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皮肤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0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01.
目的:系统评价口服氯雷他定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检索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口服氯雷他定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07; 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估,对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进行Egger检验,使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评分进行Meta分析; 对异质性较高的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19篇,全部为中文文献,合计患者1 931例2 044眼,对照组采用口服氯雷他定治疗,试验组在口服氯雷他定基础上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Meta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OR=4.43,95%CI:3.26~6.03,P<0.00001);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32, 95%CI:0.2~052,P<0.00001); 试验组中患者眼痒评分(MD= -0.36,95%CI:-0.39~-0.33,P<0.00001)、分泌物评分(MD= -0.24,95%CI:-0.31~-0.18,P<0.00001)均低于对照组; 试验组患者可显著降低结膜充血水肿、结膜乳头或滤泡增生、异物感症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对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Egger检验,结果显示总有效率存在发表偏倚,但通过剪补法分析得知存在的发表偏倚未对结果造成影响。

结论:在口服氯雷他定的基础上,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于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眼痒、异物感、分泌物及结膜充血水肿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为今后过敏性结膜炎的药物治疗提供一定循证依据,但由于纳入的研究证据强度较低,未来需要更多的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从而提高证据强度。  相似文献   

202.
目的:评价地洛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地洛他定,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均为l片/次,1次/d,连续服用14d。分别于用药后第1、2周随访,2周末评价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入组患者116例,可评价疗效与安全性例数分别为111例和116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23%和90.74%(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69%和16.36%(P〉0.05)。结论:地洛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安全、有效,与氯雷他定相当。  相似文献   
203.
目的 探讨酵母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应用于过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 4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过敏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 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酵母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症状积分、皮肤屏障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表皮含水量及表皮油脂含量均高于治疗前,经皮失水量低于治疗前,且 试验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试验组复发率为 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酵母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应用于 过敏性皮炎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过敏症状,修复皮肤屏障功能,降低复发率,临床应用安全 有效。  相似文献   
204.
闫政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2):89-92
目的 探讨阿伐斯汀加氯雷他定治疗慢性难治性荨麻疹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滕州市柴胡店镇卫 生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8例慢性难治性荨麻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 组,各44例。参照组应用氯雷他定治疗,试验组采取阿伐斯汀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积分;实 验室相关指标、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症状积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 验组干预后IgE、WBC低于参照组,5-HT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生 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难治性荨麻疹治疗中,联合应用阿伐 斯汀、氯雷他定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加快其症状缓解速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5.
目的 探讨散风通窍滴丸治疗变应性鼻炎肺经伏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6月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1例变应性鼻炎肺经伏热证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鼻渊通窍颗粒组(30例)、氯雷他定组(30例)和散风通窍滴丸组(31例)。鼻渊通窍颗粒组口服鼻渊通窍颗粒,1袋/次,3次/d。氯雷他定组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次,1次/d。散风通窍滴丸组口服散风通窍滴丸,20丸/次,3次/d。3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3组临床疗效,比较3组中医证候积分、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评分、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散风通窍滴丸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是90.32%,显著高于鼻渊通窍颗粒的76.67%和氯雷他定组的83.33%(P<0.05);散风通窍滴丸组单项症状、体征疗效的总有效率是93.55%,显著高于鼻渊通窍颗粒的83.33%和氯雷他定组的86.67%(P<0.05)。治疗后,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散风通窍滴丸组鼻塞、鼻黏膜肿胀评分显著低于鼻渊通窍颗粒组和氯雷他定组;散风通窍滴丸组流清/黏稠涕评分、口干评分、舌红苔薄白/黄评分、脉数评分显著低于氯雷他定组(P<0.05)。治疗后,3组RQL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散风通窍滴丸组RQLQ评分显著低于氯雷他定(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鼻渊通窍颗粒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67%,氯雷他定组是13.33%,散风通窍滴丸组是3.23%,氯雷他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散风通窍滴丸组(P<0.05)。结论 散风通窍滴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变应性鼻炎肺经伏热证的药物,可明显改善各项中医证候指标,显著改善变应性鼻炎鼻塞和鼻黏膜肿胀症状,能降低血清IL-4和IL-13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