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2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60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9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61.
本文对中国大陆的福建、湖北、云南、四川4个自然隔离群的13个县钉螺进行酯酶同工酶(EST)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电泳酶谱比较,EST共出现10~14条酶带,MDH共出现3~4条酶带。比较它们的酶谱特征可见:(1)同一省内不同地区间钉螺的酶谱非常相似,具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2)四川、云南2省钉螺的酶谱特征差异较小,而与福建、湖北2省的酶谱比较,差异明显;(3)4个自然隔离群钉螺呈现为3个地理分布种群,分别分布于福建、湖北和滇川3个区域,各群体共有的EST酶带有3条,MDH酶带仅1条,其它酶带数目和电泳迁移率均呈现明显差异,提示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已出现明显的分化  相似文献   
562.
目的 探讨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时,病毒唑(Ribavirin) 对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 的影响。方法 对155 例肾HFRS患者在进行较大剂量Ribavirin 双盲随机对照治疗中对血清CKMB进行了动态观察,并将HFRS各期、各型病毒唑治疗组与对照组CKMB 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 两组病例从发热期开始CKMB明显升高,恢复期时逐渐恢复正常,病毒唑组发热期CKMB 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5-25±18-25UL和69-63±23-52UL( P< 0.05) ;重、危型病毒唑组CKMB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7-74±24-82UL和66-08±25-01UL( P<0.05) 。结论 较大剂量病毒唑的早期应用可使HFRS患者血清中CKMB浓度下降  相似文献   
563.
目的研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对人体组织的损害机制。方法对163例AOPP患者(轻中度中毒组72例、重度中毒组79例、呼吸麻痹组12例)入院当日及此后每24小时抽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GO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①轻中度中毒组血清CK及LDH测值〔(3 280.7±655.1)nmol  相似文献   
564.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IMA、GPBB、CTNI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溶栓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静滴;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缺血性修饰白蛋白、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肌钙蛋白I进行各时点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ACB值开始升高,在溶栓后达峰值,而后呈上升趋势,溶栓后12h基本恢复正常,治疗组AC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BB于溶栓后出现,4h达峰值,其后呈下降趋势;cTnI于溶栓后2h出现,其后呈上升趋势。治疗组于溶栓后及溶栓后2h、4h、6h、12h,GPBB、cTnI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CB、GPBB、cTnI浓度除在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在溶栓后不同时点、组间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65.
目的研究腺苷蛋氨酸辅助蓝光照射对黄疸新生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转铁蛋白(TRF)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80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40例,蓝光照射)和观察组(140例,蓝光照射+腺苷蛋氨酸)。比较两组的神经肽Y(NPY)、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CK-MB、TRF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NPY、GFAP、CK-MB、TBIL、ALT和GGT水平均降低,TR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辅助蓝光照射治疗黄疸新生儿,能够有效促进机体中胆红素的代谢,降低对神经、心肌和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566.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及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GGT-Ⅱ)和异常凝血酶原(APT)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筛选理想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组合.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14例肝癌患者、47例健康体检者和28例肝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IGF-2,同时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同一批研究对象的血清AFP、GGT-Ⅱ、APT的水平,用ROC曲线对各项指标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肝癌患者的血清IGF-2水平及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和肝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IGF-2和AFP、GGT-Ⅱ、APT在特异性为95.6%(43/45)时,灵敏度分别为76.0%(57/75)、53.3%(40/75)、66.7%(50/75)和42.7%(32/75),以IGF-2最高,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0.836、0.891和0.697,以IGF-2与GGT-Ⅱ较高;联合检测显著提高诊断灵敏度和诊断效能,联合检测以(IGF-2)+(GGT-Ⅱ)与(IGF-2)+(AFP)+(GGT-Ⅱ)较好,灵敏度分别达到了94.7%(71/75)和97.3%(73/75),AUC分别为0.969和0.984.结论 血清中IGF-2、AFP、GGT-Ⅱ和APT对于肝癌的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IGF-2与AFP、GGT-Ⅱ、APT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和效能.  相似文献   
567.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亚组分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与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临床生物化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集并筛选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和19例健康体检者的新鲜血清,采用Lipoprint脂蛋白亚类分析系统检测血清LDL亚组分组成和含量。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LDL平均粒径、I-LDL含量和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小LDL(S-LDL)含量和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从急性心肌梗死到陈旧性心肌梗死血清S-LDL尤其是LDL5C、LDL6C、LDL7C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 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的相关性发生了显著性变化。结论 LDL粒径的降低,S-LDL含量与百分比的升高,较LDLC浓度的单独升高对心肌梗死患者的精准检测和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血清LDL5C、LDL6C、LDL7C与临床生物化学指标相关性的检测对临床诊断心肌梗死以及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有极大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