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1篇
  3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3 毫秒
71.
目的 探讨蜂王浆对大鼠子宫肌瘤模型的作用.方法 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蜂王浆组,给模型组和蜂王浆组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造模,蜂王浆组同时以蜂王浆灌胃,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30天后测定子宫重量及其体重指数,同时观察子宫组织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模型组的子宫体重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蜂王浆组的子宫体重指数和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子宫内膜呈囊性扩张,有散在局灶性漩涡状瘤化趋势结构,蜂王浆组可见囊性扩张的腺体与萎缩腺体并存.结论 蜂王浆对大鼠子宫肌瘤并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清宫瘤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方法灌服己烯雌酚,制造小鼠子宫肌瘤模型,以子宫湿重及子宫指数为指标,并进行组织学检查,研究清宫瘤丸对子宫平滑肌增生的抑制作用;以醋酸扭体法观察清宫瘤丸的镇痛作用;以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法观察清宫瘤丸的抗炎作用。结果清宫瘤丸能显著减轻子宫湿重、降低子宫指数,且能显著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及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壳肿胀(P〈0.05或P〈0.01)。结论清宫瘤丸具有抑制子宫平滑肌增生、镇痛和抗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将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予术中子宫局部注射经生理盐水20 mL稀释的垂体后叶素12 IU;B组术中同样方法仅注射缩宫素20 IU。测定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变化、手术时间、手术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中无并发症发生。A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少,平均手术时间短,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下降少,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用药后15 min A组收缩压上升比B组明显,用药后30 min及60 min收缩压变化无显著性差异。2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垂体后叶素局部注射止血效果优于缩宫素。  相似文献   
74.
橘荔散结丸由罗元恺教授创制,具有活血化瘀、燥湿化痰、软坚散结兼益气养血之功,主要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罗元恺认为子宫肌瘤的形成与气滞血瘀、痰凝和正气不足有关,治宜攻补兼施,强调经期与平时治疗用药不同。本文分析了橘荔散结丸组方思路,并从该药对子宫肌瘤患者NK细胞活性的恢复、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以及对子宫肌层及瘤体组织雌(ER)、孕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基因(PRmRNA)表达影响的角度探究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经临床超声诊断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 ld ingers技术双侧子宫动脉插管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瘤体缩小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综合评价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结果:本组UAE手术成功率100%,栓塞3个月及6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约100%,完全消失分别为85%和95%,平均瘤体缩小分别为66%和82%,瘤体完全消失6例(皆为黏膜下肌瘤)。结论:UAE是一种有效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研究平阳霉素加超液化碘油乳剂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所用栓塞剂为平阳霉素加超液化碘油,术后随访12~18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子宫及子宫肌瘤缩小的程度.结果 术后2~6个月88.6%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12.4%的患者无变化.31例患者术后1年复查子宫体积缩小为栓塞前的44%,18个月复查子宫肌瘤平均缩小83%.结论 用平阳霉素加超液化碘油作为栓塞剂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安全有效,患者疼痛感较轻,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开辟简便、安全、疗效可靠、无损伤、痛苦小的子宫肌瘤栓塞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PVA加明胶海绵经Cobra4F超滑导管行子宫动脉栓塞。结果 3个月复查肿瘤缩小16.78%,6个月缩小21.40%,一年内缩小25%~5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7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73例子宫肌瘤患者,口服米非司酮25 mg,睡前顿服,每日1次,连续3个月,为1疗程,观察子宫及肌瘤体积的变化,实验室观察血尿常规、肝功能、雌激素、孕酮。结果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缩小率分别为38.29%和41.87%(P<0.01),尤以肌瘤体积缩小明显,贫血得以纠正,雌、孕激素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肯定,但应严格掌握指证,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08年12月在该院行腹腔镜下及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78例,开腹组73例,比较两组手术适应证、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92.53±46.58)和(87.36±30.45)min,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97.32±42.33)mL,明显少于开腹组的(132.46±46.53)mL(P<0.05),腹腔镜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日分别为:(1.02±0.52)d、(6.30±3.41)h、(12.49±3.25)h、(4.53±1.51)d,开腹组分别为:(2.85±1.27)d、(30.12±10.32)h、(35.41±5.36)h、(7.81±1.32)d,前者时间较后者明显缩短(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0.
【摘要】 目的 探讨地佐辛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和白细胞介素6(IL 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入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06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行常规麻醉,研究组给予地佐辛麻醉,比较两组患者Cor、NE、IL 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醇(MDA)水平,及免疫功能、视觉模拟评分(VAS)、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Cor、NE、IL 6水平相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DA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佐辛可明显降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血浆Cor、NE、IL 6水平,并改善免疫功能、减少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