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3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9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275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285篇
预防医学   11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48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4篇
  1970年   7篇
  1969年   2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Vitamins are essential micronutrients for maintenance of tissue functions. Vitamin deficiency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and common health problems among both chronic alcoholics and the homeless. However, the vitamin-level statuses of such people have been little studied. We evaluated the actual vitamin statuses of alcoholic homeless patients who visited an emergency department (ED). In this study the blood levels of vitamins B1, B12, B6, and C of 217 alcoholic homeless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retrospectively in a single urban teaching hospital ED. Vitamin C deficiency was observed in 84.3% of the patients. The vitamin B1, B12, and B6 deficiency rates, meanwhile, were 2.3%, 2.3%, and 23.5%, respectively. Comparing the admitted patients with those who were discharged, only the vitamin C level was lower. (P=0.003) In fact, the patients'' vitamin C levels were markedly diminished, vitamin C replacement therapy for homeless patient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EDs.  相似文献   
32.
为了解锌缺乏及补锌对大鼠体内元素分布和血脂的影响.将出生后断乳一周的SD大鼠随机分为缺锌组、配喂组、对照组、补锌组和高锌组五组,缺锌组、对照组和高锌组分别用缺锌饲料(锌含量<1 mg/kg)、常锌饲料(锌含量为50 mg/kg)和高锌饲料(锌含量为150mg/kg)喂养8周,补锌组用缺锌饲料喂养三周后改用高锌饲料喂养五周,配喂组用常锌饲料喂养,给料量按缺锌组前一天实际进食量添加.8周后处死,用极谱法测定血清中锌、铜、铁和钙的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肝、肾、脾和睾丸中锌、铜、铁和钙的含量,用酶法测定血清中血脂的含量.结果发现,缺锌使大鼠血清、肝脏、脾脏、肾和睾丸中锌和铁的含量显著降低,肾、脾脏中铜的含量下降,缺锌大鼠体内血清中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未见下降.说明锌缺乏不仅直接导致组织器官中锌含量降低,而且对其他元素在体内的代谢与分布产生影响.缺锌对大鼠体内血脂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3.
2005年全国碘缺乏病监测资料汇总分析   总被引:8,自引:14,他引:8  
目的汇总分析2005年全国32个省级建制单位碘缺乏病的监测资料。方法按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进行抽样,采用国家统一的方法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并采取相应的质量保障措施。结果全国32个省级建制单位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0.2%.碘盐覆盖率为94.9%,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46.3μg/L,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5.0%,健康教育学生组的全国平均分为57.2分,健康教育家庭主妇组的全国平均分为82.6分,全国儿童平均智商为103.4。结论各项监测指标在国家水平上已经达标.但各省碘盐、尿碘、甲状腺肿大率以及健康教育等指标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长期低硒、低蛋白质和低维生素E(VE)膳食对大鼠甲状腺组织及其激素代谢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低硒低蛋白低VE组、低硒低蛋白常VE组、常硒常蛋白低VE组、常硒常蛋白常VE组.饲养至第26周处死,测定大鼠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肝脏Ⅰ型5'-脱碘酶(ID Ⅰ)活性,血清活性氧(ROS)、丙二醛(MDA)、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光镜下观察甲状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①硒+蛋白质和vE对大鼠全血GSH-Px和肝脏ID Ⅰ活性的影响均无交互作用(F值分别为0.003、0.871,P>0.05),但对血清MDA和ROS水平的影响均存在交互作用(F值分别为13.057、6.706,P<0.05或<0.01).②硒+蛋白质和VE对血清T3、T4水平均有影响(F值分别为431.977、28.271、6.570、41.419,P<0.05).但均无交互作用(F值分别为0.871、0.136,P>0.05).无论在低硒低蛋白还是常硒常蛋白条件下,常VE组T4水平[(79.095±12.199)、(64.392±6.261)μg/L]均高于低VE组[(61.068±6.648)、(44.176±7.09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70、6.045,P<0.01);在低VE条件下,常硒常蛋白组T3、T4水平[(0.718±0.079)、(44.176±7.090)μg/L]均低于低硒低蛋白组[(0.966±0.156)、(61.068±6.64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68、4.916,P<0.01);在常VE条件下,常硒常蛋白组Td水平[(64.392±6.261)μg/L]低于低硒低蛋白组[(79.095±12.19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3,P<0.01).③低硒低蛋白低VE膳食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出现变性坏死,而补充VE可减轻这种损伤:常硒常蛋白低VE膳食大鼠偶见滤泡腔内胶质稀疏.结论 长期低硒、低蛋白、低VE膳食可导致大鼠体内含硒酶活性降低,从而引起机体氧化代谢产物堆积,甲状腺组织出现病理性损伤,其激素代谢紊乱,而在低硒、低蛋白膳食中补充适量VE可部分降低这种损伤现象.  相似文献   
35.
青海省第5次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3,他引:1  
目的了解和掌握青海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抽取30个调查点,尿碘采用酸消化砷铈接触法测定、盐碘采用GB/T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判定标准依据GB5461-2000(食用盐)执行。结果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迭为5.8%,B超法为2.0%;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60.2μg/L;碘盐覆盖率为85.5%,碘盐合格率为89.8%,合格碘盐食用率为76.8%;5年级学生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平均为29.6分,及格(1〉60分)率为10.8%。结论青海省人群总体碘营养状况不断得到改善;由于局部地区非碘盐冲击仍然比较严重,局部地区的人群尿碘水平还很低;健康教育宣传环节非常薄弱,应加强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36.
目的通过宁夏实施消除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5年的回顾分析,总结项目取得的经验,查找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障碍,建立健全可持续性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机制。方法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结果干预后各项目地区碘盐覆盖率、IDD 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P<0.01),2005年5个项目县有4个碘盐覆盖率达到90%以上,成功、有效地在清真寺开展了 IDD 健康教育。结论通过综合干预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改变居民不良的购盐行为,提高碘盐覆盖率,目前仍需加强投入与管理,确保消除碘缺乏病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为今后《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碘缺乏病防治参考教材》(以下简称《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发放和使用提供经验。方法 通过专题小组讨论、深入交谈、查阅有关资料和问卷调查等具体形式,对中卫县地方病卫生防疫的管理者、工作者、村医、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有关碘缺乏病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这次调查表明,学生、居民(主要是妇女)对碘缺乏病的认知情况令人担忧,经过一次干预后,教师、学生、家长各目标人群有关碘缺乏病知识水平有很大提高,效果明显。人际传播如教师和村医的宣传也是向目标人群传播碘缺乏病知识的重要手段。结论 充分挖掘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的潜力,发挥他们在学校碘缺乏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使碘缺乏病知识有效地沿着教师一学生一家长这一健康教育链向社会传播。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调查HIV感染者随访期间症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构建HIV感染者症状网络,并分析网络中心化指标,探索症状网络中的核心症状。方法 2020年6月—10月选取昆明市某艾滋病定点诊疗机构感染科门诊的HIV感染者572例。采用艾滋病症状自评量表调查27个HIV相关症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并基于Spearman相关估计和Fruchterman-Reingold力引导布局探索症状网络的强度、紧密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结果 获得有效问卷572份。HIV感染者最常见的症状是疲乏(44.41%)、睡眠障碍(37.76%)、健忘(37.41%);最严重的症状是疲乏,其次是睡眠障碍、健忘;症状网络中,疲乏(rS=8.62,rC=1.16,rB=36)和反应变慢(rS=8.54,rC=1.07,rB=14)是强度、紧密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最大的症状。结论 疲乏和认知功能障碍症状群是HIV感染者症状网络中最核心的症状群,建议护理人员在随访过程中更多地关注HIV感染者的自我报告症状,并基于随访数据制订精准化的症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辽宁省大洼县碘缺乏病防治不同时期儿童智力水平。方法在碘缺乏病病区的3个乡4所学校和非病区的2个乡4所学校,以防治前、供应碘盐初期、全民食盐加碘后出生的7~14岁儿童为调查对象,用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图册(CRT—C)和农村儿童智商常模(CRT—RC2)测验儿童智商(IQ)。结果病区防治前、供应碘盐初期、全民食盐加碘后出生儿童智商分别为(97.4±14.8)、(99.3±14.6)、(107.9±14.3),IQ≤69者分别占4.8%、2.1%、1.1%;同时期非病区出生儿童智商分别为(103.1±14.4)、(103.2±14.5)、(112.1±14.2),IQ≤69者分别占1.4%、1.6%、1.0%;全民食盐加碘后病区、非病区儿童智商均高于相应地区防治前和供应碘盐初期(P〈0.01),而智力落后率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全民食盐加碘后碘缺乏病病区与非病区出生儿童智力水平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0.
2004年陕西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调查和评估2004年陕西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样调查,共调查1 534 人,其中小学生1 026人,家庭主妇508人,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结果陕西省在校小学生健康教育平均成绩为72.8分,及格率为73.2%;家庭主妇平均成绩为79.8分,及格率为86.6%。县城与农村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普及率分别为77.0%、69.2%;家庭主妇的普及率分别为94.0%、75.3%。与1999年调查结果比较,在校小学生对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明显上升,对家庭主妇开展碘缺乏病知识的宣传力度相对减弱了。结论应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在校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成绩,加大对农村家庭主妇的健康教育力度;今后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远离城镇的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