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27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108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372篇
预防医学   17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64篇
  1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超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8):810-811
米非司酮为人工合成的甾体类化合物,临床不仅应用于早孕终止妊娠、引产,还应用于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和催经止孕、紧急避孕、妇产科手术操作等多方面。在使用方法和配合、联合用药上也各有不同,临床上以采用空腹口服及配伍米索前列  相似文献   
12.
黄连素(又名小檗碱),是从中药黄檗、黄连、三棵针、唐松草等植物提取出来的生物碱。临床上应用的制剂多为盐酸黄连素,现已能人工合成。长期作为抗菌药物曾广泛用于治疗痢疾杆菌等引起的肠道感染疾病。近年来,随着临床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它还有其他的临床用途,现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存过去的几十年里,围术期补液的重点已历经多次重大改变。60年代中后期液体治疗的主要策略是限制,70年代补液的重点则集中在晶体液与胶体液的选择。二十多年以来,对胶体液和晶体液的选择一直  相似文献   
14.
出汗与健康     
你知道人体最大的器官是哪一个吗?既不是肝脏,也不是肺脏,而是将我们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丝合缝的皮肤。皮肤不仅是最大的感觉器官、最大的防御器官、同时也是最大的排泄器官。由于每天有大量的代谢废物要通过皮肤排泄出去,故人们又亲切地将其称为“第三肾脏”。  相似文献   
15.
美沙酮与氯硝西泮治疗杜冷丁依赖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沙酮为人工合成的麻醉性镇痛药物 ,具有与吗啡相似的药理作用 ,能有效的控制阿片类的戒断症状。氯硝西泮具有高脂溶性 ,易通过生物膜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 ,肌注或静脉注射起效更快 ,对杜冷丁成瘾者出现睡眠障碍有良好的作用。自 1995年以来 ,我院采用美沙酮同氯硝西泮联合治疗杜冷丁依赖者 70例 ,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1997年 1月以来收治自愿戒毒者 ,按入院先后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 70例 ,男 5 6例 ,女 14例。年龄 17~ 4 0岁。滥用 1年以内 12例 ,1~ 2年 2 7例 ,2年以上 31例。滥用方式 :肌注 15…  相似文献   
16.
培氟沙星(pefloxacin,又称甲氟哌酸、培福新、倍泰)是人工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临床上已广泛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骨关节感染有良好疗效。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扩大,有关其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不断,为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现综合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疱疹Ⅱ型病毒先天性宫内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人工合成的单纯疱症Ⅱ型病毒DNA多聚基因片段为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查早孕绒毛标本中疤疹I型病毒感染,以80例自发和人工流产的早孕绒毛组织标本进行基因扩增,31例绒毛标本中检出HSV—Ⅱ,并与同一绒毛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比较,PCR技术免除了昂贵繁杂的分子杂交过程,具有极高的敏感和特异性,为早期、快速产前诊断HSV先天性宫内感染的最佳技术。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检测人工合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位模拟 7肽特异抑制VEGF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生长的活性。方法: 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 筛选获得了表达模拟肽的阳性噬菌体克隆, 经测序得到VEGF表位模拟肽序列: GWYYDAX。人工合成该短肽, 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检测其对HUVEC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表位模拟肽GWYYDAX可剂量依赖性抑制VEGF促进HUVEC生长的活性。结论: VEGF表位模拟肽可能模拟了VEGF的部分结构, 竞争结合HUVEC细胞VEGF受体 (KDR), 阻断了VEGF VEGFR的信号传递而抑制细胞生长, 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二磷酸盐抑制骨吸收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磷酸盐问世至今已经有近140年的历史,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焦磷酸盐类似物。直到最近三、四十年,研究者们才发现二磷酸盐具有显著的抑制羟基磷酸钙结晶溶解的特性,意识到二磷酸盐具有抑制骨溶解的作用。Etidronate是第一个用于治疗人类骨病、钙代谢障碍性疾病的二磷酸盐。目前,二磷酸盐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广泛应用于骨吸收增加性疾病(如:骨质疏松、骨肿瘤性疾病、Paget’s病、高钙血症等)的治疗,尤其是骨质疏松和骨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