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25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正>虽有良医而药味为伪药,则良医无济于事。因此,严格控制生药的真伪优劣等质量问题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最好方法。而扫描电子显微镜作为一种观察样品表面形态的检测技术手段,可通过对生药的茎叶表皮,种子与果实,孢子及花粉等微观形态的观察,应用于植物的真伪鉴别与来源分类,成长的优劣与环境污染等质量控制方面[1-4]。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对中药饮  相似文献   
72.
孔凤利  张浩  杜伟锋  岳显可  李小宁  葛卫红 《中草药》2017,48(13):2691-2696
目的采用液相-质谱联用(LC-MS/MS)分析硫磺熏蒸(硫熏)对浙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别ig给予硫熏、鲜切浙贝母提取物(生药剂量15 g/kg),采用LC-MS/MS技术检测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血药浓度,并用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硫熏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66.40±4.65)、(146.72±10.88)ng/m 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181.79±7.85)、(457.38±58.81)ng·h/m L;鲜切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86.37±18.80)、(227.65±7.01)ng/m L,AUC0~t分别为(197.70±18.69)、(566.16±41.55)ng·h/m L。硫熏浙贝母组大鼠体内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Cmax、AUC0~t明显低于鲜切浙贝母组。结论硫熏降低浙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血药浓度,影响浙贝母中主要生物碱贝母甲素和贝母乙素的药动学行为。  相似文献   
73.
[目的]进行浙贝母药材的品质区划研究,指导浙贝母的合理栽培。[方法]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和采样,收集浙贝母药材样品和分布信息。基于浙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以及生态环境因子和空间分布数据,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ion,HPLC-ELSD)、Arc地理信息系统(Ar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ArcGIS)的空间计算功能、最大信息熵模型、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浙贝母质量适宜性等级区划。[结果]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得到浙贝母适合种植参数;利用最大信息熵模型,得到浙贝母的空间分布概率区划图和浙贝母素甲与浙贝母素乙的含量空间分布图。不同产地所产浙贝母中生物碱含量差别较大,其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总含量最高达0.26%,最低为0.06%。贝母素甲含量较高的浙贝母分布区集中在浙江省中东部,贝母素乙含量较高的浙贝母分布区集中在浙江省东部和浙江、江苏两省交界处。[结论]该研究结果与生产实践的经验相吻合,浙江省东部及北部和江苏省东部为高品质浙贝母的适合种植区域,该结果为浙贝母的规范化种植和引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贝母类药材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贝母是常用中药,按照中医临床处方一般只分川贝母与浙贝母两大类[1] 。川贝母苦、甘,微寒,具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浙贝母苦,寒,能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2 ] 。商品贝母的情况则较为复杂。《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收载的贝母有川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浙贝母和湖北贝母5种。其中川贝母项下又分为松贝、青贝、炉贝3种规格,尚有东贝、  相似文献   
75.
目的建立消乳增生合剂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采用TLC对本处方中浙贝母、白芍、黄芪进行鉴别.结果在TLC色谱中检出浙贝母、白芍、黄芪.结论该方法可行,重现性好,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6.
77.
78.
79.
前文报道了从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鳞茎中分离到浙贝甲素(peimine,Ⅰ)、浙贝乙素(peiminine,Ⅱ)、eduardine(Ⅲ)及二个新生物碱即浙贝宁(zhebeinine,Ⅳ)和浙贝丙素(zhebeirine,Ⅴ),它们均为具有C-去甲-D-高甾基本骨架的生物碱。 最近又从该植物中分得一新的微量生物碱命名为浙贝酮,本文报告该生物碱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浙贝酮(Ⅵ)为无色针晶(丙酮),mp 181~183℃,高分辨质谱测得分子式C_(27)H_(43)NO_3,  相似文献   
80.
ZhanJX 《中国药学》1993,2(2):169-170
The bulbs of Fritillaria spp.(Liliaceae)are used in Chinese medicine as antipyretic,anti-tussive,expectorant,etc.In order to search for the bioactive constituents from this genus,thebulbs of four species of medicinal Fritillaria plants have been investigated.Thirteen compoundswere isolated from 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three of them were new compounds.Fourteencompounds from Fritillaria thunbergii var.chekiangensis Hsiao et K.C.Hsia collected inDongyang of Zhejiang Province,four of them are new compounds and another one was first is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