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21篇
  免费   2499篇
  国内免费   549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174篇
妇产科学   145篇
基础医学   3079篇
口腔科学   145篇
临床医学   1158篇
内科学   2082篇
皮肤病学   135篇
神经病学   1420篇
特种医学   2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905篇
综合类   6084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227篇
眼科学   115篇
药学   2033篇
  20篇
中国医学   11924篇
肿瘤学   658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84篇
  2022年   572篇
  2021年   1067篇
  2020年   1099篇
  2019年   649篇
  2018年   540篇
  2017年   1066篇
  2016年   1138篇
  2015年   966篇
  2014年   2534篇
  2013年   1995篇
  2012年   2464篇
  2011年   2514篇
  2010年   2039篇
  2009年   1428篇
  2008年   1341篇
  2007年   1309篇
  2006年   1143篇
  2005年   996篇
  2004年   785篇
  2003年   735篇
  2002年   618篇
  2001年   554篇
  2000年   496篇
  1999年   303篇
  1998年   314篇
  1997年   254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256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225篇
  1992年   197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92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78篇
  1981年   59篇
  1980年   58篇
  1979年   51篇
  1978年   34篇
  1977年   29篇
  1976年   40篇
  1973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报告口服纯中药制剂溃疡宁片6周,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的近期治愈率为61.1%,总有效率为100%,消除各种症状的效果较好,与雷尼替丁对照组的疗效基本相同(P>0.05),而且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同时,溃疡宁片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的各个中医证型的临床治愈率也基本相同(P>0.05)。提示溃疡宁片适应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中医各证型患者,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有较好效果的固定方剂。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评价核酸或核苷酸用于临床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学价值。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MEDLINE光盘数据库、EMBASE光盘数据库,并联机检索SCI数据库,鉴定有关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RevMan4.l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46个随机对照试验,涉及核酸/核苷酸用于肠内营养支持、婴儿营养、免疫调节治疗。18个研究报告了含核苷酸组分的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外科术后和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合并分析发现免疫营养对患者感染率、住院时间和费用有肯定意义。发现1个报告在母乳代用品中加入核苷酸对婴儿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但报告对临床结局无明显影响。27个对“免疫核酸”用于免疫调节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均为低质量研究,合并分析无法肯定iRNA的临床价值。结论 在外科术后患者应用免疫肠内营养制剂可降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并可能减少住院费用,但不能确定作为组分之一的核苷酸的作用。尚无证据支持在母乳代用品中添加核苷酸具有临床意义。不能肯定免疫核酸是否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亦未发现核酸在延缓衰老、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方面的可用证据。建议对核酸、核苷酸用于营养支持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进行进一步研究,严格规范“核酸营养品”的宣传和应用。  相似文献   
33.
对中医外科学的起源和形成历史,进行了概略而系统的讨论。认为:处理外科疾病是人类最早的医事活动之一,中医外科学起源于商周时期,初步形成了春秋,战国和秦汉六朝时期,经验不断积累于隋唐时期,不断完善和发展于宋金元形时期。  相似文献   
34.
35.
现代中医药产业化发展探讨(四)——中医医疗部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中医药产业化发展在经历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之后,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回顾了中医药在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成就;对我国中医药目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国家提出的中医药事业“十五”计划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滋肾通利胶囊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设对照组(120例)和治疗组(136例),对照组根据药敏选用抗生素口服或静脉滴注,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滋肾通利胶囊治疗。2周为1疗程,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1年后对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96.3%,对照组81.7%(P〈0.05);1年后治疗组复发率4.4%,对照组30.0%(P〈0.01)。结论:滋肾通利胶囊对泌尿系感染有良好作用,长期疗效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37.
PTH has diverse effects on bone metabolism: anabolic when given intermittently, catabolic when given continuously. The cell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varying target cell response are not clear yet. PTH induces RGS-2, a member of the Regulator of G-protein Signaling protein family, via cAMP/PKA, and inactivates PKC-mediated signaling. To investigate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s with different PTH concentration-time patterns, we treated UMR 106-01 osteoblast-like cells in a perfusion system. PTH was administered intermittently (4 min/h, 10−7 M) or continuously at an equivalent cumulative dose (6.6 × 10−9 M). cAMP was measured using radioimmunoassay, mRNA levels using real-time rtPCR and ribonuclease protection assay, and protein levels using Western immunoblotting. A single PTH pulse transiently increased cAMP levels by 2000% ± 1200%. In contrast to continuous PTH exposure, cAMP induction remained unchanged with intermittent PTH, ruling out desensitization of the PTH receptor. In continuously perfused cells, RGS-2 abundance was three to five times higher than in cells intermittently exposed to PTH for up to 12 h. MKP-1 and -3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induced with pulsatile PTH; exposure-mode-dependent differences in MMP-13 and IGFBP-5 were small. Pulsatile but not continuous PTH administration prevents PTHrP receptor desensitiz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RGS-2 in osteoblasts, which should preserve PKC-dependent signaling.  相似文献   
38.
39.
李松林副主任医师将肾小球肾炎的病机概括为湿、热、毒、瘀、虚等方面,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和发病机理的认识及中草药药理作用,针对不同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提出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调补脾肾法,扶正固本法,并视症有机结合,恰当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0.
为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对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全面收集了中药熏洗治疗OA的文献资料。在严格质量评价基础上,对研究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合并各篇优、良为阳性结果,中、差为阴性结果。利用RevMan4.1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疗效进行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用漏斗图表示发表性偏倚。结果显示,中药熏洗治疗OA的效应值OR=2.68.95%可信区间为[1.82,3.95];敏感性分析显示效应值稳定;漏斗图图形不对称;无中药熏洗不良反应的报道。表明中药熏洗治疗OA有一定的疗效,由于漏斗图提示存在发表性偏倚,加上现有临床研究存在的方法学问题,现在的研究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欲得出公认的结论,尚有待进行设计严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