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0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20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475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科学   124篇
综合类   1002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740篇
  1篇
中国医学   2180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观察五酯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对肝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86例结核病患者在全程常规抗痨的同时,随机分为五酯胶囊治疗组和常规护肝对照组,6-12个月为一疗程,结束后分别统计并进行比较它们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6-12个月,显示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全程常规抗痨的同时口服五酯胶囊,能有效地预防抗结核药物对肝功能的损害,无反弹现象,未见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2.
HPLC法测定杞菊地黄胶囊中丹皮酚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HPLC法对杞菊地黄胶囊中丹皮酚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选用Apollo C18-A色谱柱(5μm,250mm×4.6mm),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nm,流速为1.0m l/m in。结果:线性范围为130μg~65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7%。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93.
目的进一步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丹蛭降糖胶囊对3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学指标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观察测定.结果丹蛭降糖胶囊不仅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等,还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论提示丹蛭降糖胶囊可以改善机体的纤维蛋白原水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4.
益肾解毒胶囊防治顺铂引起肾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益肾解毒胶囊防治顺铂致早期肾损害的疗效.方法将观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含顺铂化疗方案 益肾解毒胶囊)和对照组(含顺铂化疗方案),观察顺铂化疗期间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MAB/C)、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与肌酐的比值(NAG/C)及血BUN、SCr的变化.于化疗前和化疗开始后第14天各检查1次.试验期为2个周期,每周期4周.结果两组治疗开始后14d与治疗前的MAB/C、NAG/C差值相比,差异显著(P<0.01、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第1周期和第2周期结果相似(P<0.01、P<0.01).而对血BUN、SCr等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观察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益肾解毒胶囊对顺铂引起的早期肾损害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5.
芪龙胶囊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观察中药芪龙胶囊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光化学诱导局灶性脑梗塞模型(PITCI)和三氯化铁所致大鼠单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观察了芪龙胶囊对缺血性中风的保护作用;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模型研究药物对脑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芪龙胶囊0.6g·kg-1,0.3g·kg-1,0.15g·kg-1可明显减轻光化学诱导局灶性脑梗塞模型大鼠神经症状,减少脑梗塞范围(P<0.05,P<0.01);0.6g·kg-1,0.3g·kg-1可明显减轻该模型大鼠脑含水量变化率(P<0.05,P<0.01).芪龙胶囊0.6g·kg-1,0.3g·kg-1可明显减轻MCAO大鼠神经症状,减少脑梗塞范围(P<0.05,P<0.01).该药还能显著降低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大鼠血脑屏障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模型大鼠脑组织EB含量(P<0.05,P<0.01).结论:芪龙胶囊具有很好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对损伤胶囊溶出度的影响.方法以有效成分的溶出量及三七皂苷 R1为指标,对不同粉碎技术制备的损伤胶囊和损伤散进行溶出度和含量测定比较.结果 损伤胶囊(超微细粉)较损伤散(普通细粉)在薄层色谱图上的斑点大且显色深,限时溶出量提高 4.66 %,三七皂苷R1的含量提高 6 %.结论 超微粉碎技术能提高损伤胶囊的溶出度,为确立损伤胶囊的制备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7.
强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强骨胶囊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观察骨量减少(肾阳虚证)患者161例,121例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双模拟对照的方法,其中治疗组61例、骨松宝颗粒对照组60例,其余40例为强骨胶囊开放治疗组.观察中医证候疗效及骨痛、骨密度改变情况.结果强骨胶囊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5.08%,愈显率为60.66%;强骨胶囊开放治疗组分别为92.50%、52.50%;骨松宝颗粒对照组分别为83.33%、31.67%.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强骨胶囊治疗组骨痛的总有效率为91.08%,愈显率为70.49%;强骨胶囊开放治疗组分别为92.50%、72.50%;骨松宝颗粒对照组分别为81.67%、48.33%;治疗组对骨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经过治疗前后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治疗后治疗组腰椎2-4骨密度平均上升0.02%,股骨粗隆骨密度平均上升5.58%,股骨颈骨密度平均下降0.37%;开放治疗组上述三项分别为上升0.80%、上升3.21%、下降1.36%;对照组分别为下降0.86%、上升0.84%、上升0.40%.结论强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前列回春对实验性大鼠前列腺组织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去势后注射丙酸睾酮引起前列腺增生法造模 ,灌胃给药 30d后 ,处死大鼠取前列腺组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 ,并在光镜下测量各实验组前列腺腺体管腔直径和上皮细胞高度。结果 :模型组腺上皮增生呈复层及假复层凸向管腔 ,使管腔缩小 ,管壁增厚 ,电镜下上皮细胞呈高柱状 ,粗面内织网高度扩张 ,其他各组增生不明显 ,各组前列腺腺体管腔直径和上皮细胞高度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或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5,P<0.01)。结论 :前列回春可抑制实验性大鼠前列腺组织上皮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意义及参一胶囊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透射电镜、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 ,观察正常对照组、低O2 高CO2 4周组、低O2 高CO2 4周 参一胶囊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 (mPAP)、右心室重量比 (RV LV S)、血清和肺组织的VEGF的含量、肺细小动脉的超微结构、肺组织VEGFmR NA表达的变化。结果 :低O2 高CO2 组大鼠的mPAP、RV LV S、血清和肺组织的VEGF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低O2 高CO2 4周 参一胶囊组大鼠mPAP、RV LV S、血清VEGF显著低于低O2高CO2 组 (P <0 .0 1) ,肺组织的VEGF的含量也低于低O2 高CO2 组 (P <0 .0 5 )。低O2 高CO2 组大鼠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明显增生、胶原纤维较正常对照组增多 ,低O2 高CO2 4周 参一胶囊组较低O2 高CO2 组则明显减轻。原位杂交显示低O2 高CO2 组大鼠肺细小动脉VEGFmRNA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 (P <0 .0 1) ,而低O2 高CO2 4周 参一胶囊组与低O2 高CO2 组比较 ,则明显降低(P <0 .0 5 )。结论 :VEGF参与了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参一胶囊可通过抑制VEGF的作用而有效地降低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00.
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M2A胶囊内镜对胃肠道特别是小肠病变的检出率及病变类型,探讨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M2A胶囊内镜对37例疑诊小肠疾病和体检者进行检查.结果疑诊小肠疾病组发现小肠病变18处,包括克罗恩病、小肠寄生虫、回肠淋巴瘤、回肠Mechel憩室、小肠海绵状血管瘤、小肠息肉样病变、小肠糜烂、回肠末端炎、十二指肠炎或溃疡、十二指肠囊肿,病变检出率为81.8%,诊断阳性率为68.2%(15/22);高于体检组.两组病例M2A胶囊内镜在消化道不同部位的运行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胶囊内镜平均工作时间,获取照片数量无显著差异,胶囊内镜图片质量佳,病人耐受性好.结论胶囊内镜对疑诊小肠疾病的病变检出率较高,而且安全无创,可以作为小肠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