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25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4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川贝母复合群之间的分子生物学亲缘关系.方法 从40个随机单引物里,筛选出1个合适的引物,对各样品进行RAPD扩增,同时用亲缘关系较远的浙贝母加以比对,用所得图谱分析和归纳川贝母复合群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 在遗传距离为0.65处,可将所有贝母分为4大类,与形态分类学结果比较吻合;野生瓦布贝母与栽培瓦布贝母的扩增图谱十分接近;瓦布贝母居于川贝母复合群之间,与川贝母、暗紫贝母和康定贝母亲缘关系更加接近;川贝母2、康定贝母4及梭沙贝母产生了等级上的变动.结论 利用DNA指纹图谱探讨川贝母复合群之间分子生物学的亲缘关系,对川贝母基源植物分类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92.
邬科  卢立琼 《中国药业》2010,19(10):75-75
该文从浙贝母和土贝母的来源、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化学成分、功效、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鉴别,说明两者在临床调剂中不可混用。  相似文献   
93.
林明宝  周志愉  万丽玲 《中国药房》2010,(15):1362-1363
目的:研究浙贝母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模型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甲状腺素复制甲亢模型鼠,并观察浙贝母对甲亢模型鼠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素原氨酸(T4)、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以及耐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浙贝母具有显著降低甲亢模型大鼠T3、T4、cAMP的作用,且能显著提高甲亢模型小鼠的耐缺氧能力。结论:浙贝母具有较好对抗甲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低温对浙贝母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文远  李志亮 《中草药》1996,27(A09):168-169
通过分光光度计和凝胶电泳等手段,测定了低温处理过程中浙贝母叶子、老鳞片和新生鳞茎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同工酶谱变化。结果表明叶子对低温最敏感,其次是老鳞片,它们通过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增加或加强同工酶谱带来适应低温状态,新生鳞茎对低温的适应性与上述二者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5.
浙贝母新老器官交替过程中酶与蛋白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了浙贝母新老器官交替过程中芽和鳞片不同部位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96.
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贝母的干燥鳞茎.临床上应用有浙贝母与川贝母之分,简称浙贝与川贝.浙贝以产于浙江象山为优,故又称象贝;川贝以产于四川为佳,又分松贝、青贝、炉贝,以松贝为最优,其次是青贝与炉贝,在临床上常不再分,统称川贝.由于医药市场的影响,目前川贝价格昂贵(14元/10g),是浙贝价格的5~6倍.为了正确、合理、有效地选用川贝与浙贝,现谈一下贝母的临床选用,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浙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提纯浙贝母中的活性成分贝母素甲,贝母素乙。方法:采用氯仿-无水乙醇-0.2mol&;#183;L^-1盐酸(4:3:2)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主机转速为800r&;#183;min^-1,流动相流速为1.2mL&;#183;min^-1。结果:一次进样分离得到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经高效液相(HPLC)分析纯度,经MS,^1HNMR鉴定结构。结论:利用本实验条件可从浙贝母中分离制备贝母素甲,贝母素乙,两者纯度分别达到:97.5%,94.5%。  相似文献   
98.
董碎珍 《中国药业》1999,8(5):49-49
通过对不同时间煎煮后的浙贝母饮片观察,认为浙贝母厚片(2~4mm)有效成分难以充分煎出。建议饮片捣成碎粒煎煮或研细粉吞服。  相似文献   
99.
浙贝母提取工艺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总生物碱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溶媒,溶媒浓度,药材处理方法、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总生物碱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浙贝母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95%乙醇提取2次,每次1h,整粒提取,溶媒量6倍,药材不需碱处理。  相似文献   
100.
浙贝母,川贝母微量元素灰关联度分析及鉴别分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吴忠  郑少珠 《中药材》1997,20(6):291-293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浙贝母、川贝母微量元素数据进行了关联度分析,并用微量元素含量均值偏移度法对浙贝母和川贝母进行了鉴别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