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50篇
  免费   5292篇
  国内免费   801篇
耳鼻咽喉   582篇
儿科学   567篇
妇产科学   455篇
基础医学   2195篇
口腔科学   992篇
临床医学   7836篇
内科学   2694篇
皮肤病学   168篇
神经病学   2613篇
特种医学   6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896篇
综合类   503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23篇
预防医学   6812篇
眼科学   262篇
药学   2958篇
  74篇
中国医学   3657篇
肿瘤学   1225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1133篇
  2022年   1384篇
  2021年   2304篇
  2020年   2561篇
  2019年   2224篇
  2018年   2025篇
  2017年   2164篇
  2016年   2007篇
  2015年   1873篇
  2014年   3036篇
  2013年   3632篇
  2012年   2408篇
  2011年   2573篇
  2010年   2034篇
  2009年   1923篇
  2008年   1859篇
  2007年   1825篇
  2006年   1583篇
  2005年   1202篇
  2004年   1007篇
  2003年   920篇
  2002年   645篇
  2001年   544篇
  2000年   493篇
  1999年   339篇
  1998年   315篇
  1997年   279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胸骨径路全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附4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如恒  王敏生 《上海医学》1993,16(8):446-449
  相似文献   
142.
143.
目的比较研究密闭液性环境和干燥环境下供皮区创面的愈合过程. 方法 1996年7月~1997年3月以13例成人断层供皮区创面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0~50岁,创面面积(100~400) cm2,取皮深度中厚,约0.44 mm.同一个创面分为实验组(密闭液性环境)和对照组(干燥环境),采用自身对照法.应用大体、组织学及电镜观察等方法进行观察. 结果密闭液性环境下创面愈合较快,创面组织中成纤维细胞较早活跃、且持续时间较长,再血管化和再上皮化均较早和较快发生. 结论密闭液性环境下创面愈合较快,与组织修复细胞较为活跃、再血管化和再上皮化较快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原发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手术径路。方法  1963年 3月至2 0 0 3年 9月外科治疗原发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91例。所有病例均于术前行X线胸片检查 ,其中 65例行CT或磁共振检查。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及其是否向椎管内延伸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 ,其中胸后外侧切口 84例 ,半哈壳状切口 2例 ,高位胸后侧切口 4例 ,胸后外侧加脊柱旁切口 1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并行 6个月~ 15年的术后随访。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 97.8% ( 89/91)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4.4% ( 4 /91) ,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病理诊断良性肿瘤 79例 ( 86.8% ) ,恶性肿瘤12例 ( 13 .4% )。 1例神经纤维瘤 2年后复发经再次手术切除治愈 ;恶性肿瘤平均生存 3 8.1个月。结论 适当的手术径路是提高纵隔原发神经源性肿瘤切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5.
血瘀证的研究发展脉络与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从4个方面论述了血瘀证50年来研究进展.理论研究,着重从古今文献论述血瘀证定义和含义;客观研究,着重对生理、生化、血液流变学、免疫学、病理学和微循环等方面对血瘀证进行研究;血瘀证的动物模型研究,主要对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造模方法和途径进行研究;诊断标准研究,包括诊断标准、诊断指标的研究。并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6.
147.
Background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women entering the field of emergency medicine (EM) has increased.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if authorship in EM publications has increased in parallel with this trend.
Methods The gender of first and last authors of EM articles in 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 , 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 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 , an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were examined. The authors reviewed articles from 1985, 1995, and 2005 for 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 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 , an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and from 1999 and 2005 for 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 . The primary outcomes were the proportions of female authors.
Results A total of 2,016 articles were reviewed. Overall, 18% of first and last authors were female. Respectively, for 1985, 1995, 1999, and 2005, the proportions of female first authors were 9%, 15%, 19%, and 24%; the proportions of female last authors were 9%, 18%, 19%, and 22%. The trend of increases in female authorshi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Although female authorship remains a minority in EM publications, it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parallel with increases in female participation in EM.  相似文献   
148.
护理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其发展应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护理科研、论文的数量和水平是评价一个地区或单位的护理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笔者通过我院10年间医院工作人员科研立项、科研论文发表交流情况及护理人员论文写作的调查,对护理科研滞后的应用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缺乏科研意识、科研潜力不足,观行制度制约,客观条件制约是重要因素。提出改变这种状态应从学科带头人入手,详细阐述了护士长对护理科研、论文工作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9.
150.
目的:用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研究健中愈疡片治疗脾气虚型胃溃疡的效果及机理。方法:临床观察从症状、体征、症候疗效方面观察健中愈疡片治疗脾气虚型胃溃疡的效果,动物实验从精神、活动、食欲、皮毛及肠胀气等方面观察健中愈疡片对脾虚证的改善情况。结果:健中愈疡片组治疗后,患者胃脘疼痛、嗳气泛酸、腹胀痞满、纳呆食少、大便稀溏、体倦乏力等症状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效果优于胃舒平片组和法莫替丁胶囊组(P<0.05)。健中愈疡片组治疗后,大鼠精神转好,食欲增加,被毛转光泽,体重增加,肠胀气明显好转,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健中愈疡片正是从改善脾气虚证入手来促进脾气虚型胃溃疡患者的溃疡愈合速度和愈合质量,改善其各种临床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