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1篇
  3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血浆硫化氢(H2S)浓度的变化与子宫肌瘤的个数、最大直径以及子宫肌瘤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子宫附件检查的妇女400例,进行B超探查,采用分光光度法测量血浆H:S浓度;比较子宫肌瘤患者与健康非子宫肌瘤人群血浆H2S浓度的差异;并分析血浆H2S浓度与年龄、家族子宫肌瘤史、口服避孕药和多次人工流产等子宫肌瘤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非子宫肌瘤人群比较,子宫肌瘤患者血浆中H2S水平显著降低(P〈0.05);子宫肌瘤患者血浆中H2S浓度与肌瘤的个数、肌瘤的最大直径以及与子宫肌瘤相关危险因素,如:年龄、家族子宫肌瘤史、口服避孕药和多次人工流产等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的血浆H2S浓度低下,血浆H2S浓度的降低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合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myomectomy,LAM)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2013年金堂纺织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60例,LAM组80例,行腹腔镜结合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8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LAM组(82.73±15.27)min少于LM组(133.43±17.56)min(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LAM组(95.10±30.16)mL少于LM组(137.37±28.95)mL(P0.05);两组术后3 d平均体温、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M与LM均是成熟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式,但LAM可简化缝合操作,对瘤体较大缝合较多的子宫肌瘤剔除较为有利;术中触摸可最大限度发现肌瘤,降低肌瘤复发率,更适合腹腔镜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与经腹腔镜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135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其中86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腹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行射频消融治疗(SSG组),49例经腹腔镜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TG组),“长海痛尺”评估术后疼痛,术后第6个月随访,分别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两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1.9%和95.9%,差异无显著性;SSG组术后3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TG组,差异有显著性;对于肌瘤直径4~6 cm,肌瘤数量≥3个的患者,TG组疗效显著优于SSG组。结论 经腹超声与经腹腔镜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同时经腹部超声引导经阴道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等优点,但对于肌瘤直径>4 cm,肌瘤数量≥3个的患者,效果欠佳,必要时选用经腹腔镜引导下的射频治疗。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替勃龙对子宫肌瘤患者出现的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自然绝经1a以上患子宫肌壁间或浆膜下肌瘤(直径≤3cm)的患者分为2组:A组14例,予替勃龙1.2 5mg ,po ,qd ;B组12例,予替勃龙2 .5mg,po ,qd ,治疗6mo ,定期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肌瘤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阻力指数等的变化。结果 2种不同剂量的替勃龙治疗前后比较kupperman评分下降明显(P <0 .0 5 ) ,2组间治疗后比较,P >0 .0 5 ;对子宫肌瘤大小无显著的影响(P >0 .0 5 ) ,但2组治疗后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均有显著下降(P <0 .0 5 ) ;2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比较,A组P >0 .0 5 ,B组P <0 .0 5。结论 采用短期、低剂量的替勃龙治疗子宫肌瘤者绝经期综合征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5.
蔡群燕  郭广玲 《河南中医》2016,(11):2026-2027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胃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8.00%,对照组满意率为6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能够有效改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86.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采用腹腔镜治疗50例子宫肌瘤患者,并了解患者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时间70~102min,平均78min;术中出血量78~122ml,平均82ml;住院时间最短3.5d,最长6.5d,平均4.4d;术后体温37.5~38.5℃,持续1d后降至正常;术后5例患者出现伤口疼痛,2例伤口有少量渗血,1例出现轻度皮下气肿,43例出现肩部酸痛。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粘连少,而且具有安全、痛苦轻、组织损伤小等特点;在手术期间,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做好详细解释工作以及术后病情观察,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87.
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焦虑、抑郁状况的相关性,并探讨对策。方法:对200例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的问卷调查,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评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社会支持与焦虑、抑郁状况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应该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的改善作用,并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价值、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技巧。方法11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结果手术共剔除肌瘤20个,每例患者肌瘤1~3个,肌瘤直径1~9 cm,手术时间(75.2±1.1)min,出血量(55±10)ml,术后住院时间(3.5±1.1)d,并发症发生率为4.5%。结论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效果好,并发症少,出血少,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例的选择,术中止血及不同部位肌瘤的处理特点。方法60例患者中肌瘤最多10个,最少2个;浆膜下肌瘤25例,阔韧带肌瘤5例,子宫颈肌瘤2例。结果60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其中1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为高分化平滑肌肉瘤,立即追加开腹广泛子宫切除术.术中出血量(91.21±99.31)ml。全部患者无1例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d。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在选择好病例的基础上,对浆膜下肌瘤壁间肌瘤、阔韧带肌瘤分别采用电切、分离、缝扎等术式,安全、可靠、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90.
潘丽花  于兰贞 《护理研究》2007,21(4):350-352
[目的]核算子宫肌瘤腹式手术护理配合实际成本,分析其成本构成。[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项目成本核算法、类成本比值法对108例腹式手术病人实施现场数据收集和护理成本核算。[结果]子宫肌瘤腹式手术护理配合平均成本为438.84元,其中人力成本所占比例最高。[结论]客观全面地核算出子宫肌瘤腹式手术护理配合成本,为政府制订单病种收费价格提供理论依据;医院管理者应加强护理人力成本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