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变化,探讨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UC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和痛泻要方组,观察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检测IL-6、IL-4含量变化。结果:痛泻要方能有效改善UC大鼠结肠组织的病理损伤,与模型组比较,痛泻要方组IL-6水平显著减低,IL-4水平升高。结论: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其治疗作用与调节UC大鼠炎性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2.
历代医家对痛泻药方的方证病机存在不同的认识。文章在考探中医肝脾病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该方的临床运用案例,探讨痛泻要方方证病机及其临证变化用方的思路。认为本方主治的痛泻为脾虚肝强,肝旺乘脾,水湿下注证;该方具有健脾抑肝、除湿升阳、缓痛止泻的功效。临床应根据所主病证病机中的肝脾强弱均势,调整方中白术与白芍的用量,同时还可根据肝旺与肝郁、脾湿、脾滞及阳陷等病机演变,适当选配平肝、疏肝、渗湿、行滞及升阳等药味。  相似文献   
103.
痛泻要方,也称白术芍药散,最早出自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由白术、白芍、陈皮、防风4味中药组成,是治疗痛泻的代表方剂。有补脾柔肝、缓痛止泻之功,临床主要用于肠易激综合征(IBS)、溃疡性结肠炎(UC)等消化道疾病的治疗,另对小儿顽固性厌食症、郁证、呼吸道疾病等有良好的作用,特别在消化道疾病伴随精神心理异常上有独特疗效。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表明,痛泻要方治疗疾病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痛泻要方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主要集中于抗炎、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肠道高敏性、调节情志等,其含有的单萜糖苷类、黄酮类、色原酮类、内酯类等成分发挥了重要的治疗作用。痛泻要方代谢组学、蛋白组学、网络药理学等系统生物学的研究为阐明其作用机制,扩大临床应用范围提供了科学依据。但目前仍存在病证难以结合、系统研究不深入等问题有待解决,该文通过相关文献的检索与整理,系统梳理了痛泻要方的物质基础、药理作用及系统生物学研究,以期为深入研究其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以更好地用于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