腹胀…  相似文献   
84.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慢性胃炎中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病例-对照法,前瞻性随机分为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的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病例组和HP阴性的慢性胃炎对照组。探讨HP在慢性胃炎听作用。在慢性胃炎中HP总感染率为72.22%,60岁以上患者感染率为74.23%,60岁以下患者感染率为71.68%。慢性胃炎的严重程度与胃炎的急性活动成正比(P〈0.001)。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严重感染明显低于其他各级胃炎(P〈0.001)。合并淋巴滤泡的相  相似文献   
85.
86.
87.
中药抗幽门螺旋菌(HP)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振民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0):472-472
中药抗幽门螺旋菌(HP)的研究陈振民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江阴214400)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幽门螺旋菌(HP)是慢性胃炎(CSG)与消化道溃疡(PUD)形成与发展的主要致病菌;杀灭、清除HP是治疗HP相关性疾病的关键。1抗螺旋菌药分寒热近年来,国内...  相似文献   
88.
HP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与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发现HP在胃十二指肠中的致病作用以来,在世界上引起反响并导致一场革命。十年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HP在许多严重胃肠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近期发现HP可能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始发因素。胃癌在世界上恶性肿瘤中估计占第二位,也是美国十大死亡之一。1 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澄清发病机制,建立有效的防病措拖。因此若需了解HP与胃癌的关系,首先必须在胃癌发病状况已知的情况下了解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 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与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 C19(CYP 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69例因消化不良症状接受常规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且Hp阳性的连续患者分人两组:雷贝拉唑三联疗法组(RAC组85例)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组(OAC组84例)。Hp诊断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参考快速尿素酶试验、血清Hp抗体检测结果。RAC组、OAC组均给予三联治疗:RAC组:雷贝拉唑10mg,OAC组:奥美拉唑20mg,两组均联用羟氨苄青霉素1000mg和克拉霉素500mg,全部药物每日2次,疗程7d。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技术(PCR-RFLP),进行CYP 2C19基因型分析,治疗结束后第28天用^14C尿素呼气实验检测Hp根除疗效。结果 160例完成治疗方案,RAC组及OAC组的Hp根除率按PP分析及ITT分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CYP 2C19基因型分析,160例中,弱代谢型(PM)、中间代谢型(IM)及强代谢型(EM)的Hp根除率分别为95.5%(21/22)、85.9%(73/85)和67.9%(36/53)。PM型及IM型的Hp根除率均显著高于EM型(P〈0.05),而PM型与IM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C组中,各基因型的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AC组中。IM型与EM型间(P〈0.01)及EM型与PM型间(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两种三联疗法均能有效根除Hp。总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雷贝拉唑三联疗法疗效较稳定,个体间差异小。PM型及IM型的Hp根除率均较EM型为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