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22篇
  免费   2055篇
  国内免费   211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72篇
妇产科学   126篇
基础医学   240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1903篇
内科学   589篇
皮肤病学   98篇
神经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2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53篇
综合类   5834篇
预防医学   1841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1637篇
  14篇
中国医学   20493篇
肿瘤学   108篇
  2024年   350篇
  2023年   1237篇
  2022年   993篇
  2021年   1366篇
  2020年   1123篇
  2019年   1096篇
  2018年   419篇
  2017年   889篇
  2016年   1020篇
  2015年   1233篇
  2014年   2115篇
  2013年   1960篇
  2012年   2455篇
  2011年   2873篇
  2010年   2177篇
  2009年   1869篇
  2008年   1860篇
  2007年   1690篇
  2006年   1756篇
  2005年   1700篇
  2004年   1029篇
  2003年   590篇
  2002年   458篇
  2001年   359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290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于作洋教授致力于中医临床和教学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认为疾病的发生离不开气机的紊乱,故在治疗上注重理肺调气。小儿遗尿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疾病,中医治疗此疾病优势显著。多数医家将其病因病机归于肾脾肺虚,提及肺于片瓦之地,并多从虚证论治,从实证论者寥寥无几。于教授治疗小儿遗尿症,重视从肺论治,提倡肺肾同治。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且主一身气,调理气的升降出入,在水液代谢中起到枢纽作用;且肺为肾之母,母病及子,故从肺论遗尿不可小觑。根据小儿肺脾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以及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的病理特点,小儿遗尿症不能单责虚证,往往虚实夹杂,实证亦不得忽视。在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推崇肺肾同治、虚实兼顾,以补肾为本,理气为重。多用缩泉丸、桑螵蛸散等补肾固摄,常选麻黄宣肺利水,柴胡、前胡、杏仁调理气机,兼有肺热者加减麻杏石甘汤、泻白散等清泻肺热,兼有肺虚者配伍补中益气汤等补肺益本,诸药合用,肺气得调,肾气得固,而遗尿自止。  相似文献   
99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5-8
子宫切口假腔即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该病作为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属于现代临床中较难治愈的妇科疾病之一。目前,现代医学对此尚无确切有效且系统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归纳为"经期延长"、"崩漏"、"月经过多"等范畴。尤昭玲教授认为,气虚不摄,瘀热互结是本病基本病机,自创"三期三法"诊疗理论,运用炒炭药收涩、止血、抗炎等功效治疗子宫切口假腔,在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3.
<正>叶望云,教授、主任医师,湖北省中医大师。1954年毕业于中南同济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历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湖北省微循环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市微循环学会副理事长、《微循环学杂志》编委等职。曾参加多项国家课题的研究,其中6项通过鉴定,评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各2项,发表中西医结合的科技论文40余篇。  相似文献   
994.
李庆海教授在临床中主张心悸治络、心悸醒脾、心悸治肾。心悸治络:对因虚致心悸者,用益气养血充络之法,气足则血旺而运行有力,血足则络得充养而心神得藏。常用黄芪、人参、阿胶。大剂量黄芪益气养血,补扶虚损。心悸醒脾:脾喜燥而恶湿,土爱暖而喜芳香,通过温里、补益、芳香等药物醒脾、健脾、运脾,醒复脾之神机。常用脾脏第一要药白术,配合人参、炙甘草、茯苓益气健脾。心悸治肾:治疗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心悸时,从肾着手,予滋肾填精、温肾助阳药治之,常用熟地黄,山萸肉、巴戟天。  相似文献   
995.
卢雯湉  任青玲 《中医学报》2020,35(5):1029-1033
肾为天癸之源、气血之根,女子以血为主,经、孕、产、乳皆以血为用。月经来潮及其周期性演变需在心肾交济、肝脾协调的整体配合下周而复始地完成。心肾燮理阴阳,肝脾协调气血,气血阴阳调摄有度,月经周期圆运动才能节律适常。故本病的治疗以心肾为核心,辨证论治兼调四脏,使得阴平阳秘,达到调经促孕的目的。任青玲教授在补养心肾调周法的基础上提出滋阴补阳序贯法,结合卵巢局部发生胰岛素抵抗的表现是卵巢局部“痰浊”的特点,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治疗强调经前期以补阳为主,常用右归饮;经后期以滋阴为要,常用滋肾生肝饮;经间期温化痰湿以治标,常用苍附导痰汤。治疗上以补肾为主,兼以化痰、疏肝、活血等方法,配合周期不同阶段用药,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996.
孙晓旭  马淑霞  管志伟  丁樱 《中医学报》2020,35(6):1237-1239
丁樱教授根据小儿"三不足、二有余"生理特点及"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中医经典理论,认为脾虚湿困,痰湿内蕴,上扰于肺是慢性湿性咳嗽的主要病机,治疗主张"运脾泻肺,肺脾同治",脾转枢之机恢复,脾胃健运,气机升降如常,痰湿酿生无源,阻断痰液生成,则气道通畅,肺中痰自除,肺脏清灵,咳嗽渐平。在临床诊治中,对慢性湿性咳嗽患儿多运用六君子汤、苓桂术甘汤、小半夏汤、人参五味子汤、升阳益胃汤加减。  相似文献   
997.
《中医学报》2020,(3):584-587
张珍玉教授就消渴的临床治疗提出了"治消无分上中下,唯取都气加黄芪"的学术观点,认为消渴的基本病机包括两方面:一者为阴津亏损,二者为燥热偏胜,并且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更甚。病变脏腑主要是在肺、胃、肾三脏,尤其以肾为关键。在治疗上时常遵循"唯取都气加黄芪"的治疗思想,将都气丸变汤剂加黄芪来治疗消渴,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998.
征稿启事     
《江西中医药》(月刊)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旴江医学》《明医心鉴》等。《旴江医学》主要介绍与江西旴江医学相关的临床、药学、养生、文化等各类研究论文;其地域涉及广昌、南丰、南城、黎川、资溪、金溪、乐安、宜黄、崇仁、临川、东乡、丰城、清江(樟树)、进贤、新建、南昌等县市;其人物包括祖籍在旴江流域以及在该流域有医事(药事)活动的医家和文化名人。《明医心鉴》以介绍名老中医经验和中医临证心得为主,重点刊载中医关于疑难病的诊疗经验,要求观点、方法新颖,经验独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为建立标准化的医院药学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多种管理方法,寻找现行质量控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确定改进内容、设计可行项目,到分步推进实施进行了论述。结果:通过建立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提升了药师职业素养,深化了药学服务内涵,医院药学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结论: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改善了科室管理现状,使医院药学质量管理更趋于规范、合理,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第3位[1]。癌性发热是原发性肝癌患者一种常见且难治的症状,是指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排除感染且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及肿瘤发展过程中因治疗而引起的发热[2]。现代医学认为,癌性发热与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导致肿瘤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肿瘤细胞自身产生内源性致热源,以及因治疗引起肿瘤细胞大量破坏释放肿瘤坏死因子,及放疗、化疗及应用白介素、干扰素等因素有关[3].中医将原发性肝癌归属于“肝积”“臓胀”“黄疸”“积聚”“痕”等范畴[4]。将癌性发热归属于“内伤发热”范畴,治疗以扶正固本、解毒抗癌为治疗原则,通过辨证施治,标本兼顾,对其治疗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