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10篇
  免费   1265篇
  国内免费   245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15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477篇
内科学   361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46篇
综合类   4640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70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958篇
  18篇
中国医学   10965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368篇
  2021年   577篇
  2020年   665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611篇
  2016年   658篇
  2015年   444篇
  2014年   1823篇
  2013年   1157篇
  2012年   1730篇
  2011年   1797篇
  2010年   1412篇
  2009年   801篇
  2008年   745篇
  2007年   764篇
  2006年   660篇
  2005年   573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453篇
  2002年   363篇
  2001年   328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探讨IL-1、NO及组织胺在腰椎间盘突出中的作用及广龙昊膏药的治疗效果,将60只大鼠造模并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造模组(B组)、广龙昊膏药组(C组)和奇正止痛膏组(D组),观察其神经根周围局部组织中IL-1、NO及组织胺的含量。结果显示,B组中的IL-1、NO及组织胺较A组显著升高(P〈0.01)。C组、D组较B组明显下降(P〈0.01)。表明大鼠腰椎间盘突出模型中细胞因子IL-1、NO及组织胺明显增加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中的潜在始动或促进因素,而C组能显著降低神经根局部中IL-1、NO及组织胺的含量,说明广龙昊膏药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22.
观察调中益肾活血通腑中药口服与灌肠配合低能量氦 -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疗法对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的疗效。治疗组予中药口服与灌肠配合ILIB疗法 ,并与阳性对照药依那普利作比较。结果 :两组病例在Scr、BUN、尿蛋白方面均有显著降低 ,但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红细胞SOD及血浆免疫球蛋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调中益肾活血通腑中药口服与灌肠配合ILIB疗法具有明显改善老年CRF的肾功能、调整胃肠机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本文报告口服纯中药制剂溃疡宁片6周,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的近期治愈率为61.1%,总有效率为100%,消除各种症状的效果较好,与雷尼替丁对照组的疗效基本相同(P>0.05),而且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同时,溃疡宁片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的各个中医证型的临床治愈率也基本相同(P>0.05)。提示溃疡宁片适应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中医各证型患者,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有较好效果的固定方剂。  相似文献   
24.
对中医外科学的起源和形成历史,进行了概略而系统的讨论。认为:处理外科疾病是人类最早的医事活动之一,中医外科学起源于商周时期,初步形成了春秋,战国和秦汉六朝时期,经验不断积累于隋唐时期,不断完善和发展于宋金元形时期。  相似文献   
25.
现代中医药产业化发展探讨(四)——中医医疗部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中医药产业化发展在经历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之后,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回顾了中医药在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成就;对我国中医药目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国家提出的中医药事业“十五”计划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滋肾通利胶囊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设对照组(120例)和治疗组(136例),对照组根据药敏选用抗生素口服或静脉滴注,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滋肾通利胶囊治疗。2周为1疗程,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1年后对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96.3%,对照组81.7%(P〈0.05);1年后治疗组复发率4.4%,对照组30.0%(P〈0.01)。结论:滋肾通利胶囊对泌尿系感染有良好作用,长期疗效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27.
李松林副主任医师将肾小球肾炎的病机概括为湿、热、毒、瘀、虚等方面,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和发病机理的认识及中草药药理作用,针对不同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提出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调补脾肾法,扶正固本法,并视症有机结合,恰当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8.
为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对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全面收集了中药熏洗治疗OA的文献资料。在严格质量评价基础上,对研究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合并各篇优、良为阳性结果,中、差为阴性结果。利用RevMan4.1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疗效进行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用漏斗图表示发表性偏倚。结果显示,中药熏洗治疗OA的效应值OR=2.68.95%可信区间为[1.82,3.95];敏感性分析显示效应值稳定;漏斗图图形不对称;无中药熏洗不良反应的报道。表明中药熏洗治疗OA有一定的疗效,由于漏斗图提示存在发表性偏倚,加上现有临床研究存在的方法学问题,现在的研究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欲得出公认的结论,尚有待进行设计严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29.
开发中医专业课数据库并应用到教学中,以解决中医学专科教育学制短时数少、中医药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难于健全等主要问题。经过近4年的研究和探索,整合校内中医药数字资源,构建适合专科教育的中医专业课数据库,并借助高效的数字化校园网络,开展多媒体教学、网络学习。中医专业课数据库的应用,初步形成了异步化、差异化、个性化的中医药专科教育新模式,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30.
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舌脉象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支气管哮喘临床辨证有意义的舌脉象客观指标,以辅助临床诊断。方法:应用TP—I型中医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检测108例患者舌脉象参数,分析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的舌脉象特征。结果: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舌象中,舌色以淡红舌、淡紫舌多见,舌苔以白苔、黄苔、薄苔为多见;脉象以弦脉、滑脉、弦滑脉为多见;舌脉象参数中舌色指数、苔色指数、厚苔指数、胖瘦指数在哮喘发作期各证型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RPSR1、RPSR3、RPSR4、RBF、RLMS2、PLMP2、RLMS3、RLMP3在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脉象参数、舌色指数、苔色指数、厚苔指数、胖瘦指数、RPSR1、RPSR3、RPSR4、RBF、RLMS2、PLMP2、RLMS3、RLMP3对其辨证分型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