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4篇
中国医学   2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目的探讨生大黄对烧伤休克家兔口服补液复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48只家兔,随机均分为A组(空白对照)、B组(烧伤未复苏)、C组(0.9%盐糖口服补液)、D组(0.9%盐糖+大黄口服补液)。比较各组家兔致伤后2、4、8、12、24 h测定中心静脉压(CVP)、血清乳酸、平均动脉压(MAP)和24 h尿量。结果本研究所有家兔均存活,D组休克指标总体优于B组及C组。讨论大黄对严重烧伤家兔口服补液复苏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2.
任书青  杨继章  王长友 《河北医药》2011,33(15):2253-2254
目的比较黄连、大黄和苦参联合与其单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的关系,为临床研制治疗MRSA感染的中药制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推算出MIC50和MIC90值,并作比较。结果黄连、大黄和苦参单药及相互配伍后对MRSA的抑菌效果从高至低依次为:黄连、黄连一苦参、黄连.大黄、大黄-苦参、大黄、苦参。结论大黄与苦参配伍对MRSA呈相加作用;黄连与苦参呈无关作用;黄连与大黄呈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大黄联合奥美拉唑对老年胃溃疡患者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老年胃溃疡患者随机均分威两组,对照组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大黄水煎剂治疗.并选择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一氧化氮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一氧化氮水平治疗组为(66.72±9.78)μmol/L,对照组为(60.03±7.83)μmol/L,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大黄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胃溃疡有较好的疗效,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其能促进患者体内一氧化氮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34.
鳖甲软肝丸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鳖甲软肝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分别对鳖甲软肝丸处方中丹参、白芍、赤芍、黄芪、大黄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TLC色谱中,各味药均能得到满意的结果.结论 该定性检测方法 省时、快速、简便、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35.
    
余秀文  杨润芝 《安徽医学》2013,34(3):285-287
目的探讨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5(IL-15)、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方法 5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A组(n=22)、B组(n=36)。A组只行综合治疗,B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鼻空肠管注入大黄。ELISA检测患者血清入院时(0 d)、7 d、14 d时IL-15、IL-18水平。以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作为对照。结果入院0 d时A、B组IL-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1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IL-18、IL-15在A、B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时A、B组IL-18均比入院时下降,其中以B组下降最明显;A、B组之间IL-18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 d时A组IL-15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IL-15明显升高,A、B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4 d时A、B组IL-18、IL-15与治疗7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大黄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调节炎症介质IL-15、IL-18的表达,大黄能有效地逆转SAP病情。  相似文献   
36.
吴纯伟  宿爱山  陈超  梁生旺  王淑美 《中草药》2015,46(22):3377-3381
目的筛选大黄中5种能够治疗脑缺血的大黄苷元(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最佳配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将大鼠分为14组,每组15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以神经功能症状评分、脑梗死面积为指标,探讨不同配伍的大黄苷元对脑缺血大鼠的影响,同时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建立大黄苷元药效预测模型。结果经SVM回归分析,得到大黄苷元最优配伍为芦荟大黄素6.653 4 mg/kg、大黄酸26.000 8 mg/kg、大黄素11.004 2 mg/kg、大黄酚3.841 4 mg/kg和大黄素甲醚3.862 0 mg/kg。结论不同配比的大黄苷元能有效改善大鼠脑缺血的各个指标,采用均匀设计结合SVM的模拟预测方法优选出了5种大黄苷元组分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37.
不同途径注入大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比研究经胃管和鼻空肠管不同途径给予大黄治疗急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SAP患者43例随机分为A组(n=20)和B组(b=23).在综合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胃管注入大黄,B组给予鼻空肠管注入大黄,观察患者住院7、14 d时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以及CRP及血淀粉酶,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治疗7 d时B组APACHE-Ⅱ评分较A组有明显降低(3.76±2.82 vs 4.58±2.07,P<0.05),Balthazar CT积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14 d时A组与B组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B组CRP及肠功能恢复时间较A组有明显缩短(8.3±1.7 vs 9.1±3.6,P<0.05:6.2±2.9 vs 8.5±2.3.P<0.01).结论:鼻空肠管途径应用大黄能更有效的地控制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全身炎症反应,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3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3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生大黄浸泡液鼻饲、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大黄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显著,能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生大黄联合硫酸镁经胃管注入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疗法,治疗组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联合硫酸镁经胃管注入的方法,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缓解腹痛时间,排气排便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治愈率、手术中转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生大黄联合硫酸镁经胃管注入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安全、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和研究不同剂量生大黄粉在危重病患者肠胃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8月内科收治的危重患者58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按每千克体重计算加用大黄粉0.05 g/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按每千克体重计算加用大黄粉1.5 g/次,治疗5天后,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率、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供给时间、住院天数、每日大便次数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炎症指标、肾功能指标检测值均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大剂量生大黄粉应用于危重病患者肠胃并发症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控制炎症反应,减少胃肠功能衰竭及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发生,对提高救治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