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8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93篇
中国医学   62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方法获取的丁香精油对蠕形螨的体外抑杀效果。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乙醇回流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获取丁香精油;采用挤黏结合法获取蠕形螨;镜下观察丁香精油对人体蠕形螨的抑杀效果。结果3种提取方法获取的丁香精油对蠕形螨均有较好的抑杀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对两种人体蠕形螨抑杀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3种提取方法获取的丁香精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的抑杀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获取的丁香精油含量最高,3~5min内抑杀效果优于其他方法。结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因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无溶剂残留,抑杀蠕形螨效果好,是选择和应用含挥发油类中药材进行抑杀蠕形螨实验的一种首选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32.
丁香挥发油与氮酮对双氯芬酸钠促透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冬  吴铁  林坚涛  陈广斌 《中国药房》2008,19(21):1623-1625
目的:比较丁香挥发油与氮酮对双氯芬酸钠的促透作用。方法:在体外透皮吸收装置上,测定不同时间双氯芬酸钠的透过量,计算稳态流量和增渗倍数,并考察其储库效应。结果:丁香挥发油和氮酮均有促进双氯芬酸钠经皮渗透的作用,当二者合用时效果更显著。丁香挥发油与氮酮单用及合用时对双氯芬酸钠的储库效应均有显著的增强作用(P<0.05或P<0.01)。结论:丁香挥发油对双氯芬酸钠具有较强大的促透作用,可望开发成为一种透皮吸收促进剂。  相似文献   
33.
目的:考察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效果,为在中药纯化研究中应用树脂吸附纯化法,进一步开发金银花的相关产品提供参考。方法: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含量;采用动态吸附法,考察大孔树脂的吸附、解吸附性能和纯化效果。结果:LS-303树脂综合性能最佳,提取液在酸性条件下吸附量佳。结论:LS-303大孔树脂对绿原酸的提取纯化效果较好,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4.
目的:建立用于金莲花药材质量评价的实用有效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分析柱为 Thermo Hypersil BDS C_(18)柱(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为340 nm,流速为0.6 mL·min~(-1),以乙腈-水-冰醋酸(14:86:0.0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金莲花药材中荭草苷-2″-O-β-L-半乳糖、荭草苷-2″-O-β-L-阿拉伯糖、荭草苷和牡荆苷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采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不同品种、部位和来源的金莲花药材中的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结果:线性范围分别为47.7~318μg·mL~(-1)(荭草苷-2″-O-β-L-半乳糖)、3.82~255μg·mL~(-1)(荭草苷-2″-O-β-L-阿拉伯糖)、39.0~260μg·mL~(-1)(荭草苷)、7.20~72.0μg·mL~(-1)(牡荆苷);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9.8%,102%,100%,101%。不同金莲花药材中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金莲花药材的质量评价和控制。  相似文献   
35.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芦丁和槲皮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芦丁和槲皮素的毛细管电泳方法。方法:金银花样品经微波辅助萃取后,采用熔融石英毛细管柱(64.5 cm×50μm,有效长度56 cm)作为分离通道;以30 mmol·L~(-1)硼砂(pH=9.3)为运行缓冲溶液;分离电压20kV;毛细管柱温25℃;检测波长340 nm(绿原酸)和270 nm(芦丁、槲皮素)。结果:15 min 内实现了金银花中3种药效组分的分离检测;各组分在5~200 mg·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7%,101.5%,99.1%(n=5);RSD 分别为2.4%,1.4%,2.9%(n=5)。结论: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回收率和重现性好,可作为金银花质量控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口炎清颗粒中绿原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林  袁英  胡承波 《中国药业》2007,16(5):15-15
目的建立控制口炎清颗粒质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RP—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13:87,V/V),流速为0.5mL/min,波长为300nm。结果绿原酸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55~2.75μg/mL,方法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79%(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口炎清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7.
安徽产葛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安徽产葛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制备HPLC等手段,从葛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鉴定它们的化学结构。结果与结论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5-羟基芒柄花苷(1)、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2)、葛根素(3)、大豆苷元(4)、大豆苷(5)、3'-羟基葛根素(6)、3’-甲氧基葛根素(7)。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的已知化合物,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38.
紫菀、款冬及其配伍的毒性及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紫菀、款冬水煎液单用及配伍后的毒性及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的影响,探讨二者配伍关系。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小鼠口服给药后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或最大给药量(MTD);肝损伤实验在紫菀及款冬单味药30g/kg、配伍60g/kg下连续给药15d后测定肝重系数,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和肝组织匀浆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的含量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通过小鼠氨水及SO2引咳、气管酚红排泌、家鸽气管纤毛运动及豚鼠离体气管条收缩实验观察药物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结果:紫菀的LD50为54.1g/kg,能够显著升高血清及肝匀浆中各项生化指标的含量和肝重系数,导致肝组织形态明显改变。款冬的最大耐受量为136g/kg。配伍后紫菀引起的肝损伤显著减轻。单味药和配伍均有减少小鼠氨水和SO2引咳次数,促进气管酚红排泌,延长气管纤毛墨汁移动距离,缓解组胺及乙酰胆碱所致气管痉挛的作用,配伍后作用更强。结论:紫菀水煎液口服有较强的急性毒性和致肝损伤作用。紫菀与款冬配伍后毒性降低,符合相畏、相杀配伍关系。紫菀及款冬配伍后能够显著提高止咳、祛痰、平喘作用,亦符合相须、相使配伍关系。  相似文献   
39.
连续稀释法研究红腺忍冬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腺忍冬的抑菌作用。方法:连续稀释法。结果:红腺忍冬在体外对多种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为红腺忍冬的药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野菊花中三种有机酸类药效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色谱柱(4.6×250 mm,5μm);流动相:A相为0.5%磷酸水溶液,B相为乙腈,进行梯度洗脱,在0-10 min,B相从10%线性改变至20%,10-30 min,B相从20%线性改变至30%;检测波长为326 nm;柱温为室温。结果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0.095 2-1.904μg(r=0.999 86),咖啡酸的线性范围为0.0372-0.744μg(r=0.99988),3,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线性范围为0.186-3.72μg(r=0.999 91)。回收率分别为98.07%、98.73%和98.12%,RSD分别为1.96%、0.71%、0.99%(n=5)。结论HPLC法可同时测定野菊花中绿原酸、咖啡酸和3,5-二咖啡酰奎尼酸三个有机酸类药效组分,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重现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