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18篇 |
免费 | 374篇 |
国内免费 | 13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105篇 |
妇产科学 | 33篇 |
基础医学 | 231篇 |
口腔科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611篇 |
内科学 | 2137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147篇 |
特种医学 | 103篇 |
外科学 | 137篇 |
综合类 | 703篇 |
预防医学 | 108篇 |
眼科学 | 34篇 |
药学 | 1175篇 |
中国医学 | 269篇 |
肿瘤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61篇 |
2022年 | 123篇 |
2021年 | 148篇 |
2020年 | 141篇 |
2019年 | 127篇 |
2018年 | 174篇 |
2017年 | 133篇 |
2016年 | 116篇 |
2015年 | 147篇 |
2014年 | 288篇 |
2013年 | 383篇 |
2012年 | 232篇 |
2011年 | 281篇 |
2010年 | 237篇 |
2009年 | 230篇 |
2008年 | 280篇 |
2007年 | 257篇 |
2006年 | 259篇 |
2005年 | 267篇 |
2004年 | 263篇 |
2003年 | 245篇 |
2002年 | 225篇 |
2001年 | 227篇 |
2000年 | 197篇 |
1999年 | 178篇 |
1998年 | 139篇 |
1997年 | 109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应用聚乙烯吡喀烷酮(PVP)为载体,采用喷雾干燥制备了丹参酮(Tanshinone TAN)的固体分散物。测定了TAN原料药、固体分散物以及机械混合物的体外溶出度,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观察、以及用红光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对固体分散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AN固体分散物的溶出度与TAN原料药和机械混合物相比有显著提高;TAN以超细态分散于载体中;TAN分子和载体分子之间未发生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兔急性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组和普伐他汀组,每组各12只。制备冠脉灌流的兔左心室楔形心肌块的灌注模型,采用浮置玻璃微电极法同步记录楔形心肌块心内膜、心外膜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和跨室壁心电图。观察各组缺血30 min和再灌注15 min时的QT间期和内、外膜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时程以及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同时记录各组缺血和再灌注时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率。结果①缺血状态下缺血再灌组较对照组TDR和心律失常的诱发率显著增加(均P〈0.01),普伐他汀组和缺血再灌组与对照组相比,TDR和心律失常的诱发率显著减少(均P〈0.05),对照组、缺血再灌组和普伐他汀组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率分别为0/12、9/12、2/12。②再灌注状态下缺血再灌组和普伐他汀组TDR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普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兔急性缺血心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并能够改善缺血心肌的各项异常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QT间期、Tp-e间期和Tp-e/QT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50例,分别与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体检组、2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各50例进行比较,分别测量四组V4导联QT间期、Tp-e间期、计算Tp-e/QT。结果 (1)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体检组对比QT间期、Tp-e间期和Tp-e/Q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组、冠心病组对比,Tp-e间期和Tp-e/QT比值均显著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冠心病组、2型糖尿病组比较,QT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e间期与Tp-e/QT比值比QT间期在预测室性心律失常更有价值;Tp-e间期和Tp-e/QT可作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4.
双嘧达莫缓释滴丸的制备及体内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双嘧达莫缓释滴丸,使药物释放不受pH变化影响,提高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不同pH条件下缓释滴丸释放特性。以硬度、释放度为主要考察因素,选取代表处方制备缓释滴丸,在此基础上以正交试验优化处方。采用单次给药双周期交叉方案,以市售双嘧达莫普通片为参照,进行兔体内药动学初步研究。结果:缓释滴丸的体内外药物释放达12h,且不受pH变化影响,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7.4±3.4)%,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采用联合载体技术制备的双嘧达莫缓释滴丸缓释性良好,药物释放不受pH变化影响,兔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生物利用度优于市售普通制剂。 相似文献
45.
目的构建HER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人胚胎肾细胞(HEK293)中进行表达。方法先将pGH19-HERG通过限制性酶SacⅠ和EcoR Ⅰ酶切得到HERG cDNA,将pIRES2-EGFP用SacⅠ和EcoRⅠ进行双酶切,把HERGcDNA定向克隆到pIRES2-EGFP中,即构建了HER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ERG。然后利用电穿孔法将pIRES2-EGFP-HERG转染HEK293细胞。结果在卵母细胞异源表达载体pGH19-HERG基础上,获得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ERG,并在HEK293细胞中成功进行了表达。结论在HERG基因卵母细胞异源表达载体的基础上,构建了HER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ERG,利用电穿孔法将其转染至HEK293细胞中并成功地进行了表达,为下一步进行膜片钳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年轻单纯性中心型肥胖者QT离散度(QTd、QTcd)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18~35岁单纯性中心型肥胖38例及年龄与肥胖者相匹配的正常体重34例,分别测量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QTd、QTcd值;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有否斑块。结果肥胖者的血压增高、BMI、WHR、QTd、QTcd增大,与正常体重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T离散度>50 ms者发生IMT异常的危险度高于QT离散度<50 ms者(OR=7.0,P<0.05)。结论年轻人单纯性中心型肥胖者QT离散度大于正常参考值,颈动脉内中膜异常;QT离散度>50 ms时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QT离散度可作为预测心血管病变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7.
梗死前心绞痛对初次急性心肌梗死后QTd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 2 4h内心绞痛发作对初次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住院期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及 QT离散度 (QTd)的影响。方法 :184例初次 AMI患者 ,分为梗死前心绞痛 (PA)组 ,5 8例 ;无梗死前心绞痛 (NPA)组 ,12 6例。观察住院期间心脏并发症及 QTd。结果 :两组间一般临床情况、冠心病危险因素、AMI前用药情况、AMI后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溶栓成功率及入院后肌酸磷酸激酶 (CK)及其 MB亚型 (CK- MB)峰值无显著差异。PA组及 NPA组早期 QTd分别为 (5 6 .2 2± 18.40 )及 (84.45±2 1.90 ) m s,(P<0 .0 5 ) ;晚期 QTd分别为 (5 0 .6 7± 16 .34 )及 (6 4.18± 16 .41) ms(P<0 .0 5 )。PA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院内心源性病死率明显低于 NPA组。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显著降低 AMI患者住院期间 QTd值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提示该结果可能与缺血预适应对心肌及心室泵功能的保护及改善心室肌复极的非同步性有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4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行急诊PTCA干预治疗早期再灌注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对47例AMI行急诊PTCA干预治疗,在PTCA前,后即刻及24h记录标准12导联心电图测量QATd,并与43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AMI组行急诊PTCA干预治疗前与对照组间QTd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PTCA干预治疗后24h QTd显著降低(P<0.05),结论:成功地急诊PTCA干预治疗再灌注24h后可使QTd显著降低,改变其自然演变过程,但在PTCA干预治疗再灌注早期QTd无显著改变,仍有危险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需官切监护治疗。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能否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发生的概率及胺碘酮干预的评价。方法:选择110例冠心病(CHD)患者,其中观察组55例为CHD并AF患者;对照组55例无AF的CHD患者。测量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及P波离散度(Pd),并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干预后观察Pd变化。结果:Pmax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Pmin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胺碘酮干预后43例转为窦性心律(占78.1%),25例Pd≤40ms(占45.5%)。结论:Pd是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指标,胺碘酮对房颤患者Pd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改良酶消化法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的方法,为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硬化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提供帮助。方法提取大鼠的胸主动脉,采用混合酶消化后,采用含10?S RP-M I1640培养基培养。通过细胞计数观察细胞增殖,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免疫组织化学进行细胞鉴定。结果消化肌平滑肌细胞24h后贴壁,平均贴壁率为76%,第5 d后细胞数迅速增加,至第11 d形成单层时,光镜下出现"峰-谷"样生长;传代后,细胞的生长特性无改变,α-SM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证实细胞是VSMC。结论改良后酶消化法能短时、高效地培养生物学特征稳定的VSMC。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