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8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8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94篇
内科学   153篇
神经病学   449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575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83篇
药学   273篇
中国医学   804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中医养生调摄对失眠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轻、中度失眠伴焦虑、抑郁症状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通过互联网进行中医综合养生干预和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insomnia,CBT-I)。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睡眠和焦虑抑郁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干预组的PSQI、PHQ-9、GAD-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互联网+技术运用中医综合养生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症状,临床疗效优于CBT-I,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中国知网中药方剂知识库》《中国方剂数据库》《方剂现代应用数据库》中治疗失眠的中药配伍用药规律,并探讨所得高频药组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统计中药频次,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运用中药分子作用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CM, BATMAN-TCM)构建“高频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对其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筛选有效方剂共853首,含469味中药,核心药物有人参、茯苓、酸枣仁、当归、甘草,常用中药类型为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到6个药对、13个药组,聚类分析得到8个药对、7个药组,发掘得到远志、酸枣仁、当归等高频药组,其主要通过影响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调控多巴胺能突触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突触,并通过调节氨基酸等基础代谢以及免疫功能起到抗失眠作用。[结论]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以及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中药治疗失眠以安神益智、交通心肾、补脾益气等为主要治则,远志、酸枣仁、当归可能通过调控多巴胺能突触和GABA能突触,调节机体基础代谢和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β(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失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针刺加红外线照射五脏调神穴联合药物治疗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0例不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地西泮和谷维素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合红外线照射五脏调神穴治疗,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临床疗效及脑电图主要睡眠参数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得分得到优化,观察组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睡眠参数得到优化,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皆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刺加红外线照射五脏调神穴联合药物疗法治疗不寐具有较好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脑电图参数,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探索中药组方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就诊于清河县中心医院神经内科162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组方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抑郁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17和ADL评分均较对照组低(tHAMD-17=11.571,tADL=2.601,P<0.05);治疗组抑郁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8.783,P=0.003),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t=18.734,P<0.05)。结论中药组方联合盐酸帕罗西汀可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文章总结王晓燕教授分时间论治失眠、头痛、发热的临床经验,从理论总结到典型病案举例,充分阐明王晓燕教授对分时间论治内伤杂病的认识,说明分时间论治疾病的有效性,扩展临床辨证思维,以进一步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8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2):90-93
目的 探讨米那普仑对比舍曲林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48 例诊断为脑卒中后抑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使用米那普仑,对照组使用舍曲林,治疗8 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睡眠质量指数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HAMD、CSS、PSQI 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分别为88.0%和9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量表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米那普仑有利于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改善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能力,是一种安全有效、副反应少的抗老年卒中后抑郁药。  相似文献   
88.
许蒙  王新志 《中医学报》2020,35(4):746-749
人体的气机通过降、沉、升、浮,如环无端不停地进行圆运动。人体中焦轴轮不利,气机升、降、浮、沉失和,脏腑阴阳失交,便会引起圆运动运转失常,从而产生不寐。治疗应以"复圆"为原则,顺应圆运动的规律,恢复人体气机、调整脏腑阴阳,阴平阳秘,气血调和,神安则寐。在临床上,可将不寐分为心阴不足证、肾阳亏虚证、肝阳不足证、脾胃失和证,其中,心阴不足证治以滋阴降火、安神定志,方选天王补心丹合交泰丸加减;肾阳亏虚证治以温补肾阳、宁心安神,方选附子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肝阳不足证治以养肝镇惊、安神定志,采用"升肝降胆"之法,方选酸枣仁汤加减;脾胃失和证治以补阳泻阴、宁心安神,方选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加减。  相似文献   
89.
王雪霞  张洪雷 《中医学报》2020,35(3):666-670
目的:观察"三神针"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及其对血清褪黑素(melatonin,MT)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影响。方法:将7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所有患者予以基础治疗及恢复治疗。治疗组采用"三神针"为主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每天1次,每周治疗5次,每次留针30 min,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所有病例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及MT、5-HT含量对比,并对治疗过程中遇到的不良事件进行记录。结果:两组PSQI各因子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97.14%(34/35),对照组有效率82.86%(29/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神针"选穴合理精妙,临床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ISI评分,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是一种疗效好、痛苦小、易接受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0.
康英梅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0):2961-2965
目的探讨枣仁安神胶囊联合唑吡坦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沈阳市安宁医院诊治的失眠症患者86例,根据用药差别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睡前口服酒石酸唑吡坦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睡前口服枣仁安神胶囊,5粒/次,1次/d。两组患者均经4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SQI、HADS、PHQ-9、中医症状总积分、QLQ-C30和WEMWBS评分、睡眠质量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40%,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PSQI、HADS、PHQ-9、中医症状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QLQ-C30、WEMWB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项目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睡眠时间、REM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明显提高(P0.05),睡眠潜伏期和觉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且治疗组睡眠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显著升高(P0.05),定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2(IL-2)、食欲素A(Orexin-A)、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5-HT、Orexin-A、COR、IL-2、IL-6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枣仁安神胶囊联合唑吡坦治疗失眠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相关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和心理健康状态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