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64篇
  免费   3387篇
  国内免费   922篇
耳鼻咽喉   168篇
儿科学   791篇
妇产科学   482篇
基础医学   4678篇
口腔科学   562篇
临床医学   3459篇
内科学   8039篇
皮肤病学   186篇
神经病学   2326篇
特种医学   8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236篇
综合类   4611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3957篇
眼科学   366篇
药学   3820篇
  15篇
中国医学   1525篇
肿瘤学   927篇
  2023年   687篇
  2022年   700篇
  2021年   1303篇
  2020年   966篇
  2019年   887篇
  2018年   989篇
  2017年   803篇
  2016年   1270篇
  2015年   1660篇
  2014年   2168篇
  2013年   2472篇
  2012年   2025篇
  2011年   1993篇
  2010年   1829篇
  2009年   1688篇
  2008年   1576篇
  2007年   1307篇
  2006年   1160篇
  2005年   1117篇
  2004年   1389篇
  2003年   832篇
  2002年   655篇
  2001年   678篇
  2000年   475篇
  1999年   428篇
  1998年   473篇
  1997年   557篇
  1996年   552篇
  1995年   476篇
  1994年   604篇
  1993年   437篇
  1992年   436篇
  1991年   452篇
  1990年   419篇
  1989年   331篇
  1988年   354篇
  1987年   229篇
  1986年   261篇
  1985年   323篇
  1984年   281篇
  1983年   178篇
  1982年   256篇
  1981年   214篇
  1980年   185篇
  1979年   151篇
  1978年   117篇
  1977年   117篇
  1976年   89篇
  1975年   69篇
  1973年   8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7 毫秒
97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预防性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拟在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既往无其他特殊病史,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30~50岁,体重50~6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20):对照组(Ⅰ组)、术前TAPB组(Ⅱ组)和术后TAPB组(Ⅲ组)。Ⅰ组不实施神经阻滞,Ⅱ组和Ⅲ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或手术结束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B术。术后3组患者均采用1μg/ml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背景输注速率2 ml/h,患者自控镇痛(PCA)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持续至术后第2天,维持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3分,若VAS评分3分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行镇痛补救。记录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单位时间内用量、镇痛补救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计算舒芬太尼节俭程度。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单位时间内用量、镇痛补救率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P0.05);与Ⅲ组比较,Ⅱ组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单位时间内用量、镇痛补救率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P0.05)。Ⅱ组较Ⅰ组舒芬太尼用量节俭35.0%,较Ⅲ组舒芬太尼用量节俭16.0%。结论超声引导下TAPB能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术前行神经阻滞效果优于术后。  相似文献   
972.
目的观察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对患者CD4+CD25+T细胞、氧化应激、白细胞介素-2(IL-2)及其可溶性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0例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LRG组)治疗的胃癌患者和60例开腹胃癌根治术(ORG组)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及对患者CD4+CD25+T细胞、氧化应激、IL-2及其可溶性受体的影响。结果 LRG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分别为(285.8±98.6)min、(343.3±125.5)ml、(7.8±1.2)枚,各指标均明显优于ORG组患者,LRG组患者吻合口漏、肠梗阻、胆道损伤和肺部感染分别为1、1、0和0例与ORG组对比无差异,手术后丙二醛(MDA)以及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均较前上升,但LRG组低于ORG组患者;术后抗氧化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前下降,但LRG组高于ORG组,治疗后LRG组患者CD4+CD25+T细胞含量上升且明显高于ORG组,治疗后两组患者IL-2、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受体(s-IL-2R)较前上升,LRG组患者IL-2、s-IL-2R水平分别为(32.6±4.2)和(23.6±4.6)μg/ml明显低于ORG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3和5年生存率对比无差异。结论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具有等效性,而且有助于稳定T细胞、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活化。  相似文献   
973.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整理经内镜治疗的48例及内科保守治疗的37例AB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内镜治疗对ABP的临床疗效和对ABP重症化的影响。结果内镜治疗ABP可明显缩短患者病程,加速患者恢复,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并能减少ABP的重症化转化。结论内镜治疗ABP可加速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可抑制ABP重症化转换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ABP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4.
目的调查分析浙江省余姚地区早期胃癌(EGC)的检出情况,探讨EGC内镜下特点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度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阳明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患者的病例资料,筛选统计出EGC(检查时发现并经病理确诊)的检出率,并对发现的43例EGC患者(47处病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对比分析其普通白光内镜下特征、窄带成像(NBI)放大内镜下特征及病理学特征。结果 EGC的总体检出率为0.23%(43/18 534),占胃癌总检出例数的24.71%(43/174)。本研究发现EGC以发生在胃窦部最常见(36.17%,17/47),病灶大小以1.0 cm为主(68.09%,32/47),内镜下形态以0-Ⅱc型病灶为主,占55.32%(26/47)。白光内镜下表现为黏膜发红35处(74.47%,35/47)、边界清晰43处(91.49%,43/47)、表面不规则42处(89.36%,42/47)、黏膜萎缩和(或)肠上皮化生39处(82.98%,39/47)、边缘毛刺状17处(36.17%,17/47)、白色不透明物质(WOS)8处(17.02%,8/47)、表面溃疡13处(27.66%,13/47),自发性出血21处(44.68%,21/47)。30处病灶行NBI放大内镜检查,病灶边界线清晰占86.67%(26/30),病灶黏膜下微血管不规则或消失占96.67%(29/30),病灶上皮微细结构和腺管开口不规则或消失占90.00%(27/30)。病理分型以分化型为主(89.36%,42/47)。结论 EGC多见于胃窦部,形态以0-Ⅱc型为主,在白光内镜下注意观察胃黏膜局部色调的改变及特征,以及NBI放大内镜下病灶边界、黏膜下微血管及上皮微细结构和腺管开口的变化,有助于提高EGC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75.
目的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术后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在该院耳鼻喉科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9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将术后未给予rh-bFGF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给予rh-bFGF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的术区黏膜完全上皮化时间和比率、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鼻腔黏膜完全上皮化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鼻腔黏膜完全上皮化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11例、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术后应用rh-bFGF辅助治疗可以促进鼻黏膜修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76.
李茜  苟康  杜翔 《中国内镜杂志》2018,24(12):77-82
目的评价透明帽辅助内镜下取出食管异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数据库、Web of Knowledge、Cochrane图书馆对照试验注册库和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7年的有关透明帽辅助内镜取出食管异物的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版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对纳入资料的异质性进行分析,计算OR值和95%可信区间。结果按照入选标准,纳入了9项临床试验,共1 10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透明帽辅助内镜异物取出术成功率更高(OR=8.58,95%CI:4.49~16.38,P 0.05)、视野更清晰(OR=7.35,95%CI:5.20~10.40,P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OR=0.34,95%CI:0.25~0.46,P 0.05)、患者耐受性好(OR=2.78,95%CI:2.08~3.72,P 0.05)。结论透明帽辅助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下取异物的方法,其患者耐受性好,可提供更好的内镜下操作视野,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7.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和呼吸暂停联合低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在输尿管软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肾结石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为小潮气量(6 ml/kg)联合呼吸暂停通气组,观察组为小潮气量(6 ml/kg)、呼吸暂停联合低PEEP(5 cm H2O)组,比较初次呼吸暂停前与恢复正常呼吸后1 min内,患者心率(HR)、血压变化、血气分析结果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变化及呼吸力学指标如: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变化,并统计不同时间点(麻醉前、手术开始前、拔除气管导管时、拔除气管后30 min及术后24 h)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_2)、呼吸指数(RI)及肺动态顺应性20(CLdyn20)变化趋势。结果恢复呼吸后,观察组HR及平均动脉压(MAP)、Ppeak及Pmean与呼吸暂停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慢于恢复呼吸后对照组(P0.05),MAP低于恢复呼吸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Ppeak及Pmean均低于恢复呼吸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CO_2低于恢复呼吸后对照组(P0.05),PaO_2高于恢复呼吸后对照组(P0.05),拔除气管导管时、拔除气管后30 min及术后24 h,观察组A-aDO_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Ldyn20优于对照组(P0.05),RI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输尿管软镜手术,术中行小潮气量(6 ml/kg)、呼吸暂停联合5 cm H2O低PEEP处理,在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前提下,可更好地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气分析结果正常,改善机体氧供需平衡,保护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78.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术后引起发热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该院应用PCNL治疗15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病史、既往同侧肾脏手术史、结石类型、结石最长径、有无并发输尿管上段结石、术前泌尿系感染、肾积水程度、术前肾盂积脓、术前肾造瘘管的使用、术后中心静脉压、术中灌注量和手术时间,术后分为发热组和未发热组,对两组PCNL术后发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发热共27例,占18.0%。性别比例、糖尿病病史、铸型结石或鹿角形结石、结石长径、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术前尿常规白细胞计数、脓肾、术前使用肾造瘘管、术后中心静脉压、术中灌注量和手术时间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患者、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术中灌注量、术前肾积脓、手术时间长是术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PCNL术前需常规尿细菌培养,彻底治疗尿路感染和肾脏积脓,合理控制手术时间和灌注液量,以降低术后患者发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79.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在儿童反复咳喘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院2015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297例反复咳嗽、喘息的患儿行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97例反复咳喘的患儿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表现最常见的是支气管内膜炎,共193例,占65.0%,是反复咳喘患儿最常见的表现;气管、支气管软化的患儿23例,占7.7%;喉软化者18例,占6.1%;气管、支气管狭窄者13例,占4.4%;异物者7例,占2.4%;结构异常者17例,占5.8%;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2例,占0.7%;肿瘤2例,占0.7%;左主支气管未发育1例,占0.3%;支气管憩室1例,占0.3%;支气管镜下未见明显异常者20例,占6.7%。结论对于儿童反复咳喘性疾病,支气管镜检查能够明确病因并且指导治疗,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80.
目的研究全凭静脉麻醉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双腔喉罩的临床应用。方法共有60名年龄为60~80岁择期行ERCP的患者入选。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接受在全凭静脉麻醉行该手术而不使用任何气道装置;B组接受在麻醉行该手术使用双腔喉罩通气进行气道管理。对比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内镜医师的满意度。结果 B组顺利插入食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B组内镜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得分高于A组。在ERCP操作中A组血氧饱和度(Sp O2)降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 ERCP应在最佳条件下进行,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如与误吸相关的疾病。因此,根据双腔喉罩结构的特质,其在ERCP麻醉镇静中的应用更安全,更舒适,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