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273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74篇
中国医学   390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P.H.K. Lee  M-Y. Chan 《Neuropharmacology》1985,24(11):1043-105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adrenalectomy, treatment with corticosterone, and imipramine on platelet and synaptosomal uptake was undertaken. One day after adrenalectomy, uptake of 5-hydroxytryptamine (5-HT) in the platelet and the hypothalamu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apparent Km, but the uptake of 5-HT of the cerebral synaptosomes was unchanged. In this group, the kd) of low affinity binding of 5-HT was also increased in the hypothalamic synaptosomes and in the platelet preparations. Treatment with cortieosterone (5 mgkg, i.m.) restored the decrease in the uptake of 5-HT induced by adrenalectomy in the hypothalamic synaptosomes and in the platelets,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uptake of 5-HT of these fractions in sham-operated rats. The binding of 5-HT was unchanged by acute treatment with corticosterone. The effectiveness of imipramine varied with the preparation and treatment group. The IC50 of the cerebral synaptosomal preparation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hypothalamic synaptosomal preparation. Using this latter preparation, the IC50 for imipramine in adrenalectomised, sham-operated and corticosterone-treated rats were found to be 0.04, 0.09 and 0.25 μM, respectively. These changes in sensitivity to imipramine were not reflected in the binding of [3H]imipramine which was unchanged.  相似文献   
62.
李时珍对人体生命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与我国古代道家、医家比较中 ,探讨李时珍对人体生命的认识 ,认为李时珍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经脉为“内景隧道”、命门在“两肾之间”、“命门为体 ,三焦为用”等富有原创性学说 ,这些学说的提出均在同时代医家之前。此外李时珍还提出“脾乃元气之母”观点 ,虽非首创 ,却也是对前人的充实和发展。  相似文献   
63.
李杲"阴火说"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阴火”理论历来有不同解释,经反复分析原文,认为“阴火”是指下焦离位之邪火,乃为病理之火,与元气不两立,又称“心火”。对“阴火”诊治之法,认为病因是脾胃元气,病机是气火失调,治疗特点是甘温益气、升阳泻火。  相似文献   
64.
文章认为虚里不是心尖搏动处,而是胃之大络在体内的起点。胃之大络在体表的终点——-“左乳下”才是真正的心尖搏动处。结合《内经》原文从4个方面进行论述:虚有空虚不实之意;里有处所、部位之意。虚里即体内胃部空虚无穴的部位。胃之大络在体内的起点虚设为“虚里”.“左乳下”是胃之大络在体表的终点。原文中的两个“其”字,通常多认为是指“虚里”而言,而文章认为两个“其”字都是指“左乳下”而言。长期以来,人们误将“虚里”当作“胃之大络”的代名词。把“虚里”解释成“胃之大络”.文章认为“虚里”是“点”概念,而“胃之大络”是“线”的概念,“虚里”并不是“胃之大络”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65.
兼收并蓄独树一帜——吴师机内病外治法的特点及其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名家吴师机《理瀹骈文》为外治专著,其内病外治的特点是:阐论外治机理强调整体辩证,分析辨治方法注重三焦分治,其用方经验将内服有效之汤丸散等熬制成外治之膏药,对选用药味喜用味厚力大之品。并介绍外治法的学术渊源和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66.
贺立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401-2402
《理虚元鉴》是明末医家汪绮石论治虚劳的专著,该书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在病因上重视情志因素,在病机上倡虚火、伏火致病学说,治疗上依三本二统,尤其重培补脾胃,重视预防,强调虚劳当治其未成,该书对临床慢性虚损性疾病辨治颇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7.
"阴火"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火"一词屡见于李杲之前的文学作品,并与李杲的"阴火"概念密切相关,对此加以考释,对于进一步理清李杲的"阴火"概念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8.
李中梓治疗泄泻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乐  马东  张锐 《河南中医》2007,27(11):21-23
李中梓将湿邪作为泄泻的主要病因,并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加以深化和完善,阐明了泄泻、湿邪、脾土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治疗上力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总结出渗利、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等治泻九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拟缺香茶菜Rabdosia excis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谱学分析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拟缺香茶菜分离鉴定2个化合物,化合物Ⅰ命名为拟缺香茶菜甲素(excisoidesinA);化合物Ⅱ鉴定为齐墩果酸。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发现的新二萜成分。  相似文献   
70.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温热联合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羟基喜树碱(OPT)对SMC1 恶性胸膜间皮瘤细胞株的影响。结果显示:经01 μg/m l、10 μg/m l、100 μg/m lOPT 处理48 h 对SMC1 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具有药物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测定显示经OPT处理后细胞周期出现改变,S期细胞下降,G2+ M 期细胞增加(P< 005 或P< 001);单独加温39℃、41℃、43℃60 m in 对SMC1 细胞增殖同样具有抑制作用,并有温度依赖性;温热联合OPT 对SMC1 细胞增殖具有最佳抑制效果,该效果显现出温度药物浓度依赖性。该实验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