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48篇
  免费   898篇
  国内免费   289篇
耳鼻咽喉   89篇
儿科学   431篇
妇产科学   152篇
基础医学   276篇
口腔科学   81篇
临床医学   1848篇
内科学   862篇
皮肤病学   240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3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117篇
综合类   4321篇
预防医学   1240篇
眼科学   1157篇
药学   1519篇
  27篇
中国医学   3418篇
肿瘤学   82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516篇
  2022年   398篇
  2021年   474篇
  2020年   385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368篇
  2016年   347篇
  2015年   397篇
  2014年   760篇
  2013年   711篇
  2012年   871篇
  2011年   861篇
  2010年   930篇
  2009年   847篇
  2008年   929篇
  2007年   901篇
  2006年   849篇
  2005年   763篇
  2004年   684篇
  2003年   648篇
  2002年   514篇
  2001年   522篇
  2000年   401篇
  1999年   361篇
  1998年   371篇
  1997年   342篇
  1996年   324篇
  1995年   251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西医结合治疗坏死性筋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积累了1981~1994年近十余年的临床资料,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治疗经验。指出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的严重的软组织感染,发展迅速,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警惕,做出早期诊断是非常必要的。提出了扶正祛邪的中西医结合的整体治疗方案,全身治疗与局部处理相结合。对患处要采取早期,这时的多切口引流,给"邪"以出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2.
103.
中西医结合治疗色素膜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6例(54只眼)色素膜炎患者分为热毒炽盛型、肝经风热型、湿热蕴蒸型、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分别用五味消毒饮合犀角地黄汤、舒肝解毒汤、三仁汤、宣郁通经汤、杞菊地黄汤加减,同时配合西药治疗。结果痊愈31只眼,显效13只眼,好转7只眼,无效3只眼。总有效率为94.45%。  相似文献   
104.
鼻腔及鼻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临床上并非罕见,但不易与恶性肿瘤鉴别。为探讨此病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5.
1982年中国预防医科院流研所与北京、河南、江苏盐城市合作研究,应用贝叶斯概率法(Bayes’Theorem)成功地预测了即将到来的流脑流行高峰,在约1亿人口的地区指导合理使用流脑多糖菌苗,有效地控制了流脑流行。以下简介这次预测的过程、成功条件和取得的社会效益。1 预测课题的提出流脑是严重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传染病。1950至1979年30年中,我国共报告流脑病人  相似文献   
106.
用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cAb)检测T细胞亚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较为可靠的方法。本文应用Wu系列McAb以直接致敏红细胞  相似文献   
107.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P)是由多种原因诱发的胰腺自我消化及其周围组织所致的急性炎症,病死率高。我院于1995~1997年共收治此类病人6例,由于观察病情及时、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及精心护理,除1例并发多脏器衰竭死亡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中,均系男性,其中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32岁。胰腺弥漫性坏死4例,局灶性坏死2例,治愈5例,死亡1例。2 术前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108.
109.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经手术证实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53例患者的手术疗效。发现该病应早期手术。若发病4天后手术,体温在38℃以上、脉搏超过120次/分、收缩压在12kPa(1kPa=7.5mmHg)以下、有弥漫性腹膜炎、白细胞高于16×109/L和术后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术后病死率明显增高。手术方法以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加三造瘘、腹腔三套管持续冲洗为优。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主要选用5氟脲嘧啶。引起胰腺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依次是大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奇异假单胞菌、链球菌、产气肠杆菌和脆弱类杆菌9种细菌。选用抗生素应遵守3个原则:①抗生素必须能通过血胰屏障。②能在胰腺组织中形成有效的治疗浓度。③能有效地抑制引起胰腺感染的病原菌。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0.
实验性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TXB2\PGF1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胰腺被膜下注射5%牛磺胆酸钠复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模型。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和肺组织的TXB2(Thromboxane B2)、6-keto-PGFα(6-keto-prostagland1α)水平。结果显示:随着肺损伤程序加重,血浆和肺组织的TXB2(血栓素B2)值明显升高,6-keto-PGF1α(G-酮-前列环素1α)变化不明显,TXB2/6-KETO-PGF1α比值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