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8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288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99篇
基础医学   1252篇
口腔科学   93篇
临床医学   452篇
内科学   971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859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科学   388篇
综合类   901篇
预防医学   305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535篇
中国医学   386篇
肿瘤学   6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396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374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Maike Claußen  Beat Suter   《Annals of anatomy》2005,187(5-6):539-553
Many eukaryotic cells depend on proper cell polarization for their development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se polarities often involve th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a specific subset of proteins, RNAs and organelles. In Drosophila, the microtubule-dependent BicD (BicaudalD) localization machinery is involved in the proper localization of mRNA during oogenesis and embryogenesis and the proper positioning of the oocyte and photoreceptor nuclei. BicD acts together with the minus-end directed motor dynein as well as Egl and Lis-1. The finding that the mammalian homologs of BicD function in retrograde Golgi-to-ER transport has supported the view that BicD may be part of a repeatedly used and evolutionary conserved localization machinery. In this review we focus on the various processes in which BicD is involved during Drosophilian development and in mammals. In addition, we evaluat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BicD, the dynein localization machinery and associated factors.  相似文献   
62.
对 PHA、抗 CD3单克隆抗体 RW2—8C8、胸腺肽、抗 CD2与抗 CD3等对人 T 淋巴细胞的增殖现象及动力学进行了观察,除抗 CD3与抗 CD2单抗联合应用为抑制效应外,前三者均呈正效应且动力学完全一致.在此基础上,应用反义 CD2mRNA 探针检测了 mRNA 在激活24小时以后的变化,发现 T 细胞活化者均显示 mRNA 量呈上升;反之则不见变化或低于未激活 T 细胞对照组水平.本研究证明了小牛胸腺肽有激活 T 细胞和提高 mRNA 水平的作用,为首次报导.本文对上述在基因水平上观察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3.
含生长抑素mRNA神经元在移植视网膜发育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60例鼠龄14dSD大鼠视网膜移植到出生后1d大鼠中脑偏左侧处,同时摘除新生鼠的右眼。术后10d至22d分别取移植视网膜及其中脑,在相应的年龄取正常视网膜作对照,应用原位杂交组化技术──地高辛标记的生长抑素的cRNA探针检测移植和正常视网膜中含生长抑素mRNA神经元出现时间、发育规律及定位分布。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显示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形态,以作对照和补充。原位杂交组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出生当天的移植视网膜节细胞层已出现阳性表达,出生后4d,外核层也出现小的含生长抑素mRNA神经元,此种神经元随后减少、消失;与此同时内核层及节细胞层内含生长抑素mRNA神经元逐渐增多,至生后12d接近成年水平。通过对非移植大鼠视网膜进行正常对照观察,移植视网膜与非移植的正常视网膜生后发育的结果相似。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神经元与原位杂交含生长抑素mRNA神经元的表达部位是一致的,但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神经元可见其突起。  相似文献   
64.
65.
66.
67.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在体缺血冷藏再灌注后肺组织ICAM-1和P选择素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LPD组和GBE组.建立兔在体缺血冷藏再灌注模型,对照组左肺不灌注肺保护液,阻断左肺门后直接将左肺下叶载体冷藏于10℃肺保存器内2h,再灌注2h;LPD组左肺门阻断后经肺动脉灌注LPD液,余同对照组;GBE组灌注液为合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的LPD液,余同LPD组。分别于左肺门阻断前、缺血2h、再灌注2h取左肺组织,RTPCR技术检测P-选择素和ICAM-1基因mRNA的表达;免疫纽化技术检测P-选择素和ICAM-1基因蛋白质产物量。结果 三组在缺血前及缺血2h再灌注前P—selectin基因mRNA表达量及其蛋白质产物免疫组化评分组间均未有显著性差异。再灌注2h后,GBE组P—selectin基因mRNA表达量厦其蛋白质产物免疫组化评分显著低于LPD组和对照组。,缺血前,所有三组ICAM—1基因mRNA表达量均未有显著性差异,在缺血2h后再难注前及再灌注2h后,ICAM—1基因mRNA表达量及其蛋白质产物免疫组化评分在GBE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LPD组。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可抑制P—selectin和ICAM—1基因mRNA的表达上调,使肺组织P—selectin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产物减少,从而减轻保存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银杏叶提取物作为肺保护液添加剂,在进一步研究后可以试用于临床肺移植,为中药提取物的开发应用展示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68.
69.
马桑内酯致痫后大鼠海马生长抑素mRNA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厚纶  朱长庚 《解剖学报》1997,28(2):123-126
为探讨马桑内酯致痫与生长抑素的关系,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研究了马桑内酯致痫后大鼠海马生长抑素mRNA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表明:致痫组大鼠CA1,CA2区及齿状回生长抑素mRNA的反应明显增强,以上各区的中,小神经内生长抑素mRNA神经元的数目及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