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8篇
  免费   361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7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1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63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54篇
综合类   82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14篇
  2篇
中国医学   1478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穴位敷贴对哮喘豚鼠引喘潜伏期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从微观病理探讨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案 ,以自制敷贴方敷贴实验性哮喘模型颈背“穴位”。敷贴方由麻黄、细辛、甘遂、延胡、附片、防风、五味子、白芥子组成。【结果】从第 6天开始 ,贴药组点头呼吸的潜伏时间明显延长 ,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从第 9天始穴位敷贴组豚鼠发生点头呼吸的频度明显减少 ,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且贴药组有降低豚鼠炎性渗出及嗜酸性粒细胞数的作用 (与哮喘组比均P <0 .0 5)。【结论】提示穴位敷贴治疗哮喘可能是通过延长哮喘发作的潜伏期 ,减小哮喘发作的频度 ,减少肺组织水肿、渗出 ,降低嗜酸性粒细胞的肺系局部浸润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2.
葛梅  翟晓军  李勇 《中国骨伤》2021,34(8):750-754
目的 :探讨收肌管阻滞术(addcutor canal block,ACB)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镇痛及对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初次单侧行TKA的患者84例,其中男45例,女39例;年龄66~77(72.8±8.9)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19~25(23.6±3.5) kg/m~2。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收肌管阻滞术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EAS+ACB组)和单纯收肌管阻滞术组(ACB组),每组42例。ACB组术中实施ACB,TEAS+ACB组在ACB基础上于术后第1~7天行双下肢TEAS。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6,12,24,48,72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第1,2,3,7天的膝关节功能,术后第7天膝关节活动度与住院天数。结果:TEAS+ACB组VAS评分在静息、活动状态下术后6,12 h与AC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4,48,72 h均低于ACB组(P0.05)。TEAS+ACB组膝关节活动度在术后第1天与AC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2,3,7天均大于ACB组(P0.05)。TEAS+ACB组住院天数小于ACB组,术后第7天膝关节活动度大于ACB组(P0.05)。结论:TEAS联合ACB较单纯的ACB有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对TKA术后镇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3.
摘 要:目的: 探讨揿针穴位埋针对社区 H型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的临床疗效,为 H型高血压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 80例H型高血压痰湿壅盛证患者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对照组给予含马来酸依那普利叶 酸片(依叶片)的降压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揿针穴位埋针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 28天后进行临床疗 效比较。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cy水平、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治疗组证候积分比对照组显著减少;治 疗组患者血脂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结论: 在依叶片降压方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揿针穴位埋针可显著改善 H型高血压 痰湿壅盛证患者的血压、Hcy和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对肝肾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24.
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镇痛效应及其镇痛的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成照射组、模拟照射组和纳洛酮预处理组。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大鼠“足三里”穴位 ,用电刺激鼠尾 -嘶叫法测定激光照射前后的痛阈。结果 照射后大鼠的痛阈明显提高 ,这种镇痛作用可被纳洛酮预处理所翻转。结论 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产生镇痛效应机制可能与激光照射促进内源性阿片物质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5.
针刺关元穴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关元穴对机体红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针刺组每日针刺关元穴,对照组不予针刺。11 日后采用补体致敏酵母菌血凝法,并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的脾脏系数,检测针刺关元穴对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结果:在血凝滴度为1:16 时,对照组与针刺组小鼠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1);脾脏系数分别为:对照组(5.79±0.88m g/g),针刺组(6.08±0.34)m g/g。针刺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关元穴对小鼠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6.
神阙穴贴药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超声穿透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神阙穴贴补血益精透皮贴剂,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超声穿透速度(SOS)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30例。分4组治疗。即补血益精透皮贴剂组(A组),西药对照组(B组),补血益精药丸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结果:补血益精透皮贴剂组能显著提高超声穿透速度。结论:补血益精透皮贴剂组与补血益精药丸组和西药对照组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调整作用基本一致。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刘原龙 《中国针灸》2003,23(10):583-584
目的 :寻求提高干扰素 (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疗效的有效方法。方法 :95例CHB随机分为两组 ,均采用同剂量IFN肌注。疗程前 3个月治疗组同时另予胸腺肽注射液穴位注射、灯芯灸 ,对照组仅同时另予胸腺肽肌肉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HBeAg、HBV DNA变化情况及整体应答率。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2 5)。结论 :联合胸腺肽穴位注射、灯芯灸能显著提高IFN治疗CHB的疗效  相似文献   
28.
循经穴位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肩周炎局部压痛点的经络所属,运用循经推拿治疗肩周炎88例(治疗组),并与常规推拿治疗肩周炎102例(对照组)比较,疗程为3周.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9.2%(P<0.05);复发率分别为12.5%、26.4%(P<0.05).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上巨虚对胃经其他腧穴处Ca^2 浓度的影响。[方法]以Ca^2 选择性塑料针型电极,刺入足三里、解溪、阴市及其旁开点,测试Ca^2 浓度,然后将针刺入上巨虚、足三里,动态观察测试点Ca^2 浓度。[结果]针刺上巨虚、足三里,可提高胃经其他腧穴处Ca^2 浓度。[结论]针刺调气与调节经脉线上的Ca^2 浓度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0.
生化过程工程与中药现代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顾铭  欧阳藩 《中草药》2004,35(8):841-844
在生化工程20余年的研究工作基础上。结合中药现代化开展了一些技术、材料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工作。研究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大规模培养增殖技术,应用于细胞代谢产物、生物转化和人工育种及发根,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并成功研制多种类型的生物反应器;在原有化学工程提取分离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反应分离耦合、微波辅助提取等新技术,实现了高效浸出,并且节能、节水;此外,又发展了包括反胶团萃取、一步三相萃取青霉素、泡沫分级分离、膜分离、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等新技术。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是一种没有固相载体的液一液多级逆流萃取技术,避免了不可逆吸附,已成功用于多种天然产物的分析和分离,作为研究中药指纹图谱的新方法具有很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质谱等技术在指纹图谱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还研制了多种分离介质,并在药物的修饰与包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另外,在海洋药物研究领域,创造了连续培养连续采收的新流程、新技术.进行了转基因藻的培养。用于生产基因工程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