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55篇
综合类   213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98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21.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对抗结核药所致重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60例抗结核药物所致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n=28),两组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甲泼尼龙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胆红素水平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短疗程甲泼尼龙的应用可提高抗结核药物所致重型肝炎患者救治的成功率。如严格把握糖皮质激素应用指征及治疗时机,其临床应用是较为安全的。  相似文献   
22.
曾凡洪  欧阳刚  陈章 《西部医学》2015,27(2):262-264
目的探讨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放射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对照组)和甲强龙+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治疗组),每组50例,疗程14天。4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分别于第1天和第14天观察血浆TNF-α、IL-6、TGF-β1和CRP水平变化。结果 4周后甲强龙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甲强龙+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为88%,两组间临床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1,P<0.05)。2治疗组在第1天时血浆TNF-α、IL-6、TGF-β1和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第14天时,2治疗组血浆TNF-α、IL-6、TGF-β1和CRP水平较前明显下降,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与甲强龙治疗组相比甲强龙+N-乙酰半胱氨酸组血浆TNF-α、IL-6、TGF-β1和CRP水平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发现在常规使用甲强龙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进行辅助治疗,能有效减轻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症状,同时降低血浆TNF-α、IL-6、TGF-β1和CRP水平。N-乙酰半胱氨酸对于放射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可常规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甲泼尼龙对AECOPD炎症以及血栓前状态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于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AECOPD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和前列地尔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每组50例。IL-6、TNF-α表达的检测使用ELISA法。比较两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指标,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出现显著减低(P<0.05),但观察组的减低效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IL-6、TNF-α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6和TNF-α均显著减低(P<0.05和P<0.01),但治疗后IL-6、TNF-α表达水平在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74±1.62、3.68±0.76、5.27±1.24、9.74±2.28天,显著长于观察组的3.76±1.03、2.53±0.58、3.36±0.88、7.22±1.69天(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0%(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甲泼尼龙治疗AECOPD,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栓前状态,抑制炎性反应,临床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脑损伤与 NSE的相关性 ,以及甲基强的松龙 (MPPT)对脑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 将 5 4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昏迷患儿随机分为 A、B两组 ,对照组为脑脊液常规正常的非昏迷患儿。患儿均给予抗病毒药物或足量抗生素、脱水剂、营养支持等治疗 ,A组加用 MPPT10~ 2 0 mg/ kg,B组加用地塞米松(DXM) 0 .5~ 1mg/ kg,均每日 1次 ,连用 5天。以改良的 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法测定的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含量作指标并比较。结果  A、B组治疗前 NSE含量及 Glasgow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NSE含量与 Glasgow分值呈负相关 (r=- 0 .92 85 ,P<0 .0 1)。A、 B组治疗前 Glasgow评分及 NSE含量无明显差异 (P>0 .0 5 ) ,治疗后 1天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2周后 Glasgow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NSE含量变化是判定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脑损伤程度及修复的客观、敏感指标 ;MPPT是其治疗的安全有效措施 ,可避免或减轻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AIM: The aim of our pilot study is to report the efficacy of granulocytaphere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ulcerative colitis with respect to the use of conventional corticosteroids such as methylprednisolone. METHODS: The activity of disease was evaluated by clinical activity index and endoscopic index. Forty patients with acute ulcerative col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 two groups of 20 subjects each: on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ive sessions of granulocytapheresis, the other one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for 5 weeks. Complete response was defined as clinical activity index lower than 6 and endoscopic index lower than 4 after 6 weeks of follow-up. Partial response was defined as clinical activity index lower than 6 but endoscopic index more than 4 after 6 weeks of follow-up. All the conditions not included are classified as nonresponders.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completed the trial. Complete clinical response was observed in 70%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granulocytapheresis versus 60%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A partial response was observed in 20%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granulocytapheresis versus 15%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During the sessions of granulocytapheresis only a transient mild headache was recorded in 10% of patients, while side effects were more common (50%) in the patients treat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CONCLUSION: Granulocytapheresis represents a new and promising approach to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In fact, even if more expensive than conventional corticosteroids, it seems slightly more effective and, above all, with side effects much less frequent and serious. Thus, granulocytapheresis cycles could be prolonged or repeated, if necessary, in more severe diseases without significant risks for the patients.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ANP组、甲泼尼龙治疗组(MP)各12只。以5%牛磺脱氧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建立ANP模型,观察各组血清淀粉酶、白介素6(IL-6)、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以及腹水量、胰腺和肾脏的病理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肾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水平。结果ANP组制模后血清IL-6升高,肾脏ICAM-1mRNA表达上调(P<0.01),血清淀粉酶、BUN、Cr分别在制模6h、12h后显著升高。与ANP组比较,MP组血清IL-6、BUN、Cr水平明显下降,ICAM-1mRNA表达下调(P<0.01),肾脏病理改变得到改善。结论甲泼尼龙可抑制血清IL-6水平,下调肾脏ICAM-1基因表达,改善ANP的肾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用于重症哮喘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5例重症哮喘患者为主要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32)在院前急救中用地塞米松,观察组(n=33)在院前急救中用甲基强的松龙,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临床症状评分及用药安全性。结果:两组急救后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明显小于抢救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小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经比较用药安全性,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在重症哮喘院前急救中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可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盐酸溴己新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远期效果.方法 8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1~2 mg/kg,7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溴己新4~8 mg/d,7 d.观察两组患儿的病情变化以及2年内喘息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喘息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低于对照组的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盐酸溴己新不仅能快速改善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减少住院时间,还能减少喘憋发作,安全可靠,但仍需要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实结论.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治疗后第3天、第6天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第3天试验组总缓解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75.0%(χ2=2.676,P0.05);治疗后第6天试验组总缓解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3.3%(χ2=3.572,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能有效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减轻患者痛苦,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注射用拉氧头孢钠治疗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注射用拉氧头孢钠,40mg/(kg·d),2次/d,静脉滴注30 min以上。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30 mg/kg,静脉滴注30 min以上。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动脉血气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发热缓解时间、憋喘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显著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 CO2)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动脉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注射用拉氧头孢钠治疗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