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3篇
  免费   591篇
  国内免费   97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55篇
口腔科学   635篇
临床医学   200篇
内科学   13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42篇
特种医学   160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864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165篇
药学   125篇
  8篇
中国医学   2181篇
肿瘤学   10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488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梳理近40年中医药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下简称"阿联酋")的发展脉络,包括早期医疗队、私人中医诊所和官方研究机构;介绍阿联酋对中医及针灸的立法管理,包括行医资格考试、注册要求等;分析中医药发展现状,包括执业医师及诊所、患者组成、费用及医保覆盖、宣传活动等情况,认为目前中医在当地发展的主要问题有治疗项目有限,医师水平良莠不齐,中药产品注册难度大,非正规按摩院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议加强两国科研机构合作交流、组织会议及宣传活动、开展当地常见病研究,促进中医药在阿联酋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2.
综述国内外针灸推拿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临床研究,认为针灸推拿疗法在改善透析或非透析CKD患者肾功能,以及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负面情绪、皮肤瘙痒、高血压、营养不良、水肿、腰酸腰痛等相关症状或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3.
火龙灸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媛 《新中医》2021,53(3):151-154
目的:观察火龙灸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8例。常规组采用传统艾灸治疗,研究组采用火龙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简式疼痛问卷量表(SF-MPQ)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变化,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常规组为8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F-MPQ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onstant-Murley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F-MPQ、Constant-Murley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火龙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缓解肩关节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94.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mplant size and bone condition on primary stability of orthodontic mini‐implants with a view to predict the primary stability before insertion. Four‐hundred and forty mini‐implants of two different diameters (2.0 and 2.3 mm) and lengths (7 and 12 mm) were inserted at 11 different positions in human cadaver maxillae. Before placement of mini‐implants,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 scans were performed to measure bone density and cortical thickness and, after mini‐implant placement, 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 (ISQ) values were determined by resonance frequency analysis and cofactors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ir influence on the primary stability. Additionally, an equation was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expected stability based on implant size and bone quality. Bone density varied between 433 (SD 122) and 587 (SD 249) Hounsfield units (HU), and cortical thickness varied between 0.49 (SD 0.42) and 0.98 (SD 0.60) mm. The lowest ISQ value, of 15.50 (SD 7.29) (bone density: 531 (SD 219) HU; cortical thickness: 0.65 (SD 0.58) mm), was found for a mini‐implant of 2.0 × 7 mm and the highest ISQ value, of 46.30 (SD 8.69) (bone density: 587 (SD 249) HU; cortical thickness: 0.98 (SD 0.60) mm), was found for a mini‐implant of 2.3 × 11 mm.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f the cofactors on primary stability were demonstrated. To visualize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the model, the observed values versus the predicted values of primary stability were compared and the model fit was represented by residual plots. The expected primary stability can be estimated by a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comprising the radiologically determined bone density, cortical thickness, implant length and diameter, and placement position.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加用药饼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GS)的影响。方法 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康复护理基础上加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康复护理基础上联合药饼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症状评分为(2.32±0.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8±0.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Ⅰ(PGⅠ)、胃蛋白酶Ⅱ(PGⅡ)及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Ⅰ及胃泌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加用药饼灸可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使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表达升高,可调控疾病的发生发展,对临床治疗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铺灸作为一种中医外治法,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制局部炎性反应,在治疗脊柱病诱发相关症状中具有显著的疗效。笔者通过检索近5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筛选出脊柱病相关文献共150余篇并进行归纳分析,从铺灸治疗脊柱病的优势病种、作用机制、操作及灸后护理等角度加以阐述,以期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并开拓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针灸对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间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同步放化疗的9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放化疗期间采用的缓解恶心呕吐的方法不同进行分组,不采用恶心呕吐相关干预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空白组,采用托烷司琼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治疗组。比较三组患者恶心呕吐治疗效果、营养状态、体力状态、心理状态及安全性。结果化疗5d后,空白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恶心呕吐治疗总有效率为50.0%、75.0%和87.5%,治疗组总有效率最高,对照组与治疗组均高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空白组患者白蛋白较化疗前降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淋巴细胞计数均较化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的白蛋白及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空白组,治疗组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期间,三组患者体力状态评分呈先降后升趋势,焦虑评分呈先升后降趋势,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化疗6d、14d和21d的体力状态评分均高于空白组,焦虑评分低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化疗14d的体力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化疗前后均进行心电图、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正常。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未进行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空白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灸能有效改善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使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和体力状态,调节心理状态,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9.
文题释义:膝骨性关节炎: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膝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病,主要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退变、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软骨下骨增生,进而引起滑膜炎症、半月板损伤、游离体形成及关节外组织炎症等一系列病变,临床症状以膝关节的疼痛、肿胀、变形及活动受限为主。 白细胞介素6:是由CD4+T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它能够对多种细胞产生促炎作用,在正常健康人群的血浆中其表达水平较低,在手术、炎症、感染等情况时其表达水平会显著上升。背景:雷火灸疗法及电针疗法均能有效改善膝骨性关节炎的相关症状,同时两种疗法兼具操作简单、廉价、实用性强等优点。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雷火灸与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寒湿型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 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就诊的寒湿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72例,其中男35例,女3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n=35)进行雷火灸(1次/d)结合电针治疗(1次/d),对照组(n=37)口服塞来昔布胶囊(1次/d),每个疗程14 d,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2 d。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进行目测类比评分、WOMAC评分、关节液相关炎性指标检测,并评估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并在治疗结束后进行1个月的随访。试验获得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件号:KY2017-005。结果与结论:①两组试验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②观察组治疗结束后及随访1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WOMAC评分(疼痛、僵硬、功能3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5);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及随访1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WOMAC评分(疼痛、功能2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及随访1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WOMAC评分(疼痛、僵硬、功能3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③两组治疗结束后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5),并且观察组两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④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1%,81.1%,P < 0.05);⑤结果表明,电针结合雷火灸治疗寒湿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其与塞来昔布胶囊相比在疗效持久性方面更具优势。ORCID: 0000-0002-7859-7850(邓凯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隔姜灸配合针刺治疗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进行隔姜灸(关元、神阙、气海、双侧子宫)配合针刺(三阴交、合谷、内关)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氯酚酸钠肠溶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1021640),25 mg/12 h;观察两组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F2a、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结果:两组患者评价即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P>0.05;治疗结束后评价近期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GF2a均下降,变化幅度有差异(P<0.05);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治疗后对比,P<0.05;随访结束后评价远期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P<0.05。结论:隔姜灸配合针刺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治疗过程安全,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