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4篇
  免费   634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耳鼻咽喉   8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86篇
内科学   12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6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57篇
综合类   146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81篇
  9篇
中国医学   3244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396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286篇
  2016年   317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578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风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风92例,按随机原则分成醒脑开窍针刺组50例,传统针法组42例。治疗结果表明,醒脑组与传统组基本治愈率分别为42%、16.67%,醒脑组显效及有效率亦明显优于传统组。实验结果表明,醒脑组在血液流变学、血脂、微循环和体外血栓形成等绝大多数指标上,均有明显改善,其程度和范围均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脂肪肝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HD-91-2型肝病治疗仪、中药穴位透入、推按运经治疗脂肪肝24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HD-91-2型肝病治疗仪作为一非药物治疗脂肪肝又一途径,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3.
中西药物保留灌肠合并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西药物保留灌肠合并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的63例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用中西药物150 mL睡前保留灌肠合并针灸治疗,每日1次,疗程4周;对照组(31例)用强的松龙100 mg、庆大霉素16万u加生理盐水150 mL睡前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4周.然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和77.4%,1年复发率分别为9.37%和25.8% (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药物保留灌肠合并针灸治疗UC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采用针灸方法治疗1例癫痫患者,选取可直接调心脑之气的心俞穴,起化痰作用的肝俞、肾俞穴,具有平衡阴阳之气的后藤艮山灸法(取穴:大椎、长强及其中点和中点左右各4cm处共5个穴位,均为非化脓灸),另外采用本神透阳白、阳白透本神的刺法,给上额以交叉刺激。经3个月治疗患者癫痫发作及药物副作用基本得到控制,疗效满意,但其治疗机制尚须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5.
背景 针灸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SLBP)的重要方法。随着研究的发展,大量针灸治疗CNSLB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已经发表,但由于在结局指标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限制了高质量临床证据的产生。目的 评价针灸治疗CNSLBP RCT选用的结局指标情况,为针灸治疗CNSLBP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4个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3个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2017-01-01至2022-03-15发布的针灸治疗CNSLBP的文献,以及自建库以来至2022-03-15发表的非特异性腰痛(NSLBP)的核心结局指标集(COS)。对纳入的针灸治疗CNSLBP的文献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对文献的临床结局指标进行归类,对文献中的结局指标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分析NSLBP研究的COS现状,比较其与现有针灸治疗CNSLBP文献结局指标的异同。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针灸治疗CNSLBP的49篇文献均为RCT,共包含4篇英文文献和45篇中文文献。共包含4 272...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调和阴阳法针灸对老年不寐患者睡眠质量及褪黑素(MT)、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不寐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和阴阳法针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同时评估其中医证候积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测定MT、NE、5-HT、多巴胺(DA)、γ-氨基丁酸(GABA)水平,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神疲食少、目赤口苦、舌红少津、脉弦数、舌苔黄评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的PSQI评分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7.894,P =0.000);②两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6.894,P =0.000),观察组PSQI评分较低,相对睡眠质量较好;③观察组与对照组PSQI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5.247,P =0.000)。观察组治疗前后睡眠总时间、快速眼动睡眠期、睡眠潜伏期、醒觉时间、睡眠效率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MT、NE、5-HT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DA、GABA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调和阴阳法针灸治疗老年失眠症疗效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睡眠质量及睡眠结构,还能改善血清MT、NE、5-HT、DA、GABA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7.
骶后孔(八髎穴)的临床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为八穴的针灸推拿以及骶后神经和骶管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我们测量了 30例骶骨标本 ,将骶后中线定为Y轴 ,将通过两骶角的连线定为X轴 ,测定骶后孔中点至两轴的距离 ;并测量骶后孔的口径 ,骶后孔中点至相应骶前孔中点的间距以及每侧 1~ 2 ,3~ 4骶后孔中点间距。结果 :根据统计分析 ,我们确定了两种骶后孔定位方法 ,取得了 1~ 2 ,3~ 4骶后孔中点间距的数值 ;4对骶后孔口径的大小顺序是 :1孔 >2孔 >4孔 >3孔。结论 :两种定位方法可帮助医生对骶后孔进行更为准确的定位 ,避免一些给患者带来的损伤 ,可使一些医疗麻醉等措施得以成功实施 ,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中医穴位贴敷结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上联合中医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E(IgE)、降钙素原(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日间及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采取中医穴位贴敷结合孟鲁司特钠可有效提高疗效,显著改善哮喘症状,改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自制中医穴位敷贴治疗儿童百日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百日咳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乳糖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乳糖红霉素+自制中医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WBC、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制中医穴位敷贴治疗儿童百日咳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轻炎性反应,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0.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针刺配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 6 8例 ,总有效率 97.0 6 % ,与药物对照组相比 ,P<0 .0 1 ,说明针灸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