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79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有情绪低落,言语减少,精神、运动迟缓,常自责自罪,甚至企图自杀等,并常伴有睡眠异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性欲减退等躯体症状,是目前世界上最易致残的疾病之一[1].  相似文献   
72.
陈集才主任医师是云南省第二批名老中医师带徒工作指导老师,临证40余载.他对郁证病机及治疗有独到见解,他认为中医临证要做到通常达变,对于郁证尤须如此."通常"是郁证的常规治疗,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功,"达变"是郁证的特殊治疗,反映其经验特点与学术专长,二者相互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3.
目的根据中医辨证原理,对不同证型的郁证采用辨证施护的方法进行护理治疗。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抑郁症治疗的患者100名,其中50名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剩下的50名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护理方法继续拧护理治疗,前者作为对照组,后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结果,并将护理结果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α=0.05。结果观察组患者中30名患者痊愈,12名患者好转,8名患者无效,对照组患者中18名患者痊愈,14名患者好转,18名患者无效。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可以对郁证进行有效的护理治疗。  相似文献   
74.
戴思恭(1324-1405),字原礼,号肃斋,浙江浦江(今诸暨)人。少时"从朱丹溪先生游"(《医史》),先生见其颖悟倍常,爱其才敏,遂"尽以医术授之"(《明史》)。原礼既得真传,医术精湛,名噪浙西,洪武年间曾入朝为御医。撰有《金匮钩玄》、《推求师意》、《类证用药》等,均为阐发师旨、传播丹溪学说而作。他在杂病辨治方面亦继承和发展了丹溪的学术思想,于郁证、痰饮的论治尤见心得。  相似文献   
75.
临床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很多有气虚血瘀热郁证的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各个病理阶段与气虚血瘀热郁证的相关性如何,尚未见报道。我们分析气虚血瘀热郁证与胃黏膜各阶段病理改变的相关性,寻找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热郁证的实质,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6.
卒中郁证合病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病的发病率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病史长,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郁证表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或低落,少言寡语,悲忧善哭,少气乏力,或烦躁不安、急躁易怒等。笔者采用中风与郁证合病辨治,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从其发病病因、病理机制、现代医学基础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7.
吴栩 《光明中医》2013,28(4):811-811
1病例资料李某,女,37岁,以反复情绪低落6年为主诉。患者反复自觉情绪低落,闷闷不乐,伴自言自语,时有幻视幻听,打骂伤人,多发于夏季。曾多次在脑科医院就诊,诊断为"抑郁症",服用舒必利及中药,稍有缓解。近一月来,患者再次自觉情绪不稳定,恐惧害怕,胸部闷塞,时伴头晕头痛,口干口苦,难以入眠,梦多,大便2~3日一行。痛经,时有血块,经量少,色暗。予舒必  相似文献   
78.
临床因精神抑郁导致气机不舒而形成多种功能性或器质性疾患。笔者就“郁证”辨证诊治略谈体会。  相似文献   
79.
《傅青主女科》治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清代医家傅青主治女科郁症的学术思想,傅氏本于“女子以血为本”,“肝为女子之先天”之说,调治妇女郁证,立论着眼于肝之“体”,治则注重于扶正,平肝气在于柔肝之体,治逆气必须实脾土,救肾燥定要滋下源。其和扶正,轻用疏洹 用药特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0.
补肾化瘀法治疗老年郁病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二霞 《新中医》2003,35(9):67-68
目的:观察用补肾化瘀法治疗老年郁病的疗效。方法:将62例老年郁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运用地黄逐瘀汤(六味地黄丸合血府逐瘀汤加香附组成),对照组应用谷维素片治疗。结果: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71.43%、92.24%,对照组为10.00%、40.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SDS及HAMD量表评定,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补肾化瘀法治疗老年郁病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探索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