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了解我国青少年不良饮食行为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学年的追踪数据共10 750名八年级学生进行分析。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选择χ2 检验,不良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青少年经常或总是饮用含糖/碳酸饮料的报告率为21.36%,而经常或总是食用油炸/烧烤食品的报告率为14.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含糖/碳酸饮料消费行为的危险因素包括家庭经济情况(富裕:OR = 1.538,95%CI: 1.258~1.882,P<0.001)、父亲经常醉酒(OR = 1.530,95%CI: 1.308~1.789,P<0.001)、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初中或高中:OR = 1.237,95%CI: 1.076~1.422,P<0.01)、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初中或高中:OR = 1.189,95%CI: 1.011~1.397,P<0.05)、与朋友外出运动、看电影(一年或半年一次:OR = 1.146,95%CI: 1.016~1.294,P<0.05; 每月或每周一次:OR = 1.786,95%CI: 1.562~2.043,P<0.001;每周一次以上:OR = 2.327,95%CI: 1.791~3.024,P<0.001);保护因素包括女性(OR = 0.746,95%CI: 0.672~0.829,P<0.001)、与父母吃晚饭(一年或半年一次:OR = 0.601,95%CI: 0.412~0.878,P<0.01;每周一次以上:OR = 0.696,95%CI: 0.495~0.979,P<0.05)、自评整体健康情况(一般:OR = 0.783,95%CI: 0.641~0.956,P<0.05;比较好/很好:OR = 0.652,95%CI: 0.539~0.790,P<0.001)。青少年油炸/烧烤食品消费行为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OR = 1.187,95%CI: 1.054~1.335,P<0.01)、家庭经济情况(富裕:OR = 1.377,95%CI: 1.093~1.735,P<0.01)、父亲经常醉酒(OR = 1.684,95%CI: 1.417~2.001,P<0.001)、与朋友外出运动、看电影(每月或每周一次:OR = 1.706, 95%CI: 1.454~2.001, P<0.001;每周一次以上:OR = 2.783,95%CI: 2.126~3.644,P<0.001);保护因素包括与父母吃晚饭(每周一次以上:OR = 0.673,95%CI: 0.461~0.981,P<0.05)、自评整体健康情况(一般:OR = 0.788,95%CI: 0.634~0.980,P<0.05,比较好/很好:OR = 0.579,95%CI: 0.469~0.714,P<0.001)。结论 青少年不良饮食行为不仅受到个体因素影响,还与一系列家庭或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家庭、学校以及青少年本人应该多方合作,实施综合干预,提高青少年健康素养并促进其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02.
103.
刘睿  刘逊  赵明  段金廒 《中草药》2020,51(13):3416-3423
目的基于蛋白质、肽类物质组成及修饰组成的变化,研究砂炒炮制对穿山甲物质基础的影响。方法采用Nano LC-MS/MS对炮制前后穿山甲蛋白质、肽类组成及变化进行分析鉴定,对鉴定的蛋白质、肽类发生的脱酰胺修饰与氧化修饰进行比较。结果穿山甲主要由角蛋白、连接蛋白、桥粒蛋白等结构蛋白及促进角质致密结构形成的异构酶类组成。穿山甲经炮制后,可溶性蛋白质、肽类的鉴定数量未见明显变化,难溶性蛋白质鉴定数量显著降低;炮制后蛋白质、肽类的脱酰胺修饰数量显著增加;炮制后I型、II型角蛋白的鉴定肽段数量显著增加,Asn与Gln发生脱酰胺修饰的数量显著增加;穿山甲炮制前后鉴定肽段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亲疏水性无显著变化。结论尽管炮制会降低穿山甲整体蛋白质鉴定的数量,但可显著增加角蛋白的鉴定肽段数量,可显著提高蛋白质、肽类成分的脱酰胺修饰数量。结果提示炮制过程有利于角蛋白等结构蛋白的蛋白质、肽类成分的溶出与释放。为穿山甲物质基础研究,炮制对角质类动物药物质基础的影响研究等提供依据,也为穿山甲替代资源寻找与评价提供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Q-TOF-MS)进行黄芪及其蜜炙品的成分分析,并比较蜜炙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以0.1%(体积分数)甲酸-乙腈-异丙醇体系梯度洗脱,使用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应用Markerlynx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比较药材炮制前后成分变化。结果通过PCA分析,可以很好地区分蜜炙前后的黄芪药材,并鉴定了包括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汉黄芪素、3,9-二-O-甲基尼森香豌豆紫檀酚在内的8种蜜炙前后质量分数变化较大的化合物。结论借助UPLC的快速分离和Q-TOF-MS测定的精确分子量信息,结合PCA模式识别方法可以有效地对黄芪药材蜜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进行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建立蜜麸炒僵蚕的质量标准.方法: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相应方法进行显微鉴别、水分测定、灰分测定、浸出物测定和含量测定研究,以CIE-LAB色度值为指标,采用色彩色差计测量僵蚕炮制前后颜色的变化,薄层鉴别在已有方法基础之上适当改进,效果良好.结果:研究表明,僵蚕炮制前后显微鉴别特征变化不大.炮制后水分含量约为6.0%,总灰分含量均值为5.4%,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12%,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均值为21.4%,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13.44%.薄层鉴别显示炮制品和生品甲醇提取物没有太大差别,但色彩差别较明显,蜜麸炒僵蚕的总色度值均值为47.269,而生品僵蚕的总色度值的均值为60.595.以L*,a*,b*值为指标,蜜麸炒僵蚕的L*值的数值范围为45.984±3.998,a*值的数值范围为8.315±2.149,b*的数值范围为8.949±3.322.蜜麸炒僵蚕中指标性成分草酸铵的含量初步定为不低于4.0%.结论:除色差鉴别外,本质量标准的各项要求及结果均在中国药典规定的生品僵蚕质量标准范围内,因此可作为蜜麸炒僵蚕质量标准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6.
酒黄芩炮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酒黄芩历史炮制情况和现代炮制工艺研究情况.通过查阅、整理有关酒黄芩的历史文献资料,对其炮制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整理了酒黄芩的炮制历史沿革、酒黄芩炮制规范收载情况、酒黄芩临床功效及复方应用、黄芩酒制的现代研究以及酒黄芩化学及质量、药理学等方面内容.黄芩酒制早在唐代就有记载,在全国大部分省市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也有收载,但目前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系统研究较少,有必要对黄芩酒制历史沿革加以考证,同时对其进行系统的现代化学和药理学研究,为揭示其炮制原理和科学内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炒王不留行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炒王不留行中化学成分.方法:采用C18反相硅胶柱色谱法、凝胶柱色谱法、聚酰胺柱色谱法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紫外(UV)、红外(IR)、质谱(FAB-MS)核磁共振(1H-NMR,13C-NMR)等光谱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炒王不留行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2S)-N,N,N-三甲基色氨酸内铵盐,洋芹素-6-C-阿拉伯糖-葡萄糖苷,王不留行黄酮苷(洋芹素-6-C-葡萄糖-阿拉伯糖-4′-0-葡萄糖苷),洋芹素-6-C-双葡萄糖苷.结论:(2S)-N,N,N-三甲基色氨酸内铵盐为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白花丹参生品、酒制品和炒炭3种炮制品中5种酚酸类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花丹参中主要酚酸类成分的影响。 方法: 大连依利特C18(4.6 mm×250 mm, 5 μm)柱;流动相甲醇-5%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6 nm,进样量20 μL。 结果: 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线性范围分别是7.31~234 (R2=0.999 5),6.75~216 (R2=0.999 9), 52.8~1.65 (R2=0.999 0),4.67~149.50 (R2=0.999 8),42.25~1 352 mg·L-1 (R2=0.999 9);样品中5种酚酸类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均>98%,RSD均<1.6%。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作为白花丹参类药材的酚酸类成分含量的定量方法。测定结果显示,3种炮制品种均不含原儿茶酸,其余4种成分的含量均表现为生品<酒制品<炒炭。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中药对治疗慢性咳嗽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治疗慢性咳嗽患者。采用随机和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西药治疗,实验组予自拟中药止咳1号方(清肺化痰止咳剂),采用颗粒剂(免煎颗粒)治疗3周,随访1~2个月对比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表(SSTCM)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STCM积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相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SSTCM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颗粒剂(免煎颗粒)止咳1号在治疗慢性咳嗽方面显示了优越性,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金水宝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4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依那普利,10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22例金水宝,3粒/次,3次/d、口服依那普利治疗同对照组。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24h尿微量白蛋白、血糖、血压、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5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水宝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