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5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百合病”与“脏躁”异同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合病"与"脏躁"颇为相似。"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脏躁乃情志抑郁,五志化火,脏阴被耗。二者皆与心神受扰有关,故遣方用药皆有养心安神之品,如百合地黄汤中之百合,甘麦大枣汤中之大枣、小麦等,临证亦均常配伍茯神、枣仁等安定心神之药。二者治疗差异也很明显,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之象突出,故以养阴清热为治疗大法,百合地黄汤主之;脏躁系情志抑郁,脏精不足为主,热象并不明显,以补益心脾,缓急安神为治法,甘麦大枣汤主之。  相似文献   
102.
从糖尿病肾病的分期、病因、治疗等综述张玉琴主任应用糖见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03.
贾建义 《天津中医药》2011,28(5):401-402
张锡纯先生治疗女子癥瘕经验丰富且独特,主要体现在病因上主张:女子癥瘕,血瘀、冷积;治疗上以"补破并用"为原则,用黄芪、党参等与三棱、莪术或牵牛组成益气活血,扶正祛邪之剂,以理冲汤(丸)为代表方,采取"久服"之策略,以达到"徐徐消之"之目的;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正邪力量对比之不同,不失时机地加用水蛭"专药消之",促进癥瘕的消退。  相似文献   
104.
张云鹏教授是上海市首批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师师承班指导老师。张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通过对中医经典《伤寒论》的潜心研究,总结出附子临床应用之大法,尤其对附子的临床应用指证、常见配伍、减轻附子毒副作用等方面独有见地,自成一体,对临床医师正确掌握和灵活应用附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5.
对《刘涓子鬼遗方》、《卫济宝书》、《集验背疽方》、《外科精要》4种早期外科专著进行研究,发现其内容均以痈疽病症方药为主,外科的清热解毒、消散、灸法、托里排脓、祛腐生肌等治疗方法,从脾论治的思想于此期形成,外科祛腐生新法为较早的重要记载,并系统论述了多种外科刀具及切开排脓的原则和适应症,切开部位和所用刀针选择,成为宋以后外科治疗原则和方法的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6.
气病是民国初年著名医家张锡纯的临床理论和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大气论、元气论、冲气论以及从冲脉论治妇科疾病等方面,其中多有创新之处,不落前人窠巢,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思路和措施,创制或创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并列举了多数医案,对后世临床有较大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太阳病分为三篇,上篇、中篇、下篇。是张仲景创作《伤寒论》的大纲之四。  相似文献   
108.
金贝痰咳清冲剂治疗支气管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航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86-187
目的:探讨金贝痰咳清冲剂治疗支气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口服金贝痰咳清冲剂,对照组患者服用贝羚胶囊。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金贝痰咳清冲剂治疗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9.
根据中医理论对周围性面瘫伴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相关知识,并配合治疗,从而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保障科研项目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0.
张仲景论治不寐探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寐之理论始于《黄帝内经》,不寐之论治,源于《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对不寐类病证的认识以阴阳为纲,以六经为辨证体系,注重阴阳平衡,把握阴阳消长,和脏腑经络的联系更加紧密。与《黄帝内经》对不寐类病证广泛抽象的论述相比,《伤寒杂病论》对不寐类病证的论述更加详尽准确,其创制的多首有效方剂,理法方药完备,更具临床指导性。笔者从理论升华、治则治法、方证运用等方面对不寐的临床诊疗进行探讨,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