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4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747篇
预防医学   68篇
药学   174篇
  1篇
中国医学   5752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467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415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438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伤寒论》中与口渴有关的条文有45条之多(含口舌干燥的条文),以口渴为主症的条文有33条,如意欲饮水、渴、渴引水浆、饮水、燥渴、欲饮水数升、舌上燥而渴、大渴、大烦渴、消渴等都对口渴的轻重程度和不同性质作了描述。论述条文较多者,一是燥热伤津的白虎加人参汤;二是蓄水津液不布的五菩散;三是水热互结的猪菩汤。这些条文扼要地揭示了《伤寒论》口渴的主要病机,故从方证学角度探讨,实可执简驭繁。1 燥热伤津的口渴 成无己云:“‘渴者,里有热也。”钱磺在《伤寒溯源集》中云:“夫渴与不渴,乃有热无热之分别也。里无热邪…  相似文献   
42.
浅谈《伤寒论》中“和”的意义曹贵珠(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部210029)主题词《伤寒论》,中医名词,和解/方法“和”即协调、和谐、和顺之意。祖国医学常以此来说明入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阴阳调和、营卫谐和、五胜安和、气血平和等,又以“不和”表示着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43.
伤寒论》以外感热性病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外感病发生、发展、治疗等方面的规律。该书所论外感热性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风寒之邪随着病邪侵犯人体的不同部位,机体现出不同的“祛邪于外”的反应,致病动因往往对抗机体的正气祛邪外出形成疾病。治疗之要,在于准确识别病机之关键,充分利用人体正气祛邪的机能,因势利导。代表了胆与三焦综合功能的少阳之气,启运阳气联络脏腑,影响机体阳气的抗邪能力。本文仅就少阳枢机及疏通少阳在祛邪反应和祛邪外出中的作用进行讨论,希望对于深入探讨仲景治疗外感病的规律及指导临床有所裨益。并求正于同道。1 人体祛邪外出的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44.
45.
桂枝一药 ,张仲景在其《伤寒论》中应用较多 ,其用途各异 ,运用之灵 ,用法之妙 ,给我辈在临床用药时以指导。本文就其在《伤寒论》中与其他药物相伍时临床应用浅析如下 :1 桂枝与麻黄相伍1.1 解表发汗 ,祛除外邪 主治外感所致的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苔白、脉浮之证 ,如麻黄汤以麻黄发汗 ,桂枝解肌 ,共同达解表发汗、祛除外邪之目的 ;兼表证轻者以微发其汗 ,故减轻麻黄用量 ,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葛根汤。1.2 通阳散寒 ,发越水气 主治表寒阴郁、水邪停聚而致发热恶寒、身痛、不汗出而水气内停者 ,如大青龙汤以桂枝通…  相似文献   
46.
小陷胸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原治伤寒表证误下,邪热内陷,痰热结于心下之证。笔者用小陷胸汤加味治疗多种病症获效满意,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47.
本文分析了《伤寒论》桂枝汤的组方及主治,并且谈了对太阳病的认识:治疗太阳病应迎合机体的要求,详明发汗一途,不可妄用下、吐.  相似文献   
48.
伤寒论》千余年来,之所以为中医界奉为医家经典,其精华所在首推“辨证论治”四字。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后世垂方立法,创建津梁,亲树汤液与针灸治病之典范。针药虽殊,然医理则一,运用若妙,则相得益彰,常可立起沉疴。惜当今尚存重药轻针之世俗偏见,令人感叹不已。余属后学,才识非薄,愧感有负仲景苦心,曾求索针药合治之法,日积月累,略获心得,试举一例,求教师长,以谋再探。  相似文献   
49.
《伤寒论》发黄证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黄,亦即黄疽。《伤寒论》论及发黄虽十余条,但病因病机证治详尽,为后世治黄之法门。 1、湿热发黄 1.l 湿热两重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刘颈而还,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意汤主之。”(236条)阳明病发热汗  相似文献   
50.
张仲景的《伤寒论》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时间医学思想,明确昭示了疾病发展变化的节律和疾病欲解的特定时间,强调了因时制宜而辨证论治、立法处方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