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99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7篇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学习曲线中并发吻合口瘘的主要原因。方法:将179例直肠前切除(Dixon) 术患者按手术团队和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初学组63例、开放组55例和腹腔镜成熟组61例,对3组患者术后并发吻合 口瘘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吻合口多次切割对腹腔镜初学组和腹腔镜成熟组的影响,同时分析男性、高龄、肥 胖、营养合并症、吻合口位置5种危险因素对3组的影响。结果:腹腔镜初学组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于另外2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多次切割显著影响腹腔镜初学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对腹腔镜成熟组没有明显影响;除 肥胖因素外,其他4个因素对腹腔镜初学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都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因素对开 放组、腹腔镜成熟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操作技术缺陷是初学团队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 瘘的主要原因,初学团队应尽量避免选择男性、高龄、肿瘤位置低及有营养合并症的高危患者进行手术,以降低术 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2.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被认为是最具挑战性的腹部手术之一,自1994年首例报道以来,已发展近25年,在最初10年由于受到广泛的争议与反对而发展缓慢。近10年来,随着高清腹腔镜普及应用、腹腔镜操作器械的不断改进、微创手术的发展、患者选择的改善以及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经验的不断积累,LPD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但是目前在外科界关于LPD的争议仍有很多,本文就LPD对比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适应证、学习曲线、并发症、短期效益、长期肿瘤学结果、成本等方面的优劣势及未来发展方向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3.
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不但具有传统腹腔镜手术的优点,还有手术瘢痕隐蔽、手术标本更易于取出等优势,近几年在微创手术领域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手术操作难度较大,特殊学习曲线以及手术适应证等原因导致该手术方式并未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从医生的观念、手术操作的瓶颈、学习曲线和设备条件、手术适应证的限制、手术潜在的隐患等限制单孔腹腔镜全面开展的因素进行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74.
本文通过对我校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对学习曲线及其走向的研究,分析了在大学英语学习中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提出了思考和应对措施,并特别强调了学习策略对克服"高原现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总结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操作要点并分析其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8—2019-08连续采用“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5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记录图像采集时间、规划时间,同时分析临床医师操作骨科机器人系统的学习曲线。结果 当手术量达到12例时,图像采集时间发生变化,维持在(23.6±3.2)min。当手术量达到20例时,规划时间明显减少,维持在(1.5±0.2)min。当手术量增加时,图像采集时间和规划时间会减少,并且进入一个平台期。根据上述学习曲线分析结果可以将前20例定为新手期组,第21~50例定为熟练期组。熟练期组图像采集时间、规划时间短于新手期组,骨水泥渗漏患者比例低于新手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25 kg/m2、胸椎骨折患者的图像采集时间更长,体质量指数≥25 kg/m2、胸椎骨折、2个椎体骨折患者的规划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学习曲线的平台期大约为...  相似文献   
76.
目的本研究旨在使用累计和分析方法(CUSUM)探讨超声用于传统穿刺经验丰富的麻醉科医师在外周静脉穿刺中学习曲线的变化。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3岁,根据CHD类型分为两组:紫绀组和非紫绀组,每组30例。由一位穿刺经验丰富的麻醉科医师通过超声引导行大隐静脉穿刺。主要指标为大隐静脉首次穿刺成功率。CUSUM设定接受及无法接受的失败率分别为20%及40%。次要指标为首次穿刺时间及首次穿刺调整方向次数。记录大隐静脉直径、大隐静脉深度以及首次穿刺成功患儿累计比例。采用Kaplan-Meier检验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时间。结果紫绀组与非紫绀组大隐静脉首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19例(63%)及24例(8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紫绀组在30次穿刺后CUSUM值在决定线之间,无法判断操作者穿刺技术掌握。非紫绀组在28次穿刺后CUSUM值穿过可接受的失败率边界,提示操作者能掌握穿刺技术。紫绀组及非紫绀组首次穿刺时间分别为(61.2±24.8)s和(65.6±26.5)s,首次穿刺调整方向次数分别为3(2~6)次和3(2~6)次,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紫绀组大隐静脉直径明显短于非紫绀组(P<0.05),大隐静脉深度明显深于非紫绀组(P<0.05)。两组首次穿刺成功患儿累计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USUM法对于评估超声辅助技术外周静脉穿刺能力的掌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超声辅助技术对于非紫绀型心脏病患儿的外周穿刺具有学习曲线周期较短,较易掌握的特点,而紫绀型心脏病患儿的穿刺则需要更长的学习周期。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构建麻醉科新护士掌握桡动脉穿刺置管的学习曲线,为桡动脉穿刺置管技能培训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选取12名新入职麻醉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仿真模拟人结合理论授课的培训方式对新护士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技能培训,每人5次为1个学习阶段,共完成4个阶段的技能培训,记录12名麻醉科新护士的操作时间和穿刺置管次数,计算累积和值并...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探讨学习曲线内行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难点。方法:回顾分析为31例患者行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遇到的难点。结果:29例顺利完成腔镜手术,2例因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示甲状腺癌而中转开放;1例术后皮肤瘀斑形成;3例因术中皮下空间层次过浅需调整层次;7例术后胸前区疼痛较重;1例术中钳夹甲状腺组织破碎而止血困难;3例术中寻找甲状腺肿瘤困难;术后1例声音嘶哑。结论:在学习曲线内行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选择合适的病例,强调术中精细操作,可避免学习曲线内发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评估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探讨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验的外科医师缩短学习曲线的要点.方法 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由同组无腹腔镜胆囊切除经验医师完成的45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次序分A、B、c共3组,每组15例,记录手术频率,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并发症、住院天数和淋巴结清扫数,分析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结果 3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理分期、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无显著差异,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中转开腹例数多于B、C组.各组检获淋巴结数无差异.结论 有丰富开腹直肠癌手术经验和内镜经验的同定团队,短期连续大量病例的学习,经过15例的学习曲线,可掌握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6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由同一手术组医生采用腹腔镜TAPP术进行治疗.统计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手术相关资料,采用移动平均线法将66例患者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分为A~F共6组,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