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986篇
  免费   37627篇
  国内免费   22605篇
耳鼻咽喉   10524篇
儿科学   6118篇
妇产科学   7382篇
基础医学   26602篇
口腔科学   6492篇
临床医学   104006篇
内科学   52077篇
皮肤病学   8434篇
神经病学   13357篇
特种医学   268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940篇
外科学   59878篇
综合类   188929篇
预防医学   42118篇
眼科学   9277篇
药学   72129篇
  963篇
中国医学   52039篇
肿瘤学   78140篇
  2024年   3845篇
  2023年   15035篇
  2022年   13608篇
  2021年   16686篇
  2020年   15702篇
  2019年   16041篇
  2018年   8625篇
  2017年   14102篇
  2016年   16629篇
  2015年   18323篇
  2014年   31037篇
  2013年   31180篇
  2012年   40830篇
  2011年   44603篇
  2010年   42309篇
  2009年   42219篇
  2008年   44645篇
  2007年   41219篇
  2006年   37807篇
  2005年   38030篇
  2004年   32684篇
  2003年   27841篇
  2002年   24585篇
  2001年   23138篇
  2000年   18428篇
  1999年   15769篇
  1998年   15414篇
  1997年   15445篇
  1996年   14037篇
  1995年   11512篇
  1994年   9740篇
  1993年   6792篇
  1992年   5881篇
  1991年   4606篇
  1990年   3026篇
  1989年   2644篇
  1988年   645篇
  1987年   580篇
  1986年   423篇
  1985年   285篇
  1984年   111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7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患儿,男,4岁,情绪低下1月伴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半月入院。1月前患儿无明显原因出现情绪低落,不愿应答。对曾经感兴趣的事物漠不关心。曾到多家儿童医院就诊。由于不伴有其它症状,均疑为呼吸道感染,并进行对症处理。半月前,患儿出现左侧肢体乏力,行走异常,左手拿物不稳。在多家医院就医后症状无缓解。整个病程中,患儿无头痛、呕吐、惊厥、发烧等,以“病毒性脑炎”收入我科治疗。入院后1小时患儿出现癫痫大发作,左侧肢体痉挛性瘫痪,  相似文献   
992.
我院1971年3月~1999年12月外科治疗肺癌248例,对临床资料及外科治疗效果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48例中,男209例,女39例,男女之比为5.4∶1;年龄31~82岁,平均55岁.肿瘤大小根据X光及术中所见,肿瘤直径≤3cm者68例(27 4%), 3.1~5cm者130例(52 4%),>5cm者50例(20 2%).  相似文献   
993.
病人自控镇痛在癌性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焰  黄晓波  齐国华 《四川医学》2002,23(2):203-205
病人自控镇痛 (patient controlledanalgesia ,PCA)是根据Sechzer的“按需”(ondemand)止痛用药原则而提出的止痛治疗方案[1] ,即由病人自己控制的 ,小剂量使用镇痛药的方法 ,在遵循“按需止痛”的前提下 ,减少医护人员操作 ,减轻患者心理负担。PCA技术在术后镇痛 (postoperationanalgesia)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明显缓解术后疼痛 ,减少镇静和嗜睡 ,促使患者迅速康复 ,减少了护理和住院时间 ,病人有较高的满意度[2 ] 。80年代中期 ,PCA技术开始应用于癌性镇痛 ,特…  相似文献   
994.
1992年 1月~ 2 0 0 1年 4月 ,我院共收治肾细胞癌患者 181例 ,其中囊性肾细胞癌 12例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病例资料及诊断 :本组 12例 ,男10例 ,女 2例。年龄 14~ 76岁 ,平均 5 0岁。患者中 ,肿瘤位于左侧 8例 ,右侧 4例 ;上极 2例 ,下极 3例 ,中份 3例 ,占据肾大部分 4例。血尿 3例 ,腰痛 1例 ,1例行颅骨肿瘤切除后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 ,进一步检查发现肾原发病灶。体检 :B超发现 7例。根据Bosniak[1] 肾囊性肿块分类 :Ⅰ类为单纯性囊肿 ;Ⅱ类为有少许并发症的囊性病变 ,属良性 ;Ⅲ类为有较多并发症的囊性病变 ,一些属…  相似文献   
995.
睾丸转移癌临床上极为罕见。我院 1 990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共收治 3例 ,现报告如下。例 1  87岁。因前列腺癌行双侧睾丸切除术 ,术中发现双侧睾丸均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节 ,最大的 1cm× 1cm ,最小的仅粟粒大小。病理检查证实双侧睾丸腺癌 (转移 )。但CT、SPECT、B超等多项检查未见其他转移灶。术后半年死于心功能衰竭。例 2  46岁。因肉眼血尿就诊 ,经多项检查最后确诊左肺小细胞癌。行放、化疗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右阴囊肿大 ,B超提示双侧睾丸回声不均 ,有大小不等的结节 ,右鞘膜积液。拟诊睾丸转移癌 ,行双侧睾…  相似文献   
996.
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15年总结(附196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评价全膀胱切除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回肠膀胱术的远期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膀胱肿瘤行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 196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膀胱肿瘤累及膀胱颈部或膀胱三角区者 12 6例 (6 4.3 % ) ,浸润性膀胱癌 145例 (74.0 % ) ,移行细胞癌183例 (93.4% )。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 19例 (9.7% ) ,远期并发症 10例 (7.4% )。 135例随访 1~ 15年 ,平均 6 .6年 ,5年生存率 6 6 .2 %。 结论 全膀胱切除是浸润性膀胱癌首选治疗方法 ,回肠膀胱术简单易行 ,长期随访显示其并发症少 ,疗效确切 ,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997.
膀胱肉瘤样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75岁。血尿 2个月 ,加重伴尿频、尿急、尿痛 1个月于 2 0 0 2年 2月 7日入院。患者 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程肉眼血尿 ,近 1个月加重 ,多次尿中见不规则血凝块 ,伴尿频、尿急、尿痛。在当地B超检查怀疑膀胱结石 ,经治疗无效。患病后无发热、腰痛、消瘦。体检 :双肾、输尿管区无压痛 ,未扪及包块 ,膀胱区无膨隆及包块 ,耻骨上区压痛。B超检查 :右肾盂、肾盏中度扩张 ,右输尿管全程扩张 ,直径 0 .9cm ,膀胱右后壁探及 7.4cm× 6 .3cm回声不均团块 ,边界不清 ,形态不规则 ,膀胱内探及 2 .3cm× 1 .5cm强光团 ,边界清 ,…  相似文献   
998.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25例随访报告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施行该术式术后患者的可控性、尿动力、血清电解质、肾功能、生活质量等进行随访观察。结果:25例随访2-15个月,平均11.3个月。白天完全自控排尿25例(100%);夜间完全自控排尿24例(96.0%),1例偶有遗尿;贮尿囊容量220-370ml,平均320ml;贮尿囊内压力1.86-3.92kPa,平均2.44kPa。IVU及贮尿囊造影示单侧贮尿囊输尿管反流2例(8.0%),无肾积水;膀胱镜检查2例(8.0%)贮尿囊内出现细沙样结石,1例(4.0%)贮尿囊后尿道吻合口狭窄,经尿道直视内切开术治愈。15例(60.0%)男性患者保留性功能,肾功能正常,1例(4.0%)出现一过性高氯血症。结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手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患者生活质量高,是一种较理想的尿路分流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9.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3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欧莉梅  水海峰 《广西医学》2002,24(2):218-219
周期性麻痹 ( Periodic Paralysis)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发作时常伴血清钾含量的改变。按血清钾水平可分为正常血钾性 ,低钾性、高钾性 ,国内以低钾性多见。本文就 1 997~ 2 0 0 0年我院急 (门 )诊及住院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病人 30例进行分析 ,谈谈诊治体会。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性 2 7例 ,女性 3例 ,年龄 1 6~ 5 0岁 ,平均 32岁。其中 1 6例 ( 5 3.3% )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部分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表现。1 .2 诊断标准 :1周期发作的骨骼弛缓性瘫痪 ;2血清钾低或心电图提示低钾改变 ;3补钾…  相似文献   
1000.
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午流注针法是以十二经时、膝以下的66个经穴为基础,根据井出、荥流、俞注、经行、合入的气血流注盛衰开合的理论,配合阴阳五行、天干地支、脏腑经络等逐日按时开穴的一种针剌取穴治疗疾病的方法[1].<灵枢*九针十二原>描述"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充分说明抓住时机,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性.运用该方法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