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1篇
  免费   504篇
  国内免费   437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65篇
口腔科学   106篇
临床医学   176篇
内科学   296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661篇
综合类   657篇
预防医学   382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967篇
中国医学   1815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386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鳞毛蕨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对鳞毛蕨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总结有关鳞毛蕨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文献,综述鳞毛蕨属植物所合化学成分的种类、数量、结构、提取分离方法及结构鉴定。结果:到目前为止已从鳞毛蕨属植物中分离出间苯三酚类化合物58种,菇类化合物13种,黄酮类化合物4种,而且该属植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结论:我国鳞毛蕨属植物资源丰富,应将化学成分的研究与药理活性的研究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开发利用该属的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72.
GC-MS建立石牌广藿香挥发油指纹图谱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魏刚  李薇  徐鸿华 《中成药》2003,25(2):91-95
目的:建立石牌广藿香挥发油GC-MS分析色谱条件,初步拟定石牌藿香挥发油特征指纹图谱指标成分群,阐明石牌藿香的道地特性;方法:采用GC-MS法对不同采集期石牌藿香,以及同基地栽培的高要,湛江藿香挥发油进行主要成分比较分析。结果:以11个主要共有峰为评价指标;GC-MS色谱条件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固定产地的石牌藿香稳定性好,不同采收期主成分基本相同,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随种植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高;与同地栽培的高要,湛江藿香相比,广藿香酮,广藿香醇等含氧组分以及不含氧的倍半萜烯类主成分的相对含量均有明显差异;结论:GC-MS法分析广藿香挥发油主成分,方法准确可靠;其本身具有的多成分同时定性的优势,为阐明道地药材牌香与高要,海南藿香的区别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3.
千斤拔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建华  高丽欣  高玉琼  霍昕 《中成药》2003,25(6):485-487
目的:研究千斤拔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千斤拔(Radix Flemingiae philippinensis)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39个化学成分,其中相对百分率含量大于4%的分别确定为α—雪松烯(1),γ—雪松烯(2),β—雪松烯(3),β—愈创烯(4),Italiccnc(5)。结论:千斤拔挥发油中近80%成分已查清。  相似文献   
74.
气质联用法分析炮制对莪术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陆兔林  杨光明  宋坤  李林  蔡宝昌 《中成药》2003,25(10):810-811
目的:比较研究醋制对莪术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C-MS法进行分析鉴定各挥发油的组分。结果:莪术经炮制后各制品的挥发油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其组分亦有较大变化。共鉴定出20个化合物,其中12个成分为首次从本品中鉴定,炮制后产生两个新组分4-异丙基苯甲酸、2-甲基-5-(1-甲基乙烯基)-环己酮。结论:莪术醋制后挥发油含量有所下降,由于加热及辅料影响部分组分消失,同时产生新的组分。  相似文献   
75.
目的:揭示补阳还五汤及拆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并研究方剂配伍的意义。方法:通过四血管结扎法制作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总方组与拆方黄芪组、活血组药物对模型血清、脑组织S0D、MDA及NO含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脑组织MDA及NO含量明显增高,SOD含量明显降低;总方组与拆方黄芪组、活血组能降低MDA及NO含量,升高SOD含量,总方组作用最强。结论:补阳还五汤及拆方通过抗自由基,达到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总方组的疗效明显优于拆方组,符合方剂学“整体取性原理”。  相似文献   
76.
周本杰  郭谦 《中国药房》2003,14(10):591-592
目的 :研究小儿健脾消食口服液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两种水蒸汽蒸馏工艺提取含挥发油的药材 ,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蒸馏液中挥发油的含量 ,采用Exponential曲线回归分析法建立挥发油馏出规律的数学模型。结果 :水蒸汽蒸馏直接提取挥发油效果更佳 ,挥发油馏出量按指数函数规律递减 ,收集2倍量蒸馏液即可得61 64 %的挥发油。结论 :加8倍量水、浸泡0 5h、加热水蒸汽蒸馏、收集药材2倍量蒸馏液为最佳挥发油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77.
苍术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光敏感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苍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初步观察其光敏感性。方法 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离、分析鉴定苍术挥发油的成分,在室温下考察不同颜色容器(棕色和白色量瓶)中挥发油的变化从而考察挥发油的光敏感性。结果 分析鉴定了苍术挥发油中17种成分,其中以β-桉叶醇、茅术醇等为主要成分。室温下,两种颜色容器中苍术挥发油均逐渐发生变化,有的成分发生逐渐减少立至消失,β-桉叶醇、β-芹子烯、荜澄茄—1,4—二烯等成分含量至上升趋势,茅术醇等含量则变化不大。棕瓶中挥发油变化速度明显慢于白瓶。结论 苍术挥发油对光线敏感,对其中有些成分影响较大。避光保存可减缓苍术挥发油的变化,为保征苍术挥发油的稳定性,宜避光保存。  相似文献   
78.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榧树假种皮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榧树假种皮挥发油并分析挥发油组成。方法: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其精油部分,经二级解析分离出精油Ⅰ和Ⅱ,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挥发油的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2mPa、温度40℃、时间1h。榧树假种皮挥发油含量为5.83%,挥发油由柠檬烯等48个化学成分组成。结论: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榧树假种皮挥发油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完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79.
中药质量监控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对现有的指标成分检测及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提出有效成分检控应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发展方向,并阐述了实施有效成分检控这一质量控制模式的方法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80.
几种特色蒙药的活性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重点介绍了几种特色蒙药蒙古黄芪、肉苁蓉、锁阳、文冠木的药理、毒性及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以期对进一步开发利用蒙药,研制新的特色药,弘扬民族医药学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