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5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44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205篇
内科学   98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206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725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618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251篇
  17篇
中国医学   542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探讨了科技查新过程中查新点的提炼与归纳、查新检索用词及查新结论的撰写,分析了影响查新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查新工作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2.
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构建辨证论治的体系后,辨证论治即成为中医临床核心。笔者精研《伤寒杂病论》,认为仲景所论"辨证论治"的体系中,除了强调根据症状体征等的不同分型论治外,还包含了较为全面、深邃的"辨病论治"思想,而辨病准确是论治的有力保障,故特撰文阐析仲景"辨病"思想,以期更好的指导中医临床。  相似文献   
993.
罗云  杨明  蔡瑛  李舒宇  游雅丽  廖正根 《中草药》2016,47(15):2650-2655
目的建立银翘散蒸馏液中3种主要挥发性成分薄荷酮、薄荷脑、胡薄荷酮的定量测定方法,探索银翘散煎煮过程挥发性成分的蒸发规律,为阐明银翘散"香气大出即取服"的科学内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不同煎煮时间段的银翘散蒸馏液,采用GC-MS法定性分析其中挥发性化学成分并测定薄荷酮、薄荷脑、胡薄荷酮的量,考察不同煎煮时间对银翘散中薄荷酮、薄荷脑、胡薄荷酮蒸发速度的影响。结果银翘散挥发油GC-MS总离子流色谱图共确定色谱峰26个,其中相对质量分数大于1.5%的色谱峰14个,主要来源于连翘、薄荷、荆芥3味药;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相对质量分数较大的3种成分薄荷酮、薄荷脑、胡薄荷酮的蒸发速度均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平均蒸发速度均在5~10 min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77、147.74、31.26μg/min;煮沸0~5、5~10、10~15、15~20、20~25、25~30、30~40、40~50、50~60、60~80、80~100、100~120 min时间段,银翘散中薄荷酮、薄荷脑、胡薄荷酮3种成分总的平均蒸发速度分别为160.23、192.77、120.71、70.85、54.01、42.41、30.36、17.87、14.98、10.01、7.79、7.58μg/min。结论煎煮时间对银翘散挥发性成分蒸发速度影响较大;煮沸约5 min时,香气大出,煮沸5~10 min时间段,银翘散中3种挥发性成分的平均蒸发速度也最大,散失也最快;煮沸15 min后,香气变淡,银翘散中3种挥发性成分蒸发速度明显减小,提示银翘散"香气大出即取服"传统煎煮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中药配伍理论科学内涵的外在表象——复方水煎自沉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学浩  张昊  李桐  王辉  李佳媛  王鹏龙  雷海民 《中草药》2017,48(22):4778-4783
从化学成分角度研究中药配伍理论是当前阐释方剂遣药组方原理的重要手段。中药复方中的化学成分类别众多,包括生物碱类、苷类、有机酸类、鞣质类、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中药复方水煎煮过程中,有效成分溶出后便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并生成自沉淀。传统中医认为自沉淀应与汤药同服,自沉淀的形成蕴含着中药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因此复方水煎自沉淀现象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通过总结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复方中不同类别有效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及水煎自沉淀现象的研究进展,为中药复方水煎自沉淀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阐释中药组方配伍理论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5.
论述了构建军事科研自产数据资源融合共享体系的意义,分析了美国国防科技信息管理和开发利用的经验,提出了构建我国军事科研自产数据资源融合共享体系的总体构想和推进路径,以及强化管理协调机制、着力数据资源的汇聚挖掘、推动数据资源的融合共享、确保数据安全和保护知识产权等建议。  相似文献   
996.
General dentiste are frequently called upon to manage maxillofacial infections. Such infections are usually well localized in their initial stages but can spread to become severe and potentially life-threate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natomical basis of the spread of these infections and techniques relevant to the rational management of these serious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97.
依据逻辑学关于概念的定义要求和科技术语的内涵界定规则,以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的诊法部分作为讨论对象,认为目前中医症状名的定义存在7类问题:①仅有临床描述,没有明显的定义过程。②仅有被定义项,没有定义项。③定义项没有用确切的科技术语。④定义项中直接或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⑤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不相应相称。⑥定义项没有包括足够必要的、能凸显被定义项的特征。⑦通过自身还有待确切定义的词来下定义。建议通过重视健康状态下的人体表现和借助多媒体技术完善中医症状名的定义。  相似文献   
998.
尿液化学分析作为临床快速诊断的重要依据,中间环节的影响和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从而造成漏诊和误诊。做好其室间质量评价对于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纠正方案,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宿芳  赵永亮  孙梯业  颜伟 《重庆医学》2008,37(1):23-24,26
新形势下的医院建设必须坚持发展这个重要主题,把发展放在首位,要出人才、出成果、出质量、出效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同时,要重视工作人员的全面发展.在质量控制、护理管理、服务艺术、营销管理、医院文化、后勤管理等方面开拓创新,促进医院跨越式发展的做法与经验,阐明了创新是医院管理和改革的灵魂与动力,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推进医院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肝硬化属于中医学“癥积”的范畴,其病机之要在于阴精亏虚所致形质虚损,其病理学基础主要表现为肝实质细胞数量的减少、功能的衰退以及肝窦壁的损伤。滋补肝肾是促进精气恢复的根本治疗策略,一贯煎具有长期的临床应用历史及良好的实验研究基础,包括提高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提高肝组织的抗氧化应激功能、改善肝脏缺氧状态、保护肝窦内皮细胞、抑制血管新生、调控肝脏干细胞分化取向等。本文就肝硬化肝肾阴虚病机理论形成及一贯煎方证病理学基础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