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66篇
  免费   1496篇
  国内免费   553篇
耳鼻咽喉   361篇
儿科学   184篇
妇产科学   321篇
基础医学   447篇
口腔科学   256篇
临床医学   3280篇
内科学   1815篇
皮肤病学   416篇
神经病学   773篇
特种医学   7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3316篇
综合类   7841篇
预防医学   1709篇
眼科学   304篇
药学   3137篇
  52篇
中国医学   1503篇
肿瘤学   3130篇
  2024年   228篇
  2023年   883篇
  2022年   764篇
  2021年   953篇
  2020年   786篇
  2019年   783篇
  2018年   445篇
  2017年   656篇
  2016年   761篇
  2015年   803篇
  2014年   1313篇
  2013年   1342篇
  2012年   1609篇
  2011年   1696篇
  2010年   1563篇
  2009年   1490篇
  2008年   2105篇
  2007年   1748篇
  2006年   1328篇
  2005年   1515篇
  2004年   1179篇
  2003年   1188篇
  2002年   876篇
  2001年   736篇
  2000年   607篇
  1999年   439篇
  1998年   448篇
  1997年   357篇
  1996年   285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姚定泉 《医学临床研究》2002,19(11):415-418
〖目的〗观察比较异环磷酰胺(IF0)、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联合方案(IPF方案)与DDP,5-Fu(PF方案)治疗晚期复发鼻咽癌(Ⅲ~Ⅳ期)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136例均经病理证实为晚期复发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IPF组69例,PF组67例(对照组).〖结果〗IPF组和PF组有效率分别为69.56%(48/69)和43.3%(29/67),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8.519,P<0.01).中位生存期:IPF组16个月(8~34个月),PF组为6.5个月(4~21个月),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 2=22.36,P<0.05).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率IPF组为49.4%,PF组为5.9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29.54,P<0.01).Ⅲ~Ⅳ度血小板下降率IPF组为29.18%,PF组为0%(χ2=30.29,P<0.01);Ⅲ~Ⅳ度消化道反应两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5.94%和11.94%(χ2=0.234,P>0.01),且以Ⅲ度为主.〖结论〗以IFO为主的方案联合治疗晚期复发鼻咽癌疗效好,毒副反应能耐受,可作为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62.
鼻咽癌临诊择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防止误诊误治鼻咽腔部位隐蔽而不能直视 ,且与周围器官鼻、鼻窦、中耳贯通 ,因此鼻咽癌易被相邻部位的并发病或伴发病掩盖混淆 ,常被误诊误治为分泌性中耳炎 ,其次为鼻衄、鼻炎、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 (鼻衄、头痛 ) ,化脓性中耳炎 ,鼻咽血管纤维瘤 (瘤体大者 ) ,颈淋巴结炎 ,颈淋巴结核 ,颈部神经鞘瘤 (颈转移 )以及牙痛、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三叉神经痛 ,复视 ,面瘫等。因此凡遇到原因不明的涕血、鼻塞、一侧听力减退、中耳积液、颈侧肿块、偏头痛、颅神经麻痹、皮肌炎等均应仔细检查鼻咽部或作活检。2颈部肿块的鉴别鼻咽部淋巴组…  相似文献   
63.
①目的 观察电离子与γ 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②方法 对 78例尖锐湿疣病人采用 2 0g/L利多卡因和稀释后γ 干扰素 ,对皮疹基底部进行局部浸润性麻醉 ,然后应用电离子治疗机对皮疹进行炭化治疗 (联合治疗组 ) ;与单用 2 0g/L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电离子机治疗 30例病人 (单纯治疗组 )进行比较。③结果联合治疗组复发率为 8.9% ,单纯治疗组复发率为 30 .0 % ,前者复发率明显降低 (χ2 =7.5 9,P <0 .0 5 )。④结论用电离子与γ 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 ,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4.
成人复发性先天性巨结肠伴贲门失弛症术后复发1例,先天性巨结肠行一期切除吻合,同时经胃壁在胃外贲门失弛症手指扩张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急性白血病经化疗达完全缓解(CR)后,定期巩固治疗是防止复发的一个关键环节。合理选择药物尤为重要。我院用三氧化二砷巩固维持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14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6.
目的:讨论影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收集2000~2006年137例直肠癌中46例术后1~3年复发资料,总结复发因素,其中DukesA期0例,B期13例,C期33例,分析复发因素,探讨预防方法。结果:转移灶与原发灶治疗间隔时间、切缘情况,肿瘤病理分期,术前、术中无瘤操作技术及术后及时完善的化疗对术后复发有积极的意义。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手段。术前无瘤操作检查,术中无瘤操作及术后及时有效的化疗是影响复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7.
目的 为了解低术后复发率,对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分期、手术方式选择、降低复发率的措施进行了研究。方法 收集自1994年3月-2000年2月41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19例患行鼻内窥镜手术,20例患行鼻侧切手术,2例患行上颌骨部分截除术,根据随访结果,提出了该病的临床分期、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原则。结果 鼻内窥镜手术术后复发率为10.5%,鼻侧切术术后复发率为15%,二比较没有显性差异(P>0.05);总复发率为12.8%。结论 肿瘤临床分期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能客观地分析术后疗效。2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复发率没有显性差异。彻底切除肿瘤、减少种植转移的发生、术后密切随访是降低术后复发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8.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高达30%,不经外科切除,其平均生存时间仅为7个月。大多数患者均缓慢而痛苦地死于盆腔内局部复发病灶。单纯放疗虽然可暂时缓解局部复发的疼痛但缓解期仅数月[1]。局部介入治疗疗效并非满意,月均为非根治性。如何治疗直肠癌局部复发长期以来是人们极为关注的课题,积极的再次手术干预需冒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增加的危险,是否值得已成为目前争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69.
自2001年至2004年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47例,观察其治疗速度及在随访三个月中患者的复发情况,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13例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0.
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庆华  孙涛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6):1137-1138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能是由于桥小脑角区上血管神经复合体中相关的小脑动脉及静脉压迫三叉神经敏感区而发病。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其治愈率是理想的。然而,从客观上讲还有一部分患者的疼痛未完全缓解,会复发或术后出现并发症,其结果不完全令人满意。但是患者主观满意度究竟怎样,患者亲身感受和对比手术前后的变化,包括复发疼痛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